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章 皇帝的新式改革

其他监考官员也发现了异常。

考生里面,除了太学学子以外,其他地区和学府的学子们几乎各个都是抓耳挠腮,不知所措。

他们也很好奇,这次科举的题目到底如何。

于是大部分监考也看了一下试卷。

而工部侍郎石重江在这些题目里面,竟然看到了他们正在实验的水车、水磨!

尽管他早就知道,这次科举开始会考察一些新内容,但是这未免也太超纲了吧?!

要知道,他们工部配合顶级工匠,研究了大半年了,还有陛下那神妙的设计图和额外赋予的作图工具,这才取得了还算比较满意的成果。

拿这个考试,是不是太难了?

不过,石重江转念一想:难肯定是难,大家都一样,因此成绩也不会拉开太多。

但是保不齐又天才就在这短短几个时辰内,拿出了水车、水磨的完美解决方案,那岂不是天大的喜事?

想通之后,石重江也不纠结这些了。

他仔细看了下学子们的答案。

其他地区和学府的学子,大都是空白一片。

偶尔有几个应该是干过农活的,凭借记忆做了一些歪歪扭扭的示意图。

但是想拿分,那应该是不太可能了。

转到太学学子那边时,他其实并不怎么认真了。

虽然这些官二代、纨绔子弟看着在奋笔疾书,但是那写出来的字,就让人没有任何欲望读下去。

不过,他还是随便瞄了一眼,结果整个人直接定住了。

那个不是陛下刚发明的文具吗?

三角尺、圆规!

还有他们做出来的图竟然像模像样!

这不是明摆着作弊吗?

不过接下来,他又想起,尚书谢晋工还有好几个工部大员和大匠,都有后辈在太学求学。

他们当然可以从自己的父辈那里得到这些新式文具,知晓水车、水磨的事情。

并且陛下从未说过,水车、水磨不得外传,反而一再鼓励要集思广益,大家一起努力。

只能说,在这一题上,太学的学子的确有着常人难以企及的优势和资源。

石重江也不是那么迂腐的人。

资源就是资源,你总不可能让别人放弃自己拥有的外部资源来和你公平竞争。

即使是之前的科举,你如果出生在世家,或者是朝廷大员之后,自然光能够找到大儒、大学生当老师,从入学开始就赢了。

总不可能说,你的老师比较好,教授的知识比较透彻,所以为了公平,就要给你更难的试卷吧?

石重江看着奋笔疾书的太学学子,和抓耳挠腮的其他地区学子,忍不住感慨:看来这次文武百官打赌,皇帝陛下要大获全胜!

就在这时,考场之中突然响起了惊呼之声。

石重江转身看去,好像有一个考生晕倒了。

“太医!”有人慌忙喊道。

不多时,驻守在考场旁边的一名太医提着药箱小跑进来。

他仔细把脉后,又翻开其眼皮查看一下。

“不碍事,只是消耗过大,饿晕过去了,赶紧那点干粮过来。”太医吩咐道。

紫不屈作为主监考,低头沉思一会儿,吩咐道:“把给各位学子准备的晚餐,提前端上来吧,今天考试比较难,他们之中像这样消耗巨大的,只怕不少,估计已经在饿晕的边缘了。”

的确,其他监考也知道,有些考生肚子已经咕咕叫了。

于是,这就成了唯一一次在考场上吃晚饭的科举考试。

夏凌轩听到这个消息后,忍不住笑了。

他对在一旁守候的江兰舟说:“以后的考试,提供中餐和晚餐吧,中间休息半个时辰,考试结束时间延后半个时辰,你看如何?”

“可。”江兰舟言简意赅。

“这新式科举,还在摸索当中,我刚才看到,太学学子都会使用新式文具作图,而其他的确没有。

我想,考场也可以提供文具,以供选择。”夏凌轩又补充道。

“陛下这想法,甚是周全。”礼部尚书过来奉承道。

江兰舟在一旁笑了笑,“下官记住了。”

几个时辰后,天色已经到了黄昏时分。

考场上剩下的几乎都是其他地区的学子,而太学学子们大部分都已经交卷出去了。

这些考生中,郭仪、唐虎和王临海,只有王临海是太学学生。

郭仪和唐虎倒是运气好,分到了一处。

“唐兄,你带来的豆皮真好吃,比朝廷发的那些干粮味道好多了。”郭仪称赞道。

“那是,这可是我们江城的特色小吃,这次带的还是自家厨师做的豪华加料版,味道比路边摊好了不知道多少倍。”唐虎自夸道。

“哎呀,你们吃这么好,我就惨了,家里常备的都是军粮,朝廷送的那些个晚餐,比军粮也就好那么一丢丢,不过好在我提前交卷,去酒楼吃了顿好的。”王临海剔着牙,踩着点从酒楼过来,一眼就看到了唐虎和郭仪两人。

“切,没义气,也不等我们一起!”唐虎虎着脸道。

“我这么胖,再不吃就要跟那个饿晕的学子一样倒在考场上了,多丢人!到时候,你们扑上来呼天抢地,耽误了考试怎么办?”王临海振振有词道。

“你晕了,谁会上去呼天抢地啊?少个人参加考试,少个对手!”唐虎觉得王临海有些欠揍,直接怼他道。

“别说这个了,王兄,我看你们太学学子都有那些新奇玩意儿作图,而且几乎各个都提前交卷,那个泄题的传闻是不是真的啊?”郭仪问道。

“我不是跟你们说了嘛?这次开始会有农桑、制造等全新的科目,还给你们送了新式文具,你们自己不要,怪我咯!”王临海撇撇嘴道。

“是我们不对,接下来还要考什么新内容?”郭仪当时觉得,这次科考虽然说是要改革,但是步子应该不会太大。

自己会农桑、医术,又会武功,再去学什么制造的话,估计也不会有什么成果,还会浪费更多时间,所以当时对于王临海的建议也就没怎么上心。

并且,第一天考的经史子集等传统内容,也让他放松了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