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rb泡沫经济是怎么形成的?
85年广场协议签订意味着米国爸爸逼迫霓虹儿子货币升值,所谓货币升值就是日元更值钱了,以前1米金=240日元,现在1米金=120日元,那么后果是什么。
好处:日元值钱了,你能用等额度的日元换取更多的米金,那么你就会倾向于换米金,去消费,去购物,去买买买,你的钱比其他国家的钱值钱,你去那个国家,你就能享受到更多。
因此日元升值,最显著的就是国民变得有钱了,海外消费被刺激了。
坏处:出口被限制了,所有对外出口的货物都将被限制,因为对进口国而言,他们的钱不值钱了,本来1米金买你一袋米,现在要2米金,他们不愿意买了。
如此一来,对于制造出口大国,以贸易为生的rb,那些制造业就会非常难混,毕竟他们的东西卖不出去了。
那么对于资本家,我的钱更多了,但是我的产品出不去,怎么办呢?那就要把钱投入到投资里去,债券、股票、房地产、海外投资等等,钱涌进去越多,这个泡沫就越大,虚假繁荣就越厉害。
得出的结论:日元升值——我有钱了——我炒股买房——无数人炒股买房(尤其是大资本家),股价房价上升——我更有钱了——我继续消费投资——泡沫形成
产生的问题:
股市房市价格高到离谱,普通民众完全买不起房。
制造业、实体业、出口业不转型就倒闭,市面上全是房产、贷款、证券这些公司。
民众极度消费,社会拜金氛围严重,好像谁都能轻松赚钱,海外消费厉害。
银行大量贷款给个人、企业,让他们把钱投入房市股市,然后房子又抵押给他们形成新的贷款。
2财团怎么通过泡沫赚钱?
海外财团的赚钱方法就是在广场协议前大量将米金换成日元(因为协议内容不限制兑换数目),那时候比如100米金可以换24万日元,然后在日元升值后,再换出来,此时你的24万日元能换200米金!一来一去,你只是把你的钱滚了滚rb股市,就赚了一倍!
rb财团消息稍微滞后于海外财团,但依然可以通过掌握的大量资金进场,哄抬股市和房市,跟着海外财团一起赚钱。
两者的区别在,海外财团是在泡沫前就知道了一切,准备妥当;rb财团是泡沫发生后进场,依靠我有足够多的钱去赚钱。
这里有一个重要问题:我们什么都没干(没有研发科技,没有生产商品,只是土地和股票这种东西价格抬高,我再倒卖就赚了钱),那么我赚的是谁的钱?
答案是:泡沫破灭后没来得及跑路的所有韭菜的钱,他们的人生和未来!他们要一辈子打工还你这个时期赚走的钱。
整个国家的人遭殃,小部分人富有,不就是透支国家生命吗?
这就是米国爸爸的策略。
理想状态下,资本家会竭尽全力赚钱,在他们主动戳破泡沫前,将手里的资产抛售换钱。
抛售的越慢的人,会从大赚到小赚到不赚到亏本到小亏到大亏,处于信息链最底层的人便是大亏(韭菜)。
然后由于大亏的人太多,你赖以为生的制造业等全部破产,国家就崩溃了。
3泡沫提前破裂造成了什么影响?
历史上的霓虹,三重野康利用上调利率强行提前戳破了泡沫,以至于整个rb无一幸免,只肥了米国等海外财团。
因为利率上调会导致贷款难度增大(利息高了,不好用贷款赚钱了),加上政府把控土地价格和房贷数量,贷款人会开始陆续还钱,那就意味着他们要将自己在外的钱回笼(从股市和房市等地方抽出来,一般先选择股市)。
同时利率上调会导致热钱变少,遏制消费等等,会让日元贬值。
而三重野康的行为导致日元暂时贬值,就会让这些海外财团率先撤资!
他们的钱少了,每一份都赚了刚才说的差价。
股市泡沫破了,银行、企业账面资金将巨额亏损,不少企业直接退市倒闭破产。
你的股票赔光了,你的钱不值钱了,你还不起贷款了,你负债累累了,你的房子抵押按揭你也还不起了,你没投资欲望了,你要卖房子了,房价也要跌。
房价是滞后于股市下跌的。
得到的结论:
利率上调,控制房贷数量——日元会贬值——海外财团赚少了,要撤资跑路——贷款也难了,我要还钱了,我的钱不值钱了,我也撤资股市——股市大跌,更多人赔钱,还不起贷款——银行、企业巨额亏损倒闭——房市也要大跌——国民经济要完蛋了。
出现的问题:
强行戳破泡沫,意味着瞬间死亡。
rb财团的理想状态:和海外财团一起慢慢撤资,渐渐将股市房市下降,持续收割韭菜,这样rb经济会大幅度受损,但不至于完蛋。
结果就是财团和一些上流人士富有了,民众和国家亏大了,但国家没死,反正打工人还能继续打工创造价值。
温水煮青蛙,让泡沫不断扩大,然后慢慢刺破,对rb财团最好。
三重野康强行戳破,会导致只有海外财团暴富,这个时候不管rb财团跟不跟着撤资,rb都要完蛋。
而且因为三重野康的行为,他们反应不过来,损失巨大,因此财团和政府都会竭力救市,拖延崩溃的节点,否则这个时候财团也撤离,rb就没了。
他们终归不能像海外财团那样肆无忌惮的撤退离开,对方留下多大的烂摊子,财团和政府都要接着,去填补。
4三重野康的做法是对是错?
表面看是让rb直接自杀,经济崩溃,但长远看,确实比任由泡沫扩张,最后被温水煮青蛙好多了,但他戳破的原因是否和海外财团、rb财团内部斗争、大藏省和日银斗争有关,就不得而知了。
从他没死看,应该是得到大多数的支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