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胆子大

从广庸出发,沿途两月,老道长于启猛对时下民生多艰四字有了更深理解。

虽无感知人念,却在红尘中感受到那股沉沉暮气。大梁已亡,北齐亦纷争,这天下好似一具身埋黄土、命不久矣的垂老之人,多的是行尸走肉。

他见过哀求路人的老丈,只为将襁褓中的孙儿卖去,省得与自己一同埋骨;也见过夫妻挥泪别离,丈夫抽丁从军,不知几时回还……

万民争渡,可悲的求活,又有多少求而不得,呜呼哀哉中化作一捧黄土。

他自西州来,入大山,出川泽,感悟自然妙华,又去拜访同道,穿林过叶般走过许多农家城镇。

见得太多,再联想当年,短短二三十年光景,分崩离析竟至此,饶是老道的心境也不禁微颤。

兵荒马乱的年代,不指望安定,如之前短暂停留法村寨已经是难得的平和。

虽缺衣少食,至少偏僻,鲜有兵祸。

一路上,于启猛在修行,在感悟,他年轻时曾游历南北,去过江南、中原,仰望巍峨皇城,与士子、淑女乘画舟出游。

回复眼下,何等狼藉一片。

“久居元阳,一时少了人气,眼见这些悲苦入目,难免生出几分愁绪来。”

随意挑了棵树下,于启猛抹了把汗后迤迤然坐下。

多愁善感可不是他的性情,老道长只是伤叹于世事,没用多久便调整过来。

他心头有执着,为求道,为寻仙。

哪怕在心中后者其实可有可无,但寻觅真道却是实打实的出发点,他为此下了山,静极思动,以红尘历练为伴,兼顾找寻仙家福地。

多看多听,于启猛默念心经,扫去心头那一抹尘埃,旋即解开腰间水壶,饮下几口清泉,满意地抚须,然后站起身继续上路。

这一次不同年轻时,他没有设定最后的目的地,就这般走过去,看过去,从十万大山开始。

在于启猛的想法中,福地若存,要么飘忽于九天之上不可见,要么,就在这些山林荒野中,待人发现。

说不清这里面到底是道门经义里仙家多为隐世的故事起到了作用,还是思绪中若有若无的灵觉在指引,总之他越是寻找琢磨,越是觉得应该如此。

阴差阳错,在离开元阳峰四个月后的一日,当于启猛从西州到白州,甚至一直走到了瑶山附近时,一种奇妙的感应从脑海深处悠然浮现。

老道士注视脚下,平平无奇的山坡。

不远处有一座石林,半点人迹都不见踪影,若非他刻意入山寻找,恐怕很难发现这个寻常的地方。

可细细感受,那种半遮半掩的感触始终萦绕脑海,挑动心梢。

“是这里么?”

于启猛怀疑,呢喃了句,他行走千余里从未在一地感受到这种怪异。

想了想,他放开约束,任凭那股异样牵引,甚至体内的内气都在激荡,让感应愈发明显。

一步步,绕过石林、跨越山峦,来到一处背阴的寒凉地。

厚实的落叶堆积,踩上去格外松软。

密林遮蔽天野,稀疏阳光穿透茂盛林叶,斑驳且晦暗。

他顿足不前。

张望四周,太阳穴鼓鼓,于启猛这一刻确认,这地方真的不同寻常!

……

咦?这就被发现了?

收拾好泉眼,梳理大阵之后,陈屿放开了对三界井的操控,将其悬挂在天穹中随风游荡。

灵器坚固,熔炼中时已经质变,等闲手段难以破坏。

水火不侵、风雷难毁。

飞翔人世间,反而能让大阵时刻不停调试人世的灵性——十五处泉眼齐齐喷勃海量灵性精华,这一刻,普通人眼中或许还不觉,但天地中某种变化正在酝酿。

他放手,由得去,只隔三差五关注灵器与大阵的有无大碍,其余便不再多管。

正因此,等到三界井传回一丝波动告知,西北一处泉眼被微弱灵觉触及,才引起了他的注意。

回山又有大半月,陈屿正沉浸在灵文组构的无穷排列中,这消息传来,他抽出神来,意识飞至天外,不慌不忙对比,原道是于启猛老道长。

“他怎个去西北了?”

