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盖房子

屋里的三个人望着李敏,尤其是王家的老大王建成,嘴角露出说不出色眯眯的笑容。

嘴角还挂着哈喇子,尤其是那邋遢的样子让人看不下去。

“妹妹,漂亮!”

说完这句话,嘿嘿笑着凑到了李敏跟前,居然伸手要去李敏的手。

把李敏吓了一跳,从来没有人敢明目张胆到这个程度。

男女授受不亲,这道理不懂吗?

又不是个三岁的孩子。

“你干什么呀?”

吓得李敏往后倒退了几步。

张翠娥笑着解围,“我们家这老大呀,心眼儿好。就是小的时候得过脑膜炎。脑子稍微比别人差一点,不过人很好。

他呀,还真把你当成妹妹。”

李敏这才觉察到自己刚才的举动有点儿不合适,毕竟还得在王占军手底下生产队工作。

也不能得罪这一家子。

她算是看明白王家老大,这人就是脑子不好使。

“阿姨,我还是住到知青点儿吧,这样的话太打扰你们不合适。我爸说了,让我来到这里,就是要和大家打成一片。”

张翠娥虽然对自己亲切,可是谁知道这个女人操了什么心眼儿?

李敏现在觉得在这个家里似乎要发生什么不好的事情,李敏是很聪明的人。

本能的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一个做法。

“小李,什么时候跟知青的不能打成一片呀?住在我们这里方便,要不然咱们知青点是睡的大通铺,十几个知青挤在一块儿。

你们女知青虽然人数少。可是也是八个人一个铺,你是想和他们挤在一块儿呢?还是想和我们家小梅睡在一个屋?你自己选我倒是无所谓。

就是心疼你这么大老远一个人下乡插队,我和你叔叔是拿你当我自己闺女一样对待。”

张翠娥笑着说着客气话,可是眼神里却像刀子一样。

她看出来了女孩儿是嫌弃儿子。

当然她把李敏留在他们家,未尝不是抱了某些小心思,自己儿子这么多年娶不上媳妇儿。

就是因为生产队里谁不知道自家有个傻儿子,儿子的智商也就只有七八岁孩子的智商。

这孩子小时候发烧得了脑膜炎,等到好了之后,就留下了这个毛病,只有七八岁孩子的智商。

孩子像孩子一样地哄着惯着,不然的话发起脾气来,连他们这当父母的都打。

生产队都是知根知底的,谁家舍得把自家闺女嫁过来。

没办法,儿子都已经26,到现在没娶上媳妇儿。

他们两口子也是发愁。

两口子倒是动过念头,想要从知青里面找个女知青嫁给自家儿子。

毕竟别的不说,就冲自己丈夫是生产队长。

嫁给他儿子光是其中的好处,自然不言而喻。

可问题是知青点儿八个女知青精得跟猴似的。

一开始也有人动过这个心思,毕竟下地干活太累了,可是一听说儿子是个傻子,立刻都歇了这个心思。

好不容易现在来了一个不知根不知底的李敏,虽然李敏的父亲也算是个干部,可是干部子弟怎么了?

现在不是照样也得到自己丈夫手底下。

她特意把李敏留在家里,就是为了糊弄着李敏能嫁给自己儿子。

“婶子,那我就打扰你们。”

李敏天生受不了那罪,本来四个女知青挤一个炕就已经够让人受不了。

现在要和八个女知青挤在一个炕上,李敏想一想,都觉得没办法忍受。

虽然王家处处透着诡异,可是李敏相信以她的聪明才智不会吃亏上当。

王占军看了一眼妻子,他知道妻子心里想什么,虽然觉得有点儿对不起老同学。

可自己儿子的婚姻问题,的确是老大难问题。

要是老同学的闺女嫁给自己儿子,他们两口子肯定不能亏待这孩子。

也算是亲上加亲。

李敏算是彻底在王家安顿下来。

冯慧珍他们那边井彻底打好了,村里人有了压水井,地里的浇水问题终于算是解决了一部分。

看着秧苗比前一段日子里有了一些精气神儿,而且长高了很多,甚至麦苗上面也结了沉甸甸的麦穗。

村里人的心情终于好多了。

可是他们不知道的是,外面周围的环境很糟糕。

大面积干旱,以至于他们周边几十个生产队和几十个农场受灾严重。

村民们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他们那条赖以为生的胡虎峪河,河水已经到标准线以下。

而且他们村里常年使用的两口水井,水位也到了最低。

多亏今年他们打了三口井。

要不然现在大家吃水可就真的成了难题。

给地里浇水的那口井虽然出水量很多,可是水量他们还得严格控制,不然的话所有的地都吃不够水。

而且新打的三口井的水位也明显在下降。

照这么下去,大家都在担心能不能熬到今年的秋收。

最热的6月里,大家虽然在干旱的阴霾当中,依然热热闹闹地开始盖房子。

手头有了富裕钱,再加上冯慧珍跟大家鼓动于是很多人家是真的开始盖房子。

生产队的大队部里。

王大壮又开始开大队部的会议,不过自从冯慧珍出主意帮大家打了三口井之后,现在每一次大队部的会议都有冯慧珍参加。

大家也愿意,冯慧珍帮着大家出主意。

“队长,我们这些村民代表希望您能代表我们出面跟县里的砖厂联系一下,咱们盖房子,家家户户都想盖砖房。

这一次咱们合起伙来买砖瓦,不就便宜一点儿。”

“队长听说没有批条,砖瓦厂也不能给咱们卖砖瓦。”

“队长,现在家家户户都等着砖瓦来盖房,您可得拿个主意。”

这是村民代表,大家都想着既然要盖一次房,干脆就把手头的钱拿出来,盖砖瓦房还是没问题的。

王大壮挠了挠头,这事儿他这几天跟砖厂联系了,他们附近只有三座窑厂。

的确是要批条,而且这个批条只有县里经贸委的主任才能批复,其他人的他们都不认。

王大壮也在县里找了些熟人,可是经贸委的主任,那是谁都攀不上的。

他也发愁他们村儿要的砖可是不是少数。

“冯慧珍,要不然你问问赵主任?”

冯慧珍这回急忙摇了摇头,她不能把什么事儿都懒得赵主任身上,以后生产队但凡出点事儿,都找赵主任那还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