池老伯咬牙问道:“五郎,你可听错了?”
池婶子也说:“可能是在说别人吧。”
入赘?
小广入赘?
不能吧。
五郎摸摸自己的耳朵,小声地说道:“我听觉一向比哥哥们好,没有听错的,说的就是三爷爷。”
“不行,我要去找小广问清楚!”
池老伯有些坐不住了。
这可不是一件小事情啊。
可才走到门口,就被池婶子喊回来了。
“你搞清楚,你和你兄弟都三十年没见了,你觉得你气冲冲的去问,合适吗?再说了,人家就算入赘,也已经三十年了,你还想干啥?”
还能改变什么么?
再说了,看池永广的样子,也是乐意的。
所以,池永财去干什么?
里外不是人?
池老伯的脚步停住了,苦笑一声:“是啊,我和小广都三十年没见了……”
他这个做大哥的,哪里好意思说什么?
老头步履缓慢的走回床上,一屁股坐下,脑袋还是木木的。
他还是有些接受不了。
不过也听媳妇的话,不去问。
“我和你说,一会吃饭了,你可别拉着脸!要是真的入赘,说起来你也别说不好听的!
听见没?你要是拉着脸,那就是让你兄弟没脸!”
池婶子一再嘱咐。
现在是在别人家做客,摆脸子算怎么回事?
“我知道哦!”
池老伯横了媳妇一眼。
这么点事情,他还不知道该怎么做么?
他又不是小孩子。
“老娘都不稀的搭理你!五郎,快上床来睡会。”
池婶子招呼孙子。
五郎慢吞吞的脱鞋,问道:“奶奶,咱们要住在这里吗?”
“五郎不喜欢住在这里吗?”
“嗯。”
五郎诚实的点点头。
孩子还小,说不出为什么来。
但是大人清楚。
池婶子看了一眼池老伯,后者立刻说道:“先住一天,最起码住一天,然后咱们再说走。”
现在立刻就走,有些不太合适。
池婶子也不是不讲道理的人,于是同意了。
一家三口很快就睡着了。
一路奔波,虽然也在游山玩水,但老的老小的小,自然都累得很。
——
池老伯一家三口醒来的时候,正好晚饭好了,有丫鬟守在门口等着。
不过距离有些远,应该是避免听见他们在屋内的说话声。
“池大老爷,晚饭好了,可以过去了。”
“你一直等在这里?”
“对,夫人交代了,各位舟车劳顿难免疲惫,叫我们不要打扰。”..
池婶子夫妇相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满意。
这位张若兰做事还是很有分寸的。
“走吧。”
一路亭台楼阁,花香满园,着实是一种享受。
到了之后,张若兰和池永广站起来,一大家子也就都跟着站了起来。
“大哥大嫂,我给你们介绍一下,这是我大儿子张铭年,这是我大儿媳孙氏,他俩的孩子张幼怀,张幼恩。
这是我小儿子张铭远,这是他夫人小孙氏,他们俩的孩子张幼司。”
两个儿子都很年轻,看上去也就都是二十岁出头,最大的孙子不过四五岁的样子。
都是一表人才,芝兰玉树。
“这是我大哥大嫂,你们喊大伯大娘。”
“大伯大娘好。”
张铭年等人立刻问候。
五岁的张幼怀也跟着喊:“大爷爷大奶奶好。”
至于怀里抱着的另外两小只很茫然的看看周围,又继续在奶娘怀里玩了。
“哎呦,好好好好。”
池老伯从怀里掏出几个荷包来,给孩子们挨个发了。
池永广的脸上笑意无限,嘴上却说着客套的话:“大哥你看这是干啥、你都买东西了,咋又给荷包?”
“瞧你这话说的,孩子们喊我一声大伯,我还能让他们白喊?”
池老伯气定神闲。
张铭年夫妇相视一眼,捏了捏手中的荷包,嘴角都是笑意。
自从成亲之后,两个人可就再也没有收到过红包了呀。
这感情,还是蛮新奇的。
张若兰也很满意,上前问道:“大哥大嫂,这是你们的小孙子吧?哎呦,这虎头虎脑的真招人稀罕啊。”
五郎害怕的躲到了自己奶奶身后。
池婶子拍了拍五郎,笑着回答:“这是我四儿子家的,叫五郎。”
四儿子?五郎?
池永广眉毛一挑。
听这样子,是儿子辈最少有四个,孙子辈最少有五个啊!
那自己回头得送出去多少红包啊?
“五郎,喊人,叫三爷爷三奶奶。”池婶子声音温和。
五郎虽然有些不适应刚刚张若兰的亲昵,但也并不是胆小的孩子,立刻上前乖乖的喊人。
奶声奶气的样子,真叫人喜欢。
尤其是五郎长得随了他娘,不算多精致,但大气。
“哎呦,五郎,来来来,三爷爷给你个小荷包。”
池永广夫妇自然也是准备了。
这互相认识和送礼的环节终于是过去了,然后就开始吃饭了。
都落座之后,池永广洋洋得意的介绍:“大哥你尝尝这葡萄酒,这可是我花重金从平和镇的一品香买回来的!”
“呀,葡萄酒可以喝了呀?咱们走的时候还不能喝呢。”
五郎在一边伸出舌头舔舔嘴唇,软软的问道:“三爷爷,那你买到玫瑰甜酒了吗?我们走的时候,小姑姑就酿了。”
张家人:???
这话的意思是?
见五郎说漏嘴了,池婶子也就没瞒着掖着了。
嘴角微微上扬,努力的低调,可语气中的骄傲是怎么也掩藏不住的。
“一品香是我大儿媳妇开的。”
至于棠棠的事情,池婶子没有提。
毕竟孩子那么小,越少人知道越好。
池老伯也哈哈的笑了两声,得意的说:“我家儿媳妇做菜很好吃,就折腾着弄个酒楼,没成想,还挺像样的!”
自己家孩子这么好,凭什么藏着掖着?
对于当父母的,孩子优秀远远比自己取得成就更让他们开心。
“你儿媳妇开的?”
张家都震惊了。
看来这乡下来的穷亲戚一点也不穷啊。
只有池永广的关注点不一样,他皱眉问道:“平和镇?大哥大嫂你们怎么在平和镇?”
这是,也离开老家了?
池老伯:“说来话长,我就不说了。反正就是背井离乡,阴差阳错到了平和镇住下了。”
正准备听故事的张家等人竖起了耳朵:……
就这?
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