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 呸呸呸

楚九点点头道,“长生说的对,他们如果提出无理的要求呢?你是办还是不办。”眼底闪着寒光道,“不能因为头顶的婆婆就引狼入室。”面色冷峻地看着他们道,“咱们的队伍得掌握在咱们自己手里,什么狗屁醪糟的玩意儿绝对不能染指。”

这点儿楚九心里异常清醒,好嘛!一旦开了这个口子,老子他娘的成什么了?他们的府兵、私兵了,还干什么大事,成就什么大业!

“桀桀……”唐秉忠看着他们发出诡异的笑声。

“你别这么笑行不。”姚长生捶着他的肩头道,“给我正经点儿,有话就说?”

“大哥担心拿人家手短,名声不好听,那他们以嫁闺女的名义,奉上嫁妆呢!这样白得了个女人!嘿嘿……”唐秉忠眉飞色舞地说道。

“啊呸!”姚长生大大地啐道,“你把主上当什么?勾栏院里的小倌。”

“咳咳……”一时间咳嗽声四起,徐文栋指着他道,“哪有你这么形容的。”

“我又没说错。”姚长生睁着大眼睛无辜地看着他们道,让人不忍数落。

“那些联姻算什么?”郭俊楠好笑地看着他说道,“说到底还不是利益,真以为两情相悦啊!”

“对啊!对啊!这个简单有效,还快速!”唐秉忠眼巴巴地瞅着楚九道。

“去你的。”楚九抬脚踹翻他的小马扎道,脱口而出道,“老子不卖。”说完意识到自己说了啥,“呸呸呸!”可把自己给恶心坏了。

唐秉忠站起来拍拍屁股,将小马扎放好了,“大哥踢俺好没道理,那汉高祖刘邦不也是穷小子,不还娶了富家女吕雉。”

“更正一下,穷是穷,但可不是小子,他都三十多了。”郭俊楠闻言声明道。

“他又不学无术、游手好闲的,这刚嫁过去这养家不都是靠人家吕雉。他起义了,吕雉提心吊胆的带着全家人东躲西藏的……”唐秉忠大嘴巴巴地说道。

“打住,打住,你在说下去,咱以后还如何在看汉高祖刘邦。”楚九看着他出声道。

“这都是李先生说的,说真的俺以为吕雉阴狠毒辣的毒妇,杀戚夫人可太有名了。可《史记》评价居然还不错: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唐秉忠摇头晃脑地说道。

“那是对她施政的评价。”徐文栋看着他说道,“跟人品不能相提并论。”

“就是那李世民杀了兄弟继承皇位,不妨碍他唐太宗的威名啊!”郭俊楠看着他们又道。

“他要是干不好了,史书上能把他给批的他体无完肤。敢不好好做皇帝。”姚长生闻言随口说道,“文人笔如刀。”

“人都是复杂的,不能一概而论。”楚九黝黑的双眸看着他们说道,视线落在唐秉忠身上道,“看看你把话题歪到哪儿了。”

“俺也是用心的想办法耶!”唐秉忠委屈巴巴地说道。

“你闭嘴。”楚九咬牙切齿地看着他说道。

“俺就在说一句。”唐秉忠竖起食指道,“让俺闭嘴,你们想出比俺更好的办法。”

“我觉得你们有些误会。”姚长生握拳轻咳了两声,“我说的是顾大帅会遏制咱们招募兵马,现有的人马他应该不会太克扣了。”

“那也不行啊?”楚九皱着眉头说道,“要发展壮大,没有银子可不行。”

“明不行,咱来暗的,人家还劫富济贫的,咱为啥不可以。”姚长生目光灼灼地看着他们说道。

“对啊!打劫贪官恶霸,为民除害。”唐秉忠闻言撸起袖子兴致勃勃地说道。

“你在举个替天行道的旗帜,就更好了。”徐文栋看着他调侃道。

“好啊!好啊!”唐秉忠忙不迭地点头道,看着他们抿嘴偷笑,才意识道,“那俺不成了土匪了。”

“咱们在人家燕廷眼里可不就是土匪呗!你还想要啥好名称。”姚长生看着他好笑地说道。

“暂时还不用饷银发愁,咱还是先想想下一步怎么走?”楚九看着他们问道。

“这简单啊!扩大地盘呗!”唐秉忠想也不想地说道。

“嗯嗯!”姚长生他们齐齐点头。

“都没意见,那么打哪儿?”楚九看着他们道,“总得有个方向,目标吧!”

“向南,南边富庶!”唐秉忠看着他们说道,想也不想地又道,“北边不行,直接跟燕军干上了,而且这两年北边灾害连连,穷啊!”

“我觉得秉忠说的有道理。”徐文栋看着他们点头道。

“我也同意。”郭俊楠随声附和道,“燕军的战斗力还是有目共睹的,北方无论那个地方拱卫京畿,都是硬骨头不好啃。”

“长生呢?”楚九看向他问道。

“他们说的都对。”姚长生双眸盈满笑意道。

“那北边排除了,接下来,具体的城郭呢?饭要一口一口吃。”楚九看着他们道。

“南边的庐州,其实西边的襄阳,东到大海这三个点咱们未来都要拿下。”姚长生拿着烧火棍子退后几步,在地上画了一个简易的地图。

“这是长江、这是黄河。”郭俊楠向他们介绍道,“长生,你画这个做什么?”

“解释一下我为什么看重这三个地方。”姚长生抬眼看着他们缓而有力地说道,“这南北有两道着名的防线,第一道,依托阴山、太行山、焦山组成的防线。大概位置在这里。”他拿着烧火棍子画下大致的方位,“第二道就是秦岭、襄阳、淮河,构成一道完整的防御体系。”

“而咱们处于淮河流域。”郭俊楠看着他们说道。

“现在我要说说庐州。”姚长生手中的烧火棍用力的点着道,“看三国的历史,三国鼎立,孙权多次率十万大军攻打庐州,试图夺取淮河地区。历史上北魏和刘宋曾经在淮河流域反复拉锯争夺,南宋能与金、蒙古抗衡百年,就是因为将防线死死的维持在淮河!”

“你把淮河看得这么重,那长江呢!”楚九疑惑地看着他说道,“它又宽又大的,岂不是天然的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