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提前入朝

大阿哥的话让席上的气氛瞬间冷下来,胤?在心里盘算着,上回十四阿哥犯浑,不会也是大阿哥撺掇的吧。

太子手上的动作不变,大阿哥这明着说隆科多和十四阿哥,实际上是在点他吧,能称得上国舅的不就是皇后的兄弟,他握紧手中的酒杯,随即又松开。

他抚平自己外衫上的褶皱,慢悠悠地开口,“我听说十弟的表兄如今也在尚书房读书,我还没见过呢,一会儿可就要见到了。”

胤?暗骂一声,法喀舅舅是已故的姨母孝昭仁皇后的亲兄弟,也是国舅,这一招太子是要祸水东引。

朝一旁担忧的胤禟抛了个安慰的眼神,胤?思索片刻,决定把话题先带过去,来日方长,今天他先忍下了。

“多谢太子关怀,表兄海齐就在席间,咱们这下一桌就是了,我让人带您过去。”

席上众人倒是齐齐吃了一惊,他们原先还以为按照胤?的脾气,非得呛太子两句,可是他今天却咽下了这口苦水,让太子和大阿哥都很是意外。

等太子走到下一桌,众人的焦点都转移到其他桌上,胤?的表情才冷下来。

康熙的耳目遍布朝野,今天发生的事情到就寝之前他也就知道了。

对于四阿哥和十四阿哥不对付的事情他丝毫不感到意外,但是对于十阿哥被为难的事情却是着实吃惊。

在康熙的印象中,十阿哥给大阿哥和太子解过好几次围了,外人看起来十阿哥脾气比较暴躁,但是根据梁九功的报告,只要不惹到胤?,他向来是很好脾气,对着十二、十三他们这些庶妃生的阿哥也是和和气气的。

太子和大阿哥明知道胤?和蒙古联姻之后不会对他们产生威胁,却还是对十阿哥不依不饶,那将来如果自己年老了,他们也会等不及对自己动手吗?

康熙在心里盘算着,历史上有多少年老的君王被年轻的势力取代,他必须得提前做好预防,这样的事情绝对不能在自己身上重演。

梁九功抬着康熙的一箱子书到西六所的时候,胤禟正在胤?的院子里抱怨着今日的事情,当然更多的是给胤?打抱不平。

两位阿哥望着抬过来的一大箱子书陷入了沉思,所以今天的事情康熙是都知道了,那这一箱子书应该就是安抚了。

“皇阿玛真小气,就拿一箱子书来搪塞你。”

梁九功战战兢兢地把九阿哥的话传达给康熙,康熙倒是被气笑了,两个傻小子,要是放其他阿哥身上早就乐得不行了。

这两个一点都没有政治敏感度的臭小子!

好吧,既然他们说他小气,那就提前送他们个“大礼”。

要说朝堂上最近比较引人关注的事情,除了太子大婚之外,应该就是九阿哥和十阿哥提前从尚书房毕业,然后被皇帝分别扔进刑部和吏部的事情吧。

本来按照前头几个哥哥的毕业时间,胤?和胤禟应该是在明年春季毕业,到时候再被安排接触朝政,但是这回他们突然就被“一步到位”了。

最重要的是,被安排进的部门还都是没有阿哥所在的两个大部,尤其是吏部,那可是六部之首,之前三阿哥和八阿哥垂涎了好久,却被胤?捷足先登,搞得他们两个也好生气闷。

不过事件的两位主人公显然觉得这是个赔本的买卖,原因就是他们在尚书房纯属“啃老”,吃的用的都是皇阿玛的,这回入了朝,半个子的俸禄都没有,以后估计还得往里面搭钱。

虽然他们两个的小金库都足足的,但是并不代表他们想当冤大头。

两个虚岁才十三岁的小阿哥一时之间成了两个部门的掌权人,放到哪里都是件很魔幻的事情。

不过留给他们的时间不多了,他们必须尽快熟悉工作,大朝会一散,两位阿哥就分别跟在尚书的身后到了各自的部门。

吏部有些类似于后世公司里的人力资源部,天下文官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等事务都是由吏部负责。

六部的尚书都是各有两位,满汉各一位,属于从一品官阶。

如今的满族吏部尚书是富察马武,他的知名度可能不太高,但是他的亲哥哥就是非常有名的大学士马齐,他的弟弟就是乾隆富察皇后的父亲李荣保。

而汉族吏部尚书是康熙的爱臣陈廷敬,陈廷敬此时也兼任着户部尚书,曾经留下过“举贤”和“秉公理财”这两件比较有名的事迹。

两位尚书为官的时间都是他年龄的两倍还多,想到自己以后要成为吏部的老大,胤?就觉得压力山大。

胤?记得历史上的十阿哥在朝廷上观政的时候,一直没有到具体的部门,要是因为自己影响了未来历史的走向,那他可就真成了罪人。

尤其是在吏部,想到要是因为自己的失误导致名臣或者清臣的仕途被影响,那可真的要以死谢罪了。

为了不拖两位尚书的后腿,胤?专门让李佳嬷嬷给自己订了个本子,每日跟在两位尚书后面,仔细把尚书们说的要点一一记录,两位尚书不在时就和侍郎们讨教,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就记满了整整三本。

不仅如此,每天从吏部回去之后,他就把本子翻出来,一点点回忆白日里的重点,争取能举一反三,将来也好活学活用。

就连隔壁的胤禟也被他影响了,每天回来就一头扎进书里,两个人空下来还会交流一下彼此的经验。

看到胤?的表现,两位尚书也是松了一口气,阿哥这样认真好学又虚心求教,倒是省了他们不少功夫,而且最关键的是,十阿哥将来不会有夺嫡的风险,对于需要保持中立的吏部来讲尤为重要。

在胤?开始熟悉工作之后,两位尚书都慢慢和他传授一些为官的技巧,让初入官场的胤?受益匪浅。

短短五个月的时间过去,胤?已经基本掌握了吏部的管理工作,两个尚书本来都是有其他职位的,也开始把一些偏决策性的事务交给胤?来做。

转眼间,冬天悄然而至,吏部迎来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日子,胤?也迎来了他的第一个大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