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挂牌与捐粮

李承乾吟出最后一句,看一眼李泰和他的党羽一个个脸色难看,好像这场雪冻死的苍蝇都给他们吃了似的。

扬头哈哈一笑道:“魏王,孤王的这首诗作的如何啊?”说着坐回太师椅,慢慢地摇起来。

“啊?”李泰不知道该怎么说话。

“好,真的好!”李愔大声道。

“请问蜀王殿下这首诗好在哪里啊?”卢承庆脸色难看地道。

本来他们请李承乾作诗虽然目的不纯,但是李承乾要是做出好诗不管真心还是假意,总要赞上几句,也不枉了他们自称诗书传家的身份。

但李承乾的最后一句,让他们都对号对入座,觉得李承乾说的苍蝇就是他们。

自觉受辱,怎么还有脸皮开口称赞李承乾呢,一个个脸色难看,心里都在想怎么贬低,只是因为李承乾乃是皇太子,今天又表现的强势霸道,一时找不到硬伤,不敢开口自讨没趣。

卢承庆是卢布的本家,对李承乾多有不满,刚才一出声就被李承乾打脸,心本来就像吃苍蝇似的,听了李承乾的诗感觉他把苍蝇的食物也吃了。

听见李愔叫好自然格外心塞,便忍不住出言反驳。

只是李愔也是个草包,出声叫好只是出于兄弟义气,被卢承庆一问一时语塞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只得回头看李恪。

“太子殿下这首诗以雷霆万钧的气势,书写胸中万丈豪情,听之令人心折,自然是一首好诗。不知卢侍郎以为哪里不好呢?”李恪见李愔被人欺负,语气也十分生硬。

“这才是打虎亲兄弟啊!”李承乾幽幽感叹。

李泰不以为然,心里想是你无能还怪我不认兄弟。

“大哥!”长乐公主心里五味杂陈,想着长孙皇后眼泪差点掉下来。

“老三,老六来大哥敬你们!”李承乾说着把杯中酒喝干,吴王李恪和蜀王李愔也都一扬脖喝干杯中酒。

李泰在旁边也不尴尬,只是心里不住地变幻着想法,半天才缓缓道:“太子殿下这首诗自然是极好的,只是用词有些不太典雅。”说着顿了顿,听见帘外响起几声“嗯嗯”的应和声才接着道:“算了,都过去了,今天是长安城今冬第一场雪,刚才大家都说要作瑞雪诗,太子殿下作的诗虽然好,却也有些文不对题。不若我们大家再作些对题的好诗。”

李承乾听他说用词不典雅,心想我没说‘不须放屁,且看天地翻覆’就不错了。

听到他说了半天,先说自己文不对题,然后说他们还要作诗,便大声道:“作瑞雪有什么难的啊?”

“怎么太子殿下今天还有诗?”李泰表情僵在脸上了,意思是你准备了几首。

帘外众人一早听说李承乾作诗是有人代笔,都深信不疑。刚才李泰说了半天大家也明白过来,李承乾准备的诗文不对题。只要今天众人作几首好的瑞雪诗作传扬出去,天下人自然都知道他皇太子找人代笔作诗。

一听见李承乾似乎还要作诗脑袋都档机了一般,不知道该怎么反应了。

李承乾也不理他们,真接开口吟出一首小诗:

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

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

“好,好诗!”李愔是跟外头那帮家伙干上了。

但是这回没有人再问他好在哪里了,这一首诗挑不出一丝毛病,但是他们又集失语了,因为他们准备的都赞美这一场瑞雪的华丽诗句,被这二十字给堵死了。

堵在心里很难受,但是不敢喷出来,这回不光是因为李承乾的身份,还因为他们都是大唐的官员。士人一向标榜自己以天下为己任,面对这样诗句心里怎么想是一回事,但是不能说出口。

他们还想着把李泰送上皇位,他们这些从龙功臣,定策国老,为官作宰,治理天下呢。

“孤王的诗已经作了,你们作的诗呢?”李承乾端着酒杯慢悠悠地问道。

众人一阵语塞,准备好的诗作没用了,这会心里乱七八糟的哪有文思啊。

“魏王你举办诗会,不会一首也作不出来吧?”李承乾一边摇着太师椅,一边痛打落水狗。

“太子殿下诗才了得,臣弟怕是不及。”李泰的大猪屁股脸已经变成猪肝色了。

“哈哈”李承乾哈哈大笑显得很开心,李泰和他的一众党羽,都像霜打茄子一样,蔫头吧脑的。

“昨天说是不来了,可是今天我一看这么大雪下了一天一夜,还没有要停的意思。我心里着急啊,这要是雪一直下到明日,不说别的地方光是长安城就得有多少百姓遭灾啊?

