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章 元宵(上)

元宵佳节,是一年之中最独特的节日,于达官贵人,出仕官员而言,元宵三日假期,与年节相近,导致出现长达将近半个月的假期。

于名门子弟、上流贵女而言,元宵节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再适合不过的踏青借口。

甚至于普通百姓,元宵夜晚,也能聚众提灯赏灯,大饱眼福。

当然了,在后世看来,所谓的元宵节其实是古代的情人节……类似的苗头在隋唐时期倒是没出现,不过也有其他典故。

比如今日入城与李世民密议的凌敬刚刚抵达天策府,就在听人提起破镜重圆的典故,他侧头看了眼,是录事裴怀节。

破镜重圆指的是前隋灭陈后,乐昌公主与夫婿徐德言各持半面铜镜,最终得杨素成人之美而夫妻重圆的典故……当年这一幕就是发生在元宵节。

裴怀节提起这个典故,无非是在指李德武和裴淑英……凌敬有些好笑,随意寒暄几句往里走,如今他已经是李世民幕僚中最接近核心的一批人。

“凌公来了。”端坐在上首的李世民笑道:“且坐下说话。”

一旁的杜如晦急着发问:“可有确信?”

凌敬微微摇头。

“怀仁安危?”

凌敬再次摇头,“已然留了人,若有信使,即刻来报。”

“若有信使,只怕东山寺比城内早些知晓。”长孙无忌笑道。

凌敬点头称是,他也知道这件事,李客师的妻子长孙氏今日设宴,邀秦王妃、南安郡侯夫人、崔信妻子张氏等人赴东山寺,赏玩灯谜……自从前年李善弄了一出灯谜,这两年已经流行起来。

房玄龄轻声道:“怀仁看似时常剑走偏锋,但实则步步为营,不会随意犯险,理应无虞。”

李世民没吭声,作为一个常年作死的武将,他能理解李善为什么要亲自出塞,但问题是……记得这厮马术极为糟糕,若有闪失就不好了。

李世民有点后悔,早知道应该让张公瑾、段志玄与苏定方、李楷一同启程……如今的李善,暂掌代州总管府,封疆大吏之中权位也仅次于李孝恭、李道宗等寥寥数人。

而且虽然相处的时间不长,但李世民觉得,这位青年很对自己的脾气胃口,看似谦逊,实有傲骨,不说其如今的地位分量,仅仅从私交的角度来说,他也不想看到李善兵败塞外。

更何况,相似的遭遇让李世民感同身受……不得不说,李善的身世摆在那儿,是占了便宜的。

众人沉默片刻后,杜如晦一点都不避讳的看向凌敬,“之前听凌公提及代州军,马三宝不过充位,怀仁有意使苏定方领兵权?”

“不错。”

长孙无忌知道同僚在担心什么,试探问:“苏定方可知晓内情?”

凌敬没吭声,上首的李世民点头道:“知晓内情者,除却在场众人,唯苏定方一人。”

房玄龄在心中权衡,如此一来,代州军明面上并无偏颇,但实际上却立场鲜明,只要怀仁能掌控得住……

他日若有事变,陕东道那边是赶不及的,李道宗未必肯站在天策府一边,那代州军就有用武之地了……北抗突厥,南压并州,只是不知道李怀仁有没有这样的能力。

要告知李世民……但李善特地遣派信使告知,隐下了马周。

凌敬不知道李善想做什么,事实上……李善自己并不觉得这一世的常何能做什么,但谁知道历史的车轮会不会顽固的碾在自己脸上呢?

朔州战事在下一份战报传来之前,已经没有讨论的意义了,众人的话题转到了正在重建的东南道行台上。

赵郡王李孝恭以左仆射领东南道行台,副手李靖拟出任行台兵部尚书,唐军其余部将,各有任职,不过最贴近天策府的两位没捞到什么好处。

齐州总管李世绩、安州刺史李大亮可能也就得些虚头巴脑的赏赐,官职、爵位、权力都没什么变化。

其实,和原时空相比,这一世的李世民状况好的多,太子李建成擒杀刘黑闼,让李渊多了些信心,李世民已经被逼到绝处。

要不是突厥屡屡侵袭关内、河东来帮忙,而李建成面对突厥始终持退让态度,李渊都有心收权闲置这位天策上将了。

李善赴任代县之前给李世民出的馊主意也起到了不小的效果,虽然还无法影响大局,但暗地里却从天策府、秦王府渐渐散播开来……以至于隐隐形成共识,若抗突厥,非秦王不可!

事实在历史上,若没有近在咫尺的突厥的威逼,李世民早就失势……李渊曾经逼的李世民都要摘冠除带了,结果突厥侵袭河东,李渊赶紧扶起李世民……

所以,李世民心里有着古怪的感觉……如果怀仁一胜再胜,打的突厥难以侵扰,那自己的保护伞岂不是没了?

这个念头在李世民脑海中一闪而过,他倒不是真的认为李善能那么能打。

将这些乱七八糟的念头丢开,李世民笑道:“今夜元宵,长安不宵禁,当聚饮赏灯……若无意外,今日捷报必至!”

几位谋士都抬头盯着李世民,你怎么就那么有信心?

李世民笑道:“李怀仁其人,通军略,晓大局,知进退,明得失,更谋而后战!”

“下博一战,淮阳王弟不听劝诫,贸然出击,怀仁当日启程南下。”

“再至馆陶、魏县、永济数战,怀仁筹谋,每每挫敌锐气,后手致胜。”

“开战已非一日,欲谷设杀戮百姓,不过为逼迫怀仁出塞。”

“坚守多日,突然出击,两千骑兵败五千突厥,便知其怀仁绝非因怒兴兵,连夜追击,怀仁必有后手。”

李世民相信,李善不会那么蠢。

凌敬在心里一一记下,准备回去依葫芦画瓢说给朱氏听……昨日消息传到日月潭,朱氏大惊失色,几乎要动身北上了。

而此时此刻,东山寺内,朱氏正横眉竖目,在众多名门贵妇、贵女面前,喝道:“这便是弘农杨氏的气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