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大变革

一阵沉默之后,陆续开始有人表态。

皇帝和朝廷的姿态如此明显,是个傻子也看明白了,何况他们这些宦海沉浮多年的老臣。

如果皇帝直接下诏,他们仗着熟悉的地盘和人力,说不定还敢抗旨不尊,或者是上疏反对。

可此时谁若敢提反对意见,即使不会被当场叉出去,只怕也会迎来个秋后算账。

聪明点儿的自然是打落牙齿和血吞,最好还是满面笑容地表示拥护,表情越真诚越好。

至少还能换个品级相等的京官,哪怕是个闲职,大不了就当是提前开始养老了。

好好运作一番,说不定以后前途还能更光明。

时势所逼,他们的表现自然在刘志的意料之中,接下来的一切都顺理成章了。

行政区域划分全员通过,军区划分本就与军机府商量过,何况是这等加强武勋集团力量的好事,当然会得到他们的全力拥护。

这些举措有人欢喜有人忧,欢喜的却更多,一下子多了这么多的州府官职空缺,让无数人都看到了希望。

从昨日开会商议之后,就有许多人开始为此忙碌起来,这可是个增强家族中层势力的绝佳机会。

刘志提出重组州郡,也正是看到这么多年来,通过科举网罗了不少优秀人才。

他们的资历和经验,已经足以担当起大汉的中低层基石,让官场大换血的时机终于到了。

建宁二年,对整个大汉来说,都是欣欣向荣的一年。

重新划分行政区域不是个小事情,也不是简简单单地在图纸上一画了事,他涉及到朝廷制度的方方面面。

同时也与百姓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幸好整个中原地带并没有任何变动,而边疆地区又无所谓,反正他们归顺大汉也没几年,叫什么名字又有何不同?

影响最大的就是荆州、扬州、益州和交州这几个老牌大州。

当年之所以会出现面积如此大的划分,也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那时候大汉最繁华最富裕的地区就是中原,那里人烟稠密,经济发达,势力范围也盘根错节。

