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春来!
即便是素有苦寒之名的辽东,也有冰雪消融的时候。
当从江南吹来的暖风吹去辽东大地覆盖的冰雪时,在从大连到盖州之间广阔的土地上,到处都插满了木牌,每一个木牌上都写着“卫千户所百户所总旗小旗军田”的字样。
在过去的一个月里,从滨临渤海的盖州清河到黄海海滨的英纳河以南的土地上,又一次出现盖州、复州、金州、庄河、永宁、熊岳、归服等十几个卫所,近十万退役官兵被安置在这些卫所中,成为了大明新一代的军户。
只不过与过去名为军户,实为国家农奴的旧军户不同,他们既不需要承担田赋杂税,也不需要负担徭役,除了偶尔的训练之外,他们享受的待遇甚至远超过秀才。
不过只是一个月的功夫,曾经荒凉的变成了一片片新垦的农田,在田间地头百姓们正在忙活着驱赶着牲口开垦田地,一年之计在于春,今年与往年不同,在田里干着活的人们都对今年充满了希望,毕竟,现在他们是在为自己干活,而不是做为奴隶为东虏干活。
当四轮马车在官道上奔驰时,朱国强偶尔会把目光投向田间,看着田间劳作的百姓,哦不,应该说是军户——现在这里的土地都被授给退役的兵丁,普通的民户要是想种地,只能租种军户的土地,毕竟每个军户都根据土地位置不同授了从百亩到两百亩不等的土地,即便是如此,仍然有不少人没有得到授田。
乱世军队才是根基,至于普通的百姓……就先当军户的佃农,或者到厂矿干活吧!
现在在十数万军民的努力下这片已经荒凉几十年的土地,正在以目眼可见的速度发生着变化,而更让人欣赏的恐怕还是地里玉米的长势。
终于来到田间,看着地里长了足足两尺高的玉米,朱国强的脸上带着笑容,甚至忍不住用手轻抚了一下玉米苗。
“世子爷,这苞米长得可真快啊!”
跟在世子爷的身侧,孙国威刻意落后半步,边走边说道。
“世子爷,打从您吩咐人把种子送过来,所里的军户就种了起来,照这个长势,不定真像世子说的那样,90天可鲜食,四个月就能收获。”
“应该差不多吧!”
朱国强笑了笑,这些玉米种子可是他从另一边带来的早熟品种,是黑龙江良种培育所在80年代培育的品种,产量虽然比不上21世纪的杂交良种,但是它却可以留种,而且也相耐旱。
唯一让人遗撼的恐怕就是它的数量不多,“搜刮”了整个种子冷藏库就只有搜到区区了几千斤,也就只够留种的。
“一定要注意,这批苞米全都用来留种,这一千亩地,如果肥料,水能跟上的话,明年的种子至少能种十几万亩,再有两年的话……”
可惜再有两年也来不急啊!
想到这,朱国强的心思不由的一沉,盯着地里两尺高的玉米苗,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要尽量加快玉米良种的繁育才行啊。尽管对目前的繁育速度不太满意,但是朱国强并没有表露出来,而是对孙国威,这个威宁堡千户所千户说道。
“请世子爷放心,大家伙知道这些种子金贵,种的爱惜不说,天天都到地里检查,保证会有个好收成,”
“种地是要精细一些,不过……”
看着远处在地里劳作的人们,朱国强说道。
“别忘了,你们都是军人,并不是单纯的农夫,将来要是需要的话,军户还是会被征召,要上战场打仗的……”
在重新构建卫所制时,朱国强把卫所的军户变成了预备役,变成了训练区,在新的军事体制规划中,分成了镇守以卫所两个平行的体系,前者相当于后世的正规军负责作战。而后者作为预备役,负责备兵训练,而所谓的备兵有两种,一种退役后老兵,另一种是等待征召的新兵,这一类备兵从十二岁开始在百户所接受基础训练,十六岁参加千户所的营训,十八岁参加镇守部队的选拔,服役五年后退役。
兵役时间之所以会长达五年,是因为考虑到十七世纪交通、社会环境等各方向的因素,长期服役不仅可以保持战斗力,往边疆、异域派遣驻扎时,也能有效的维持战斗力,毕竟,有时候行军可能就需要半年之久。
“世子爷放心,大家伙心里都明白,每隔五天训练一天,从来不敢偷懒耍滑,毕竟,将来这些都是保命的玩意,就是……”
犹豫了片刻,然后孙国威说道。
“目前咱们一个所才只有50支火枪,一个百户所才几支,大家伙寻思着这火枪也太少了,大将军府那边能不能多给备些,万一要是建奴杀过来,手里只有大刀长矛,总还是不太放心,毕竟,辽东从来都不是什么消停的地方,万一要是建奴打过来……”
孙千户的要求,让朱国强不由的皱了皱眉头。尽管有着另一个世界作为补充,但是武器不足,尤其是火枪不足,仍然困扰着这边,毕竟,这不是三五万支火枪,而是二十几万支火枪。想要在短期内提供这么多火枪,几乎没有什么可能。
但是军户手里没有火枪,他们的心里也不踏实啊!
别说他们不踏实,就是朱国强自己也不踏实啊,其实,按照他的设想,这些军户可以自备火枪以及刺刀、火药等武器装备,参加训练和作战。能够像北美拓殖时代的“一分钟战士”的民兵一样,反应敏捷、行动快速,其实说白了,这些“一分钟战士”就是在壁炉旁边放一支步枪而已。
但这些反应敏捷、行动快速的民兵,对于。
“放心吧,火枪很快就会有的,咱们在大连那边已经新建了一个厂子,每天可以制造……”
两百支……这是大连那边工厂的产量,到年底兴许会增加到三百支,但是这边可是有十几万预备役哪!
怎么办?
还在另一边订购?
大批量定购会不会引起什么麻烦?
“世子爷,其实要是有铁料的话,那个所里都有几个铁匠,要是能供上铁料,完全可以就地打制,不过就是打制枪管太过费时费力……”
就地打制!
枪管?
无缝钢管!
或许在另一边像之前那样采用分包的方式定购武器会有那么点风险,可采购无缝钢管完全没有风险啊!一根枪管甚至都不需要一米的无缝钢管,自己完全可以那边采购无缝钢管啊!
孙千户的话,让朱国强想了想,然后说道。
“嗯,要不然就由大将军府里统一供给枪管,然后再由千户所的工匠制造。”
甚至于还可以放开枪械制造,让民间也参与到武器的生产之中,又何必拘泥于非要统一配发呢?
自备的关键是什么?
是自己买啊!
大将军府这边顶多也就发一支就行了。
“其实,世子爷,现在,现在咱们这边,就有人卖火枪。”
什么有人造火枪卖?
朱国强本能地问到。
“是什么人?”
这天和往常一样,赵云富一直待在铺子里,偶尔的他也会到后面的印房去看一下印出来的东西。
就在他和往常一样,在那里悠闲地一边喝着茶,一边看着生意的时候,突然有两个官差走进来,其中一个还是他的熟人孙得海,两个人过去一起在军中效力。
孙得海一见到他就有些焦急的说道。
“赵云富,你私造火枪的事案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