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啊,遇到难题不怕,咱尽管可以厚着脸皮去问工厂啊,当然了,这也是需要娴熟的沟通技巧的。
要知道,作为生产厂家,他们肯定对这些细节都是精通的很,不用问,每一个都是专家,在我眼中的困难,对他们来说可能就是小菜一碟。我相信,只要咱们有这个诚心,就算咱问一次不行,那又有什么关系呢,再问呗,两次不行,也没有关系,三次,四次总行了吧。反正归根结底,就是一个原则:一定要搞明白,弄清楚,而且能自己总结,能归纳,还能教授给
这当然就需要我比别人去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了,要知道,我每次出差可不是为了享受,也不是出来躲懒偷滑的,更不像某些人一直以为的,出差,不就是到了工厂,往人家办公室里一坐,和对接的人一起喝喝茶,聊聊天,然后请他们把数据打印出来,递到你手里,你给国外发封邮件,就万事大吉了吗?
说实话,如果你真是这么想,或者这么做的话,那对你的人生来讲,真是失去了意义,于公于私都是没有多少好处的。而且,我可以很鄙视的告诉你,你这样子,绝对是有负青春的。
我的做法通常都是到了工厂之后,第一时间就深入到生产第一线,甚至很多时候根本不需要有工厂业务人员的陪同,到了车间之后,尽量多和技术人员讨论讨论,请教请教,根据你之前在操作过程中积累的疑问,还有你现场发现的问题,当场向他们请教,然后予以解决,这无形中就是学习啊。
你大可放下自己的身份,不要总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也大可放心,车间里的人一定会对你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为什么我会这么说呢?
首先,你是他们的客户,你多去了几次之后,熟悉了,他们觉得你这个客户能平等看他们,愿意到车间来请教,已经很感动了。要知道,很多客户都根本不把工厂里的人放在眼里,总以为自己高人一等,说实话,这种做法我是极为反对的。大家都是一样的人,只是所处的位置不同而已,所做的工作不同,拿的薪水不同而已。相反的,你越是客人,越是有文化些,就更要去尊重人家厂商。我一直都认为,如果你能放低一点姿态,那你得到的将会更多。
其次,工厂里的人也会很乐意给你释疑的,其实这是出于另外一种心态,就是他们非常满足于在客户面前展现出自己的能力。试问,有几个人会说我懂了很多,但是我就不愿意告诉你,我要默默地藏在心底,呵呵呵,这样的人应该没有几个吧?
我觉得,学习是无处不可,无时不可的,只要你用心,随时随地都可以学到很多东西的。还有,工人们哪个晚上不要加班啊,就算是办公室人员也是要经常性加班的啊。很多时候,我都是在工厂的食堂跟着他们一起吃饭,工厂老板或者经理每次都邀请我一起出去外面酒楼里吃,大多数时候都被我给婉言谢绝了。
那又是为什么呢?因为我认为完全没有必要啊,咱大老远的跑来工厂是为了吃请的吗?再说了,当年咱们什么苦没有吃过啊。而且,我觉得,当你和一群人一起吃着相同的饭,倾听着他们的闲言碎语,家长里短,首先就表明了他们已经把你当做了自己人啊,这些从他们看你的眼光中就知道了。
其次,不是咱托大,这些工人大多都是初中上了一两年就辍学的了,也有一部分是读完了初中的,极个别的还有上过高中的呢,但是99%以上都是农村孩子,他们的内心大部分都还是很纯洁的,他们也都明白,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的道理。
还有,我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在工厂多了解,多学习到更多有用的东西,你想想。既然我秉持着这种出发点,那请问我还有什么理由早早的回到酒店,舒舒服服的躺在席梦思上看电视呢?
要知道,哪怕你能在工厂多待上那么一分钟,发现或者解决了一个小问题,从你人生的长期曲线来看,对你都是有着显而易见的莫大好处的。一张订单的完成,从样品制作,到大货生产,来回沟通的邮件甚至可以达到几百封,甚至上千封,客户这边随时都会有新的要求,新的改变。
而工厂这边呢,则需要你能够及时的把客户最新的指示告诉他们,第一时间做出反应,要知道,工厂和公司不同,他们这边可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啊,接到你的指示之后,他们需要多个部门联动,才能进行下一步,否则就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同样,美国这边也需要你能给出事关订单的最近,最新,最全的报告,他们才能迅速的给出正确的判断和指导,从而让这张订单或者这个产品顺利的沿着正确的轨道走下去。.
看到这里,可能就有很多人会说,这是你自己的想法吧,其他人可未必都会这么想吧?你为什么要自己给自己加量啊?到底图什么啊?你在这里上班其实不就是挣一份养活自己家庭的工资吗?只要你完成自己的工作,做好自己的事,何必还一定要为资本家那么拼死拼活的干呢?
说实话,我想大多数人都认为你说的也许是对的。不过呢,人各有志,我这么做也是有自己的理由的,我之所以愿意尽可能多的去做一些远远超出自己工作范围之外的事,而且还要保质保量。
首先呢,这是我的性格使然,我一直以来都是这么想,这么做的,就是做事就要做好,自己的工作自己做完,尽量不要去麻烦别人,不要给人家留尾巴。要说这些理念,行为具体是跟哪位主管,哪位经理,或者哪位老总学的,这一时半会儿我还真说不出来个子丑寅卯,认真的说,似乎我从每个人的身上都有学到那么一些东西,有长处,有短处,我也是经过了时间和实践来辨别使用的。
可是再仔细往深了看,似乎又有些似是而非,模模糊糊的,总之,吸收,消化,再不停的锻造,到了现在,就慢慢的形成了所谓我唐正天自己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