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怀见张任领两千兵马便去围城,武人的热血开始沸腾:“公子,吾亦要两千人足矣!”刘瑁只知其忠,不知其勇,怕他难以胜任,但又不好打击他的积极性:“西面邻水,并无退路,固伯当领两千兵足矣。而东面地宽,可为突破之口,三千兵马犹少,汝任重也!”
杨怀不是傻子,不会看不出自己与张任的差距,刘瑁给了他一个台阶,自然顺势而下、领命而去。
待二人领兵离去,刘瑁又到军中视查了一下攻城器械的准备。
刚回营,便听军士来报,有人自称“部曲督甘宁”领八百兵士来投,要见刘瑁。
刘瑁听闻,兴喜万分,亲自岀迎。
刘瑁这一举动当属无心之举,纯粹是因为要见到猛将时的一时兴奋。
但却让等在校门外的甘宁感动不已。
甘宁这人性情比较古怪,豪爽侠义,会结交权贵却又不屑委屈求全。也就是说你看得起他,他便真诚相侍,你若给他脸色,他可以甩都不甩你。
典型的川人性格。
刘瑁亲自出迎这一举动,让甘宁有种“士为知己者死”的冲动。
古人没那么多花花肠子,从举止可见人本性。至少甘宁这种性情中人很在意第一眼的感觉。
“哈哈哈……兴霸,我可算是把你盼来了!”刘瑁爽朗的笑声彰显了他的豪迈。
“劳公子亲来相迎,宁诚惶诚恐。”甘宁一开口便知是读过书,懂礼节的人。
刘瑁道“哎,兴霸世之虎将,瑁求之不得,岂有怠慢之理?”
甘宁:“承蒙公子不弃,看得上甘某,若有差使,但请吩咐!”
刘瑁:“不急不急,天色渐暗,我们边喝边聊。”
汉时,是一个尤其注重饮宴的时代。估计便是华夏酒桌文化的起源。
刘瑁派人去安排甘宁与其带来的八百兵士的食宿,自己则带着甘宁去了帅营。
分主次坐下。
甘宁道:“吾观公子军容整齐,士气高昂,想必此战胜负不过时日问题,公子缘何亲自书信,并派吴将军来调某一无名之辈?”
这是这几天来一直困扰甘宁的一大疑惑,不问清楚,估计接下来的酒也喝不痛快。
“哈哈哈哈……‘锦帆甘兴霸’若是无名,蜀中谁敢称英雄?兴霸过谦了!”说实话,此时的甘宁出不出名,刘瑁也不知道。毕竟甘宁的能够留名青史也主要是归于东吴后的霍霍战功。
甘宁表情有些尴尬,尴尬中又带着几分兴奋?横刀立马战沙场,逍遥自在侠江湖!好男儿自当提三尺长锋,纵横天下。
虽然大家都说他游荡江湖多年,幡然醒悟,故而浪子回头,读书当官。
其实是他发现纵然他能劫尽天下富者,也不能救得民间疾苦,唯从政当官,当大官,才能改变一地之民生。所以才放弃逍遥重新读书,以求改变。
但他从来没有以自己当年的侠义生活而悔过。
只是刘瑁再次提起,让他觉得有些尴尬。怎么说他现在也是有编制的国家公务员,这种经历放在士途上还是有些影响的。
另一方面,刘瑁对他的经历并无低视,话语中甚至有些推崇又让他感到有些高兴。
那种被人真正理解的由衷的高兴。
“少不经事,不懂治世真理,愚以为可以劫富济贫,让更多人过上好日子。长大后才发现,民间疾苦岂是接济可改,才立志为官,期待有一日能造福一方。”甘宁还是把自己的心里话说了出来。
仿佛刘瑁就是他多年不见的老友。
“堂堂七尺男儿身,当如兴霸,上报国门,下安黎民。兴霸能分轻重,懂取舍,乃天下男儿之楷模,又何苦妄自菲薄?”这也是刘瑁的心里话,江东虎臣中他最喜欢的便是甘宁和太史慈了。
甘宁被夸的有些不好意思,却也暗自高兴。人在被夸赞的时候总是心情舒畅。
“公子谬赞!”
刘瑁趁热打铁:“吾知兴霸之勇,故而调你前来相助。兴霸可愿随我平定益州,以为粮仓,他日剑指中原,平定这乱世天下?”