可是看看你,这一场宴会你花了多少钱啊?”说着痛心疾首地用拐杖指着李泰。

然后一扬拐杖指着帘外的魏王一党大声道:“还有你们,一群朝廷大臣拿着朝廷的奉禄,就是让你们陪着魏王喝酒作诗的吗?”

李承乾以皇太子的身份,站在道义制高点上的痛斥他们,外面一众大臣无言以对,只得站起身来躬听他的教训。

李泰的这些党羽,大多是文学之士,没什么实际能力,就靠一张嘴皮子活着。

李世民到了贞观后期特别好名,所以很重用这些人。

这些人行事都不大气,本来李承乾一开骂时刘洎只要带头自省,承认错吴,李承乾作为皇太子只能‘大度’地放过。

但是因为他们一向鄙视李承乾的为人,对他的责骂心里十分反感不愿意向他低头,才给了李承乾继续发挥的机会。

“拿笔墨来!”李承乾见骂的差不多了,准备走下一步。

笔墨送来,李承乾悬腕挥笔在纸上写下两行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太子殿下,这是什么意思?”

“这个让魏王用木在雕了挂在他魏王府的大门上。”李承乾十霸气地道。

“太子殿下为何如此羞辱臣弟?”李泰终于忍不住了,脸色狰狞地亢声道。

“这就是你干的事,孤王不过是明说出来,你就感到羞辱了,你干的时候怎么不觉羞愧啊?”李承乾毫不客气地反驳道。

“太子殿下,四弟他也是一时糊涂,还是别把这字挂在他大门上吧。”李恪忙假意劝说。

“是啊大哥,这要挂上四哥的名声可就……”长乐公主嗫嚅道,其实她也知道李承乾和李泰的争斗是劝不开。

“那你说怎么办?”李承乾怒气冲冲地看着李恪。

李恪有一种想骂娘的冲动,你们俩是亲兄弟,还都是父皇最宠爱了儿子,你们俩相争让我说怎么办?

“太子殿下看能不能换个处罚的方法?”李恪又把球给踢回来了。

李泰和其党羽听了都是直翻白,一下子就给定性了,一定要处罚,只在于挂不挂这副字。看来李恪也是奸诈之徒,以后不能放过。

“嗯,我心里想着雪后救灾没有那么多粮食,要是魏王天良末泯的话就拿出十万石粮食送往东宫。这些粮食用作雪后救灾,也算你为大唐做一点好事吧。”李承乾语带遗憾地道。

“臣弟愿意捐粮。”李泰咬牙切齿道。

唐朝十万石粮食相当于现在的九百八十万斤,折合唐朝的钱约四千贯。这个处罚在贞观时期不可谓不重,但是李泰因为今天一直被李承乾打压,实在不愿意向他低头,选择了硬撑。

李承乾点点头,然后突然看着字幅道:“那我这幅字也不能白写啊?做个牌子挂到刘参政家门口去。”

“太子殿下,此事与臣何干?”刘洎自恃是宰相,直接顶回来了。

“你拿着民脂民膏,跑来这里喝酒作诗还有理了?”李承乾说着又拿起毛笔写了一幅字,抬头接着道:“你的问题比魏王严重多了,应该给你这一幅。”

“尔奉尔禄,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难欺。”李恪一念出来,刘洎差一点被气死,铁青着脸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下面所有的大臣都在心里哀叹,怎么扛上了这么个妖孽?

“拿去给他们做牌子,孤王再写几幅,你们不用着急都有份。”看李承乾作势又要写,下面一众大臣忙求饶道:“还请太子殿下开恩。”

“孤王对你们开恩了,老百姓就要饿死了。”李承乾点拨他们一句。

“臣等也愿意捐粮。”众人知道今天不放一点血是过不去了。

“守约,给他们造册登记,三天内按账讨粮。”李承乾说着又坐回太师椅上悠然地摇起来了。

下面的官员则成了一片哀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