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人一起坐在灶屋的四方桌上,一人喝了一碗热乎乎的梅花汤饼。
刘衡放下碗,满足地叹了口气。
“文会上没吃饱啊?”
“那些酒菜,一会儿就冷了。”刘衡每次出去会文,都觉得没什么好吃的,他不爱喝酒,那些菜也只是普通,还真没有家里的卤味好吃下饭,“厨子们做菜一般。”
颜汐不由好笑,“那文会上光谈论文章啊?”
“有时行个酒令,有时也就议论议论时政。今天陈年兄的文会,请大家作诗。”
颜汐从没听过刘衡谈论诗文,不过看他含笑的样子,“二郎哥今天是不是很出风头啊?”
“还好,总算没丢脸,其他人做的也不错。”
这话……颜汐扑哧一笑,“戏文里都是诗文传情,那有没有千金小姐芳心暗许,跟你来个花园私会啊?”
刘衡想到梅园里的那声惊呼,瞪了她一眼,“胡说什么。真正的大家小姐哪会像戏文里那样不自重,都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就算见了外男,也是避开……”
颜汐脸色微微变了一下,也是啊,所以那些是大家千金小姐,自己就只是乡野丫头。人家见个外男就是不自重,哪像自己,天天走街串巷,别说见外男,一天还不知道跟外人闲聊多少句话呢。
她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别扭什么,就是觉得心里有些不舒服,看刘衡的碗已经空了,起身收了碗筷。
“小姐,我来洗。”颜柳看她直接端了碗筷放到木盆里,急的跟了过来。
“我又不是千金小姐,这种粗活还做不了啊。”颜汐避开了颜柳的手,笑着说了一句,埋头开始洗碗筷,头也不抬地催促道,“你们先去洗漱歇息吧。”
刘衡有些微醺,想到今日会文时自己做的文章,扶着方桌起身,跟颜汐说了一声“汐儿,你也早点歇着”,转身出去了。
颜枫看颜汐就着冷水洗碗,生怕她冻到,赶紧从灶上拎了热水过来。
颜柳也不管颜汐说什么,硬是将碗从她手里抢下来,“小姐,您怎么能碰冷水呢,以前夫人和顾婶就说,女孩子冬天不能冻到。”
颜枫倒好热水,也不让颜柳洗,嘴唇抿成了一条线,自己站在木盆边,闷声洗碗筷。他现在已经不是初时瘦弱的模样,常年练武,一身匀称的肌肉,跟瘦弱早就不搭边了。
颜汐一愣,看颜柳小心地看着自己,不由一笑,自己这是怎么了,莫名其妙生什么气啊。
过了几日,颜汐忙着要给几家茶棚盘账,这点事也早就忘了。
倒是年前的京城官场,出了件不大不小的事。京城慈幼局管事骗领领养金,后来又被爆出户部小吏滥用职权,将肥差安排给了自家亲戚。
衙门快封笔前爆出这事,天启帝震怒,让卫城带人彻查户部。
这下不止查出户部钱款去向时有不明,卫国几年没有大灾没有战争的情况下,国库竟然也不丰。天启帝一道圣旨,户部尚书带着几乎一半的户部官员,直接到天牢里去过年了。
徐承平这个户部员外郎虽然没有进天牢,但是也被申斥了一顿,上面虽然空出了尚书、侍郎的位置,却与他无关了。
这种热闹,百姓们也就当成谈资,颜汐几个也只听了一耳朵,她还忙着安排人返乡过年呢。与善茶棚的掌柜伙计都要回家去团聚,所以茶棚结好账分好红,赶紧发了节礼让大家回去团聚。
田庄里帮忙干活的佃户们,也都一一安排了。
这些事情忙完,也到了腊月二十九,给陈家、城郡王府和秋班主那儿都送了节礼,颜汐和刘衡就住到北郊田庄去。京城这套院子太小,这么多人不够住,田庄里房子多地方大,大家可以一起热热闹闹过个年。
今年增加了方明义九个人,这年夜饭做的量就大了。
刘衡怕颜汐忙不过来,叫了田庄里一户庄户人家的媳妇来帮忙,先将所有的菜都洗切了,颜汐只管烧,就省力多了。
方明义九个孩子,比起初来时活泼很多,知道要过年,大的带着小的,将刘衡和颜汐要住的屋子又打扫了一遍,烧上炭炉。
小的几个跟在刘衡身后,看他写对联。他们还没认几个字,除了夸一句“好看”也没别的话了。但是,那亮晶晶的崇拜眼神,让刘衡只觉得回到了小时候的阳山村。
他写好一副对联,阿大喊一声“贴对联去喽”,小的阿喜几个一阵欢呼,拿浆糊的拿浆糊,拿椅子的拿椅子,跟在后面看着贴对联。为了贴得整齐,一群人叫着“往左点、往右点”,阿大和阿二两个折腾地够呛。
阿二则拿着红灯笼开始挂在大门口。
颜汐在灶屋里听到外面的热闹劲,不由失笑,“颜枫,小柳,你们也出去玩啊。”
颜枫和颜柳无奈地看着颜汐。
庄子上来帮忙的做杂活的媳妇忍不住笑,小姐自己都比人家小,说话还一副哄小孩的口气。
王七更是大笑,“汐儿,你这话说的,好像七老八十了。”
颜汐也乐了,真是习惯了,忘了这身体也不大,过了年,也才十三岁啊,感觉这两年过得,就跟过了十年一样。
今年人多,直接摆了两张八仙桌,九个孩子挤在一张桌上,虽然来到田庄后顿顿有肉,看着眼前的鸡鸭鱼肉,还是欢呼不已。
尤其是颜汐想着过年后刘衡就要下场考试了,摆了个花开富贵的卤水拼盘,层层叠叠的就像一朵花开在盘子上,炸的鱼丸、肉丸、响铃,更是好吃。
别说孩子们,就连老乌头几个,也高兴地推杯换盏,喝酒吃菜。
自从阳山村王氏过世后,他们还是第一次过年这么热闹开心。
“小姐,过完年,到正月十五,有灯会。”阿乐几个小心地看着颜汐,“灯会上的花灯,可好看了。”
颜汐来到这个世界这么久,还真的从来没逛过元宵节的灯会,不由也起了兴致,“好啊,到那天大家都去看花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