灵性是个极其自我的东西,哪怕游离天地间的灵性失去了主体,却也仍旧沾染许多残余,这是大过滤都无法消磨清除的痕迹,灵性与意识高度粘合,哪怕是他想要打磨出完全不含半分痕迹的灵性,也需要大量时间精力。

有这功夫,早就从天之极吐纳了数百倍灵曦吞服。

故而他很少去自己洗炼灵性。

不过对于每一缕灵性的不同,他有着不浅了解,自己的灵性当初蜕变升华,便做了许多研究。

每个人的灵都不同,若说自然游离的灵性已经可以算作养料,滋养整个天地世界,那么个人的灵便只作为本身的支柱而存在。

人死灯灭,人活着,那一抹灵光便无从改变。

正是因此,他才特地在炼制三界井时使其具备了洞悉灵性的本事,如此才好分辨甄别,以便之后的各种手段添加。

如今还差一些,大阵强度不足,即将加持的[雷法]对稳固性有较高要求,监仙大阵稍显缺陷。

大阵承载不住雷法,但对灵性的分辨甄别已经能做到,如此,陈屿才在第一时间就找到了对方,并对比天外天中那一团至今还漂浮在精神界域外围,本能驱使下欲要进入却被嫌弃的意识星辰,确认是于启猛老道士。

实际上,如今的三界井其实做不到分毫毕现且迅疾反应,但耐不住这是万里山河中十五处泉眼第一个碰到的灵性异样。

自然不会放过。

“等到往后,三界井大可接入天外,与亿万意识体接驳,这样一来人世间的灵性甄别将更加有效且准确。”

想归想,可天外天太大,陈屿也清楚实现难度高得可怕,眼下不作要求。

时间悠悠转转,从三界井反馈的信息看,于启猛在泉眼那边暂住下来,山中多虫蛇,于是在山外的聚落里采买物品,三天两头往山里跑。

他中途去过一回,许久不见还颇为好奇对方的情况,这次倒是没有动用真身。

三界井传输,金灿灿小太阳从泉眼中一个猛子钻出,打量对方,临时法力捏制的元神眼底闪过一丝讶异。

目力非凡,他自然能看出对方体内盘踞的那一团像极了当年内炁的玩意儿。但细细观察,法力无声冲刷身躯,发现这股能量比胎息飘渺空灵、又不如内炁厚重凝实,更无法和法力相比。

无论是之前的法力,还是三法合一后的造化法力,都媲美不了。

“新的超凡之力?”

陈屿无法确定,感受着对方那熟悉又陌生的气息,揉杂了内炁、气血、天地游离灵性等诸多事物。

甚至还有一丝灵植的意韵。

越是看,面色越是古怪,老道长可真生猛,什么都敢揉,也不管适不适配,就像和面一样硬生生搅拌在一起。

但……看样子居然还能用!

好奇心渐渐兴起,浮在眼中,陈屿饶有兴致地瞧看这位。犹记得上一次这样欢喜也是在于启猛身上有所发现。

那时候发现的是‘穴窍练法’——从中他推导出了‘血窍’,并养出造化之力,直接影响到青胧山的具现,以及三法合一最为关键的[凝合]一步关卡。

如今,看样子这位并未走上血窍这条路,浑身气血虽维持不颓,但没有刻意熔炼捶打的磅礴。

似乎,于启猛放弃了气血一道。

有意思,青台山,收到法力化身传回的反馈,陈屿眼前一亮,觉得于启猛真不愧是自己特意‘显灵’传法的人,当初为其留下那半篇呼吸养身术可真是留对了。

这等高道真修,要是受限于年老体衰与精力溃颓而失了进取之心,那才是他的损失。

“不错,不错,又有的琢磨了。”

他抚掌,很是高兴。于启猛体内的能量本身强度不高,但新东西的出现总是代表一些未曾注意的点,此刻被呈现,便足以让他去分润精力,投注其中。

看着对方盘膝吐纳,意识中微弱灵性光芒徐徐壮大,体内的能量水涨船高。

陈屿更加惊讶,因为他看见了一道道灵霞从天地中渗透出,化作薄薄光色融入对方身躯。

“自然灵性……太驳杂,但能量成品并未被歪曲,依然烙印下属于他的印记。”