所以中原地带的州郡划分最为繁复仔细,而江南和西南地区虽然有所发展,却与中原不可同日而语。

但经过多年的发展,江南地带的繁华程度早已不逊于中原,尤其是荆扬一带,不但是大汉粮仓,更是人才辈出,读书之风甚为浓厚。

哪怕原先的南方蛮夷之地,由于气候和地理条件优厚,发展起来也十分迅速。

这些年的少数民族教化政策也卓有成效,他们与汉文化之间的交融越来越明显。

因此,这么大的行政单位肯定会带来管理上的麻烦,不利于进一步的发展。

划分区域时,朝廷也考虑到了各地方上的发展情况。

譬如荆州,之所以分为上中下三层划分,就是考虑到了其文化氛围和民族聚集情况。

荆州还是以荆州城为主体,这一带也是目前荆州最繁华的地区。

而中间的长沙、武陵、巴陵一带,也是从前楚文化的传承地,贯通南北,发展潜力很大。

往下的衡阳、韶关一带,为汉苗混居区域,地形复杂多变,经济上也明显弱于另外两地。

同样的,扬州上下两部分也是人文环境与经济发展不平衡,益州的问题更复杂,涉及到几个大的种族聚集区。

这样的划分主要还是为了管理上的方便,重建府衙,公函、印鉴等等的改换。

那时候虽然没有门牌号码,但户籍重新抄录也是一项大工程。

加上今年大运河的修建正如火如荼,因此各地方上都显得有点忙乱不堪。

趁着这个地方政权的大变革,刘志针对去年的卫吉案,指示要对地方上土地政策的执行情况,进行摸查。

由此,他让御史院组织人手,在各州进行巡回检查,如果在此之前能够做到自查自纠的,既往不咎。

但如果等巡回御史查出来,将进行史上最严厉的惩罚。

土地政策是刘志最看重的基本国策,也是未来国家强盛的基础,他必须要严格保证执行力度。

另外,优惠移民政策虽然一直在执行,但除了最初跑过去的逃奴和流民,后面移民的人数便越来越少了。

一般情况下,只要日子还能勉强过得去,谁又愿意背井离乡呢。

这次开凿大运河,再次涉及到许多被征集了土地的百姓,刘志准备效仿后世,进行国家层面的统一移民。

也就是一个个村庄的整体迁移,朝廷将给予优厚的政策补贴,并且不允许私自离开。

初步划定的移民地区,有土地肥沃但人烟稀少的衡州,辽东的黑州和宁州,西南的贵州、还有北方的桓州和辽州。

朝廷会寻找合适的居住地,并派出军队协助他们开垦荒地,修建房屋,建造集市。

所有移民将享受长达三十年的免税期,并由朝廷免费发放种子、农具和一年的基本口粮。

并且将在聚集地修建免费的学校,实行基础知识的教育。

强制移民加上大力度的优惠政策,使得这些原本荒芜的地区开始焕发出勃勃生机。

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原人口稠密而土地不足的现状,他们给边远地区带去了先进的中原文明,使得各地可以均衡发展。

这一年刘志基本处于连轴转的状态中,忙得基本上是脚不沾地。

各地在重组州府和检查吏治中不停地有新情况发生,作为皇帝和中央朝廷,他们要做的就是不断地应对和解决。

同时也根据汇总的情况,调整和补充基本国策,使之更适合现在的国情。

在这个过程中,皇帝与各政府部门的磨合和机动也越来越顺畅,其中中书省和秘书省以及翰林院所发挥的决策和参谋运用,也日益成熟。

朝廷几大机构中,除军机府是国防政策参谋之外,其余的都是基本国策参谋。

而增加了商部的七部尚书,则是执行机构,御史院为监督检查机构,同时大理寺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渐渐地形成独立的审判机构。

这些构成了大汉朝廷的最重要构架,其余次一级的机构中,刘志对城门校尉进行了改革,成为九门提督,专门负责京城治安和城门守卫。

原先的执金吾成为皇城的治安管理机构,卫尉则成为了御林军,负责皇宫安全。

大汉的各级政府部门,都得到了职能强化和更进一步的详细分工,当年他初登基时一职多能,含混不清的现象,早已一去不返。

忙忙碌碌中,却也发生了一件令他感到遗憾的事情。

平原王刘硕的王妃,因为难产而去世,令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刘硕居然因此一蹶不振,终日沉浸在悲伤之中,借酒浇愁。

