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咸吃萝卜淡操心

《孙子·计》: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无论是废除姜子牙的武圣之位也好,还是把墨子、韩非子这些人送入文庙供奉也好,赵桓都是在先派人去做这件事情的同时再通知朝堂上的大臣,以至于朝堂上的大臣们根本就没想好该怎么反驳赵桓提前准备好的说辞。

等到某些心有不服的大臣们冥思苦想了一晚上,终于想出来该如何反驳赵桓的时候,事情却已经成了定局,而且赵桓又抢先宣布停朝一日,然后带着李刚和李若冰等一众马仔红棍们在汴京城里微服私访——

像康麻子那种名为微服私访实则微服泡妞的辣鸡都能混出个明君的名声,赵桓觉得自己这个堂堂的大宋皇帝怎么着也不可能比日射兔子三百只的麻子哥还差吧?

当然,赵桓可以用完颜宗瀚的狗头发誓,自己绝对没有什么微服泡妞的想法——

麻子和钱聋这两个货之所以喜欢微服泡妞,是因为建奴后宫里面基本上就是一群马脸,宫外随便挑个娘们儿出来都比螨清的后宫要强上百倍不止。

而赵桓的后宫里面随便挑一个出来都能算得上是国色天香,什么琴棋书画诗词歌赋针线女红那是样样精通的,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能完虐螨清的那些马脸。

赵桓之所以喜欢微服私访,是因为连续在宫里面处理了这么长时间的朝政,赵桓已经彻底坐不住了——

有枢密院,有三省六部九寺六监,如果这样还把屁大点的小事都拿过来让皇帝处理,那赵桓还给那些大臣们发俸禄干什么?

……

酒楼上,一众书生们依旧在高谈阔论,谁也不知道自己的脑袋和心腹等要害已经被不少于三支的弩箭给瞄准了,更没有发现自己身边的那些食客已经在悄无声息之间换了一波人。

赵桓悄然竖起耳朵,一边听着旁边那些书生们在那里山南海北的胡侃,一边盯着酒楼斜对面不远处的一个擂台。

“前些天的时候,一赐乐业人住的地方走水,去救火的衙役不仅没好好救火,听说还用了什么赶水的法子,使得大火烧的愈发旺盛,那些一赐乐业人被烧死好几百个。”

一个书生端起酒楼敬了同桌的书生们一杯,又轻轻摇了摇头,叹道:“可是那开封府王时雍说什么城外有百姓养的猪跑丢了要去帮忙寻找,竟对这些一赐乐业人不闻不问,也不知道他有什么脸面拿朝廷给的俸禄。”

另一个书生也端起酒杯,将杯里的酒一饮而尽之后摇头叹道:“王时雍真是越来越不是东西了!听说有一赐乐业人心里不服,跑到开封府去击鼓鸣冤,那王时雍竟然堂而皇之的问下跪者何人,为何状告本官?我呸!”

“要不然,咱们几个去替那些一赐乐业人出头,替他们去敲了鸣冤鼓?”

一个书生放下手中的酒杯,试探着道:“无论是大宋百姓,还是一赐乐业人,可不都是人?那开封府便该一视同仁才对,如此欺压那些一赐乐业人,岂是君子所为?”

“替他们敲鸣冤鼓?那不是跟他们一样去状告王时雍?依我看来,不如直接去敲了登闻鼓才对!”

“没错!王时雍那狗官心术不正,我等去开封府状告于他,他又岂会受了我等的状纸?”

“……”

眼看着这些书生们越说越嗨,话题逐渐的从如何敲鸣冤鼓跑偏到该如何去敲登闻鼓,再到如何防着禁军,如何哭宫喊冤的时候,赵桓的脸色已经黑的看不成了。

沉默了半晌之后,赵桓便端起杯子,笑着对那几个书生道:“几位兄台,却不知那王时雍到底有没有找到百姓跑丢的猪?”

几个书生尽皆一脸懵逼的望向了赵桓——几百条人姓,跟一头跑丢的猪比起来,眼前这人更关心跑丢的猪?

为首的书生皱着眉头打量了赵桓一眼,说道:“那王时雍昏聩无能,视人命如草芥,如何能指望他找到百姓丢失的猪?不过,后来听说是他自己掏了些钱财给那农户又买了头猪。”

赵桓闻言却是笑着点了点头,说道:“如此看来,那王时雍倒也不失为一个好官,起码也是一个知道体恤百姓的亲民官。”

赵桓的话一出口,别说是这几个书生了,就连坐在赵桓旁边的李纲也是一脸的便秘之色——

这些读书人不清楚,他们这些跟着赵桓混了一年的大臣们还不清楚?

别说只是烧死了几百个一赐乐业人,哪怕就是整个开封城里的一赐乐业人全都烧死了,在官家眼里也没有大宋百姓跑丢的那头猪重要!

可是这种事情好说不好听!

对于朝廷,尤其是对于官家来说,无论是一赐乐业人也好,还是普通的大宋百姓也罢,最起码也应该一碗水端平吧?

如今官家就在这里赤裸裸的说王时雍是个好官,万一要是传了出去,这让天下人怎么看待官家?

然而那个谁曾经说过:越怕什么就越来什么!

“兄台可曾读过书?”

为首的书生冷哼一声道:“视人命如草芥,却不知兄台的圣人教化都学到哪儿去了?”

赵桓却笑着摇了摇头,没有再理会这些书生,反而直接起身离开了酒楼——

王时雍能够自己掏钱给百姓买头猪,这在赵桓看来就是一个十分合格的亲民官。至于一赐乐业人的死活?

蒙元南侵时的二等大爷,后来想着让“蓝帽回回”成为小数之一从而把56变成57,求之不得后又想办法谋求回到以色列,甚至还有回到以色列参军“卫国”的一赐乐业人,他们的死活关赵桓屁事儿?

朝廷有钱就多修点儿学校让百姓的娃子们读书,不行就多去修路搭桥,实在花不完就造火器去开疆扩土,怎么着也不能学习李二那个沙雕吧!

刚刚走出酒楼,赵桓便低声对李纲道:“今天这几个人都记下来,永不叙用。还有,回头把《墨子》、《韩非子》之类的典籍都加入到太学的课程里面。”

既然这些被大宋惯坏了的读书人这么喜欢干这种咸吃萝卜淡操心的破事儿,说明四书五经还是不够这些读书人读的,应该给他们再加上《墨子》、《韩非子》之类的典籍还有五年模拟、黄冈状元之类的神器,让这些混账东西们沉迷于书山题海之中才行!

还有,是时候把《物理》和《化学》之类的教材抄写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