有些人不能错过,得到就是赚到。
甘宁想了想:“吾乃使君手下一小吏耳,承蒙公子器重,自当相随。只是使君那边………”
说的明白点就是现在益州当权的是刘焉,今后得其传承的还不一定是不是刘瑁呢!现在叫人家认主,难免有些顾虑。
刘瑁知道,这时候的隐瞒豪无意义,二人既然已经话已说明,不如坦诚以待。
大不了就是甘宁不肯呗,以甘宁的性格应该不会舍己而从刘璋。最多就是打完仗继续返回巴郡任职,等自己在夺嫡争斗之中脱颖而出再作决定罢了。
人生就像一场赌博,每一个决定都是一次下注。只有本钱越多,才会收到更多的回报。
“诚如汝言,平定叛军并非兴霸不可。吾欲顺势南下,征服南中,以为根基。积攒实力,可图交州。兵权在握,回首可在吾父百年后夺益州。”
“吾兄弟四人,长兄二兄在朝中任职,权臣为制约吾父,恐难归蜀。蜀中今有吾及吾弟璋,璋性柔弱,却善交际,蜀中确有不少权贵支持他继嫡位。然其性格保守,守成有余,进取不足。益州若入他手,迟早被人吞并。治下群臣亦迟早易帜。”
“益州,乃吾随父亲一刀一枪打下来的,吾不愿拱手让人。今天下大乱,群雄并起,不在纷乱中崛起,便会在纷乱中灭亡。吾愿在这乱世之中效仿先祖,重振汉室荣光!”
“兴霸,可愿与某携手?”
这个信息量很大,大到甘宁一时间有些反应不过来。
这是刘瑁的野心吗?
夺南中取益州,效高祖刘邦,图谋天下……
野心好大啊!
不过想想很兴奋呢!
甘宁虽然还在犹豫,但眼神中闪过的兴奋却让细心的刘瑁捕捉到了。
“兴霸,吾之志汝一人知也!汝乃吾诚募首人。”
说完刘瑁也低头不语,静待甘宁回复。
第一个被招募的人吗?
若刘瑁能在这乱世成就不世之功,得高祖之志,他岂非亦能达到樊哙的高度?
兴奋!
莫名的兴奋!
甘宁的骨子里就流动着不安分的血液。若能领兵打仗,挥动枪杆,他才不愿坐在衙堂里挥动笔杆呢!
这无异于一次豪赌。
刘瑁的志向已明,他甘宁若要上船便是赌上身家性命,从此与刘瑁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但他依然没有纠结太久,虽然他读了很多书,但骨子里依旧是个武人,没有那么多花花肠子。
甘宁噌地一下从案前站起,脸上写满决绝。
刘瑁冷眼淡看,纹丝不动。
他不担心甘宁会有不轨举动,他先是礼待,然后推心至腹,纵然甘宁不愿,也不会对他怎样。
何况他早就看出了甘宁内心那份狂热与燥动。
猛将相投,即在眼前!
果然!
甘宁健步行至刘瑁身前,于五尺处停步,单膝跪地:“末将甘宁,参见主公。宁,及麾下八百巴郡儿郎誓死追随主公!但有所差,马上拉弓、水中行船,万死不辞!”
(我怎么会相信有读友说明清之前无跪礼呢?
有谁知道《细柳文》中周亚夫对汉文帝说的:“穿戴着盔甲的将士不行跪拜之礼,请求用军礼拜见。”
隋唐之前,朝堂无跪礼罢了。并不是说什么时间都没有跪礼。
跪礼起源很早,只是那时大家都跪坐在自己的小腿上。行礼之人只是坐正身体,或叩头称“顿首”;或两手拱合,俯头到手,与心平而不到地,故称“空首”,又叫“拜手”。
不是没有,而是你没发现。
单膝跪地、拱手而拜是军礼,起源更早。)
在汉代,跪礼确实是很重的大礼了。跪礼基本上用于晚辈拜长辈,下人拜主子。同辈相交多行“揖礼”。
这举动,正是说明甘宁以军人的最高礼仪参拜刘瑁。
认主。
是一件很严肃,很神圣的事情。
甘宁认自己为主耶!
刘瑁心中狂喜不已!但他却抑制自己的心情,上前扶起甘宁:“好!好!好!我得兴霸,如虎添翼!”
刘瑁要的就是这个,最好能在这场战争的过程中连带张任一起收服。再找来一两个谋士,便可形成自己的势力了。
随后刘瑁又为甘宁分析了战场形势,并调兵千二,为甘宁补足两千人马,让他翌日参战,合围武阳,欲一战而定。
甘宁随后为刘瑁推荐了两个人,沈弥、娄发。
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人物,刘瑁甚至不记得这两个人名。
但二人皆有武勇,可为将校。刘瑁令人唤来,赐都统之职,留甘宁手下听用。
二人听了甘宁的话后,当场以刘瑁为主。
四人饮宴至夜,相谈甚欢。
甘宁更是乘兴而去,一路给沈弥、娄弥二人夸赞刘瑁如何如何的好,志向如何如何的远大。
二人错觉,这甘宁不是与他们同来的领路人,而是刘瑁派来的说客。
甘宁的状态,一个词。
亢奋!
亢奋到喝了那么多酒却毫无睡意。
然后,他便做了一件让任何人都意想不到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