刘志与他虽然是同父异母的亲兄弟,但两人之间的交集很少,这么多年以来,只见了寥寥数面。

但印象中他是个老成持重的少年,且勤政爱民,喜欢读书,与不学无术的刘悝相比,从来没有让他操过心。

且他与平原王妃的婚姻,原本就是包办,他也实在不像是个为了感情要生要死的那种人。

这么多年以来,他们虽然夫妻和睦,举案齐眉,但他也纳了两三个小妾,并非与妻子一生一世一双人的架势。

因此他丧偶之后,会悲伤至此,让所有认识他的人都深感意外。

一开始,刘志也没在意,郾太后听闻之后,很是怜惜了一番,念叨着等过一段时间,再给他重新议一门好亲事。

只要有了新人,相信他会慢慢地从悲伤中走出来。

转眼就到了建宁三年,刘硕拒绝了郾太后提出的婚事,这才引起刘志的注意。

派人一查,据说他已经一年没有过问政事,幸亏国相还算勤勉尽责,否则属地还不知道乱成什么样子。

这也过份了一点吧,刘志有些生气,你要做痴情种子,谁也不会拦着,大不了可以终生不再娶妻。

但身为大汉亲王,却不得不担负起身上的责任,怎么能对百姓弃之不顾呢。

为此他以一个兄长的名义,写了一封信,对刘硕进行了慰问,并明白地指出,他必须负起责任。

随后又特别下诏,封平原王妃所生的儿子刘成为王世子,并赏赐了许多物品。

原本以为刘硕应该会借此振作起来,可结果却让刘志大失所望,他依然酗酒成性,万事不理。

刘志也很无奈,毕竟是亲兄弟,打也打不得,也不可能为这事就削了他的王爵。

只能派人跟进平原郡的政事,直接将他这个亲王架空了事。

行政重组第二年就基本完成,当然除了御史院的监督,军区也同样起到了监督效果。

军政分开,才是统治士大夫阶层的不二武器。

而大运河的修筑却直到建宁五年,才完成了第一期,接下来第二期也无缝衔接,紧锣密鼓地开始了。

也是在这一年,郾太后六十大寿,举国同庆,刘志下诏让各诸侯王进京祝寿。

六十花甲,于古人而言绝对是个大日子,何况是一国太后。

这么多年以来,郾太后行事低调,平时的生日也都是简单地在永安宫摆个宴席,从未大肆铺张过。

年初的时候,刘志便决定要为她庆贺,当时郾太后还很是推拒了一番,认为没必要劳民伤财。

但刘志执意如此,又让皇后邓猛和几个公主皇子轮番劝说,最终郾太后才勉强答应。

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她想借此机会,见一见多年没谋面的刘硕和刘悝了。

这一年,在皇族内部,还有一件大事,安阳长公主十五岁成人礼。

连刘志都不得不感慨,岁月如梭,一晃孩子都这么大了,记得当年他刚刚穿越时,也就是十五岁的年纪。

如今,掐指一算,居然过去了十七年。

而他也早已步入三十而立的门槛,在这个平均年龄偏低的年代,已经是个正儿八经的中年人了。

如今的安阳长公主,出落得亭亭玉立,她的五官外貌都酷肖刘志,眉眼精致,肌肤胜雪,是个不折不扣的大美人。

若单论美貌,可比她母亲当年要强多了。

可她的性子,却继承了母亲,与邓猛年轻时非常相似,活泼开朗,雷厉风行。

在宫中,她是个称职的大姐,每日带领着弟弟妹妹们读书识字,把他们管理得服服帖帖的,倒是给刘志省了不少事情。

说来也怪,自从皇后诞下双生子之后,仿佛用尽了大汉龙脉的生气,从此之后宫中竟然再没添一个新生儿。

这么多年了,就连怀孕的美人都没有。

幸好他已经有了四子三女,而且很幸运地全部健康成活,一个也没有缺,对刘志而言,这就已经足够了。

所有孩子中,他最宠爱的,始终是这个聪明伶俐的长女,父女之间的感情也一直都很亲密。

因此还在正月里,刘志就在私底下询问她,需要什么特别的礼物。

结果刘华脱口而出,“我希望能见到大舅。”

刘志沉默了,别的要求他还能够想想办法,哪怕是世上最耀眼的珠宝,以他如今的能力,也可以办到。

但这个要求,他却实在无能为力。

自从建宁元年夏天,邓演带着庞大的船队,从叶州出发,到现在四年了都没有回来。

在到达斐济群岛的时候,还曾经派人送过信回来,然后就失去了消息,从此杳无音讯。

一条全新的远洋航道,到底需要多久才能完成一次往返,其中有太多未知的因素,谁也算不准这个期限。

也许他已经在回程中,又或许偏离了航道,现在都没能到达……

总之,刘志绝不相信,如此庞大的船队会全军覆没,回航只是个时间问题罢了。

但这个时间究竟是何时,他无法给出答案。

这五年来,他对蒸汽机的研发一直都没有停止过,现在已经有了突破性的发展。

自从第一代蒸汽机于两年前制作成功,便开启了潘多拉魔盒,如今已然发展到第三代。

甚至第四代蒸汽机也正在研发之中,这款蒸汽机已经制成了大型抽水机,作用到采矿和农业以及水利工程上。

新的蒸汽机技术日益成熟,他准备运用到轮船上,相信等邓演从南美洲回来的时候,自己能给他一个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