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黄河之水天上来

“我儒家的言出法随为何影响不了此子的剑?”下方一个儒生疑惑开口。

“不知道,应该是修有什么特殊的道法吧!”旁边另外一个儒生同样皱眉。

远处的孤山道人听着四周儒生的议论,嘴角不由微微一翘。

他当然知道这是为什么,张无忌所修皇极道剑同样一种气运运用之法。

皇极道剑作为一篇直通大道的剑诀,自然有种种神异之处。

张无忌现在之所以没有表现出来太多,只是因为他现在修为太低,只有筑基境而已。

但即便如此,被气运钟爱,不被言出法随影响还是能做到的。

孤山道人能想到的,张无忌自然也能想到,所以他根本就没动,手上快速掐诀,身后剑匣之中三十六把火灵剑陡然涌现,这些火灵剑在出现的一刹那再次一抖,无数的剑影再次分化而出,犹如一瞬间化成了漫天剑海轰然向洛阳压了过去。

这正是当初对阵惊鲵时张无忌曾经施展过的剑光分影大阵。

儒道的言出法随的确很强,但同样也有一个很明显的缺点,防御力太弱了,他们能靠的便只有一张嘴,张无忌倒要看看他这一下怎么吹牛逼破自己这一座大阵。

“我不会被剑攻击到!”洛阳人在半空,看着满天的剑影果断再次开口。

无数的剑光果然在即将攻击到他的时候偏转了方向。

但那三十六把火灵剑却不在此列,言出法随的能力对它们的影响很小很小。

洛阳依靠着背后的翅膀狼狈躲避,瞅准空隙他突然一咬牙再次朗声开口:“黄河之水天上来。”

“轰隆隆!”无边的大水凭空从天而降。

“铁马冰河!”不等大水落下,他再次大喝。

“轰隆隆!”大水在一瞬间发生变化,竟然咔嚓咔嚓的凝结成了一道长长的冰河,而在冰河之上三十多骑着冰马的骑手携带着无边戾气朝着张无忌轰然冲来。

“好!”下方有儒生大喝。

“妙啊,洛师弟这一个连招接的是真的妙到了绝巅。

“看这剑疯子如何挡下我儒家的铁马冰河。”有儒生冷笑。

在众人赞叹的同时,坐在角落里同样观战的张良却是忍不住叹了口气。

这一战洛阳已经败了,他被这个剑修拖进了人家熟悉的节奏之中,比拼攻击力又有谁能和剑修比呢?

其实在之前洛阳被动借翅膀飞上天躲避张无忌那一剑的时候,他就已经输了。

儒家最擅长的便是把控节奏,就是要想尽一切办法把对方拖入自己最擅长的领域里来。

而儒家最擅长的是什么?当然是嘴炮,但当儒家弟子连嘴炮的能力都施展不出来的时候,那还能不落败吗?

果然下一刻那剑修再次出剑了,依然是那一把重剑,剑影连续闪烁,那些看似携大势而来的铁马冰河瞬间被这一把剑搅的粉碎。

然后剑影一闪,这把剑配合三十六把火灵剑再次逼近洛阳。

“张师兄,我认输!”洛阳自然也看得清形势,果断认输。

张无忌脸上露出笑意,他发觉对付这些儒家弟子,自己好像天然就立于不败之地,这些人最厉害的言出法随,能作用在自己身上的很少。

“承让了!”张无忌先一步拱手施礼。

“张师兄太厉害了。”洛阳也由衷的赞叹,从头到尾自己被这个师兄压着打,完全没有还手之力。

亦如当年在秦始皇墓门前时一样。

“小子不错!”下了擂台,孤山道人不由朝张无忌点了点头,显然张无忌给自己来了个看门红。

“看到了吧!”

“你们张师弟已经给你们打了样子,下面你们上场就按他的办法来,不要想着和他们讲道理,咱们讲不过人家,上去先砍了再说,明白了吗?”

“明白!”几个师兄赶忙点头。

“这位仙师,我们太子殿下想在此次比斗结束后,请你去交谈一二,不知您有没有空?”就在张无忌坐回自己位置准备吃点喝点的时候,一个面相阴柔的年轻少年突然走了过来,朝着自己躬身行礼道。

“嗯?”刚刚喝了半杯茶的张无忌一愣,不由抬头向着主位上看了一眼,正好看到那位身穿龙袍的年轻人朝着自己挥手致意了一下。

“好啊!”张无忌点了点头,他倒是也想看看这位太子殿下找自己到底要做什么。

接下来的战斗和张无忌那一战差不多,轩辕的师兄们上去根本不和儒生搭话,提剑就砍。

不过他们没有张无忌抵挡言出法随的能力,一时间倒是也和儒生们斗的你来我往,旗鼓相当。

最终三战两胜一负,加上张无忌的话就是三胜一负,说实话这个结果对孤山道人来说是刚刚好的,如果全胜的话难免给人一种盛气凌人的感觉,如果打成平手或者输到三场以上,那轩辕剑宗的面子还要不要了?

没错,对轩辕来说只要不是赢,就是没面子,根本不存在平手,大家你好我好大家好这一个概念。

此战结束,张无忌等筑基弟子的任务其实已经算是基本完成了,往后就是孤山道人去和儒家扯皮、商谈、试探什么的了!

不过张无忌对此还有些忧虑,因为自从和黄石公交谈之后,他就明白自己已经深陷这一场谈判之中了。

他更忧虑的是未来的大明王朝到底该不该接受儒家。

而对于自己回去之后能不能影响大明帝国这件事,张无忌其实并没有多少担心,他走之前就和张三丰商谈好了,无论什么时候明教在大明帝国都会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这一点张三丰会提供支持的。

大明帝国若真能绵延几千年,他觉得自己太师傅绝对会在其中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对于儒家,他其实并没有多少了解。

不过现在正好,一位大汉帝国的太子殿下要主动找自己交谈此事,这让他对此有很深的期待,从这位太子殿下的口中,他或许能了解到一些儒家的执政方针,或者说是对一个帝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