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阁学士、时任工部尚书的王鸿绪首先站出来。
“微臣举荐直亲王为新太子,直亲王为诸皇子之首,实乃储位之绝佳人选,请皇上明鉴。”
胤?在脑子里回忆这位大人的情况,如果他没有记错的话,这位大人之前是八阿哥一党的人,没想到风向转得倒是挺快。
此话一出,诸多大阿哥一党纷纷进言,认同王大人的话,把大阿哥夸成勇武善战又知人善用的明君一般。
“其他人呢,你们全部都认同直亲王为新太子吗?”
众人看不清上首康熙的表情,只能小心地猜测康熙的意图,这时候支持三阿哥的诸位大臣纷纷上前。
“诚郡王文采卓佳,主持编纂《律令渊源》和《古今图书集成》,深得天下读书人敬爱,治理天下,当属文治,臣等举荐诚郡王为新太子。”
直亲王一系听到这话急忙出来反驳,这是明晃晃地讽刺直亲王文治功力不足,一时间两方势力在下头吵成了一团。
魏珠得了康熙示意,甩了一下手中的拂尘,太和殿里顿时安静下来。
“其他阿哥们呢,你们都是什么意见,可有想举荐的人选?”
八阿哥从旁边扯了扯胤?的袖子,原本有些走神的胤?抬起头,发现前头的哥哥们都在看着自已,没办法,除了大阿哥就属胤?的爵位高了,他只能上前一步。
“启禀皇阿玛,儿臣以为皇阿玛春秋鼎盛,无需着急太子人选,请皇阿玛明鉴。”
他当然没有什么立场,左右和他没有关系,康熙想要立谁就立谁吧,按照康熙的在位时间,推举出的新太子还要等二十年,中间指不定有什么变数。
剩下的阿哥们基本意见统一,要么就是和胤?一样的中立派,要么就是如八阿哥、十四阿哥一样的有心无力派,左右如今是前头两个哥哥的事情。
但是上首的康熙明显不满意这个结果,他闭了闭眼睛,在心里把所有阿哥的情况思忖了一遍。
老四性子太刚直,而且之前和废太子搅和在一起,所以不合适。
老五、老十二都由蒙古女子抚养长大,从小便失去了争储的可能性。
老七、老八、老十一身子不好,小身板估计都熬不过他,作为皇帝工作强度还是很大的,所以也不合适。
老九、老十三、老十四性子太鲁直,而且自身都有明显的短板,所以也不太合适。
剩下一个老十,倒是手腕强硬、家底厚、脑子也聪明,就是有个蒙古的福晋,而且两个皇孙都出自蒙古福晋,这是个致命的缺点。
康熙越想越头痛,这历史上有多少皇帝都忧心下头的儿子争得太凶动摇国本,怎么到了他这里,这么多儿子都安于现状,这后头的弟弟们都不愿意和哥哥争。
阿哥们这么“兄友弟恭”,倒把他这个皇帝给为难住了。
至于现在被推举的两个皇子,老大之前对废太子起了杀心,要是真成了新太子,难保不会对自已这个皇帝也起杀心,所以从老大说出要赐死废太子的话开始,就被踢出了名单。
老三,学问倒是不错,不过也就仅限于学问不错了,治理一个国家又不是考科举,光有学问也不顶事。
康熙在心里思忖了一遍又一遍,也没个定论。
“佟国维,把今日爱卿们举荐的情况都统计上来,朕要仔细思量一番。”
这一思量就是好几天,一直到下次大朝会康熙都没有再提新太子一事,大阿哥有些等不及了。
“你说皇阿玛是什么意思,不会真听了老十的话,现在就不立太子了吧?”
已经头发花白的明珠,拄着拐杖站在直亲王的书房里,如今朝堂上的情况诡异,尤其是在立储一事上,明珠更是担心自已行差踏错,到时候祸及子孙。
“王爷莫急,毕竟涉及立储大事,皇上多思量几日也是有的,如今您大权在握,再等几日也无妨。”
谁知,这好意的劝阻竟然无意间戳到了大阿哥的痛处,要说他之前最恨的是太子,如今最恨的,应该就是上头那位了。
“等?我等的时日还不够吗?我这个哥哥当年被废太子压了许多年,如今难道还要被老三压吗?”
其实明珠的话没错,如果一直拖下去,对大阿哥来说是有利的,毕竟他是长子,如果康熙到时候有个意外,按照长幼顺序,理应就是大阿哥继承皇位。
可是大阿哥的前半生在废太子的衬托下,过得实在是太“憋屈”了,如今好不容易,头上的废太子消失了,他已经被翻身的喜悦冲昏了头脑,一刻都不愿意再等下去。
从直亲王府出来,明珠爬上马车,才长长出了一口气,直亲王如此执着,只怕会招来祸端,只不过,明珠已经骑虎难下,只能硬着头皮陪大阿哥走下去了。
赵山把打探来的消息告诉胤?的时候,他正在给小皮猴子弘旭启蒙。
弘旭像极了他和老九小时候的样子,只喜欢玩乐,看到书上的字就晕,能偷懒就偷懒。
最开始胤?是想让弘暄给他启蒙的,可是弘旭一直主张,看到哥哥就像看到了隔壁的四伯,实在害怕得很,一个字都学不进去。
无奈,胤?就只能自已来了。
到现在他终于理解了尚书房老师们的忧愁,难怪每次见到他和胤禟就唉声叹气,不过和老师们不同,胤?是可以打人的。
打手板,打屁股,就连赛罕都同意,觉得太顽皮的孩子就得多打几顿才好管教。
可怜的小弘旭,小小年纪就已经被父母“混合双打”了好几次,惹得来串门的胤禟直呼,幸亏没有摊上他们这样“狠心”的父母。
不过效果倒好,弘旭总算可以老实坐在凳子上半个时辰了,狠心的父母也是很大方地给了奖励,弘旭求了很久的内蒙草原特供小马驹一匹。
据说这小马驹还是小黑的侄子,既然是小黑一系的后代,那长大肯定也是一匹好马,白白便宜这个臭小子了。
赵山不仅带来了明珠去直亲王府的消息,还提到直亲王请了一个道士进门。
“这个道士叫什么名字?”
赵山简单把这道士的情况介绍了一遍,最后说出了他的名字。
“张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