这其中必然有还未察觉的变故,否则游离的灵性可不是那么好吸收的,一个不慎,极容易将本我模糊,让自己化作‘它物’。

陈屿想要继续研究一番,于是没有插手,任由对方盘踞在这处泉眼上修行。

虽说以对方的精神境界再如何都发现不了‘真相’,但已经觉醒自我、精神力处于将脱未脱的境地,此地确实当得起一处宝地。

不过看了一阵,他回身离开。

于启猛境界太低,现如今不过是汲取极为微弱的游离灵性,炼化缓慢,照这个速度练下去,估计十几年都不一定能养出足够多的能量。

遥想过往,陈屿也是从胎息、内炁一路过度到法力,外采餐霞之前,可还有炼己筑基以及内采食炁两个阶段。

而对方,步子太大,自然事倍功半。

或者说,如此修行都能起到效果,已经是幸运万分的事。

陈屿现在就在想着,要不……给点儿东西?毕竟一直等也不是个事。不过他倒也不急,时常观摩便可,以自己的通幽入微之能,加上法象变化之道,哪怕能量再微弱亦能参悟出许多东西来。

况且老道长看样子同样不着急,此刻正神思欢乐,悠哉于空蒙灵韵中。

于真修那边在修行,陈屿则以观摩对方为修行,同样收获良多。

现在他也看出来了,后来者个顶个的勇猛,突出一个无畏。

无论馋嘴鹿还是黑鱼,一个直接餐食月霞,吞吐第一缕光熙时,甚至自己还是个浑浑噩噩不通灵慧的牲畜。

另一个也胆大,在他离山这一年多时间里,跟在黑鱼边上有样学样,一齐吐纳起自然灵性。

而要说这两位胆子肥厚,却也比不上于启猛老道长。前者好歹灵慧初生不久对天地奥妙了解不多,加上陈屿时常投喂灵材、气血丹,更在下山后祸害了一茬茬药园灵植,底子并不差。

后者呢?老道长普普通通,除了年岁有优势,一身气血都不如壮年武人。

就是这般,他竟然直接吞服了灵性入体,还意外熔炼成自己的力量。

陈屿感叹,无量天尊在上,这是何等的好运。

当然,这是他不晓得元阳峰上曾有数人同样食灵入腹,也不知还有一位妄图分化天地灵性,以一气御六气,如今正散了功正在重修。

这些人放陈屿眼中都算得上无知无畏者,可真要晓得了如此多的人都直接食灵成功,不知他心头又会作何猜想。

对这些事陈屿并不知晓,他未去抽离于启猛的记忆,以前多少有些轻狂冒失。

现在他不会再如此,就以一双眼目观之,对方的修行在他这里再无遮拦。

……

七月,夏日炎炎。

天下纷乱如旧,只听闻京畿再次动荡起来,数方火并,其间又有一伙乱贼趁乱入江南,席卷数县。

西北的宋义云占据白州,正式向西州等地动兵,数万人虎驱狼吞,望者皆胆寒不敢抵挡,纷纷投献。

瑶山一带。

于启猛在山林里修行得畅快,他已经很久没有如此欢畅,从灵药枯竭,下了山后的日子算起,一直宛若身处牢笼,束手束脚。

如今虽比不得灵药在手时的感触,但那种朦朦胧胧、四野上下都仿佛轻飘飘脱去枷锁的意韵,毫不逊色当初。

“要是再有几株灵药就好了。”

他如是说,旋即又自嘲,贪心不足。

灵药何等难求,于启猛在意识到此地的不简单后,也曾怀疑有福地降临,四处寻摸了遍,结果毫无收获。

遂放弃,只当风水地势不同。

他不修山符法,但对风水之说也有一定了解,想必此地便是处于一种独特风水阵势中,才显得神异。

老道士自我安慰,却还不知早前正有人打算送上一批灵植来。

但眼下陈屿赶不及了。

他正忙着另一件事。

法身,成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