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思念

这次分别就格外地让唐景云不舍,一路上两人的双手都紧紧交握在一起。

下车前,赵小舟亲自给唐景云系上披风,帮她理好头发。

“早上温度低,无事便不要总往山上跑。”

他是知道唐景云有早上喜欢去山上溜达的习惯的。

只不过庄子里温暖,乍然出去受冷,很容易生病的。

特别是近来还在降温。

收回手时,赵小舟摸摸唐景云的脸,“过了年我就回,会想你的。”

唐景云叹气。

人都还没离开呢,她居然就觉得想念了。

河边寒风大,唐景云再不舍,也舍不得让赵小舟一直吹冷风,催着赵小舟赶紧上船。

唐景云揣着手炉站在岸上,在寒风中目送赵小舟的行船慢慢远离。

赵小舟还站在船头,一直没进去,只看着这边。

唐景云看着对方执拗的身影,心里难受。

“姑娘,上车吧。”

子苓站在旁边帮自家姑娘挡了挡风。

唐景云转头上了车,扒在车窗边继续向外看。

果然,赵小舟看她上了马车,等了一会儿才转身进了船。

等视野里的船身变得模糊不清了,唐景云默了默,才道:“回吧。”

这次分离,唐景云好歹没有了先前那种忐忑的情绪了。

不过,回去后,唐景云未免自己又陷入想念赵小舟的消极情绪中。

还是要让自己忙起来。

按照她先前的想法,叫人在庄子的几条路旁装上高高的木桩子,一个一个地挂白月花。

今年搬新家前,唐景云又往家里买了一批下人。

如今庄子里的下人多,因为要过年了,下人们也忙碌起来,开始给各处装点喜庆热闹的颜色。

赵大魁和赵冰雁走了,庄子里的事情就由赵大矛接手了。

赵大矛要忙的事情太多,为此,庄子里又提了两个管事,在赵大矛不在的情况下,两人互相配合,将庄子管得井井有条的。

像与唐景云有来往的肖老板、卫老之类的,各家年礼都是他们在筹备。

赵小舟离开没几天,赵冰雁跟谢照暾两人就从上京回来了。

毕竟要过年了。

跟着赵冰雁在上京待了几个月,卫馨兰跟卫香兰两人看着比以前更沉稳了,由内而外地散发着一股自信沉着的气质。

这次回来,她们还学着唐景云出去时候的样子,给家人都带了礼物。

赵大魁只比赵冰雁晚回来一天。

去的时候他买了一批货去卖,回来自然也不会空手。

回来边走边卖,到县城时货都没剩多少了。

“……那边人比我们这还少,很多地都荒着没人种,土地价格很便宜。”

“我买了快千亩的地,只不知你要种什么,也还荒着。”

“互市重开的消息出来后,店铺供不应求,我花了番功夫才买到一间店铺。”

赵大魁跟唐景云说起那边的情况。

地是买下了,棉花却是暂时种不了了。

唐景云打算弄些赤叶紫穗槐树之类的种进去,先让土地肥起来。

以后那边种植的棉花,她是不会投放养料的。

至于店铺,肯定是要开起来的。

县城里的两个才学了本事的姑娘就可以派过去了。

唐秀月也放假了。

她知道村子里在建学堂,问唐景云她以后是不是就直接在村里上学了。

她都在县城读了一年多的书了,也拜过启蒙师,这会儿自然没必要做“转学生”。

其实唐景云是希望等她再大个一两岁,转学去上京,毕竟是国都,教学质量普遍要比县城要好。

唐秀月喜欢读书,唐景云自然是举双手双脚赞成。

唐秀月在县城书院里交了好几个朋友,平日与她们玩耍读书。

老师虽严格,待他们这些学生却很是真心的,所以她也没想过回村读书。

听唐景云这么一说,顿时便放心地笑了。

她也知道自己不可能在县城读一辈子书,早晚要走出去的,所以对于唐景云跟她说的计划,没有抵触心里,反而十分期待。

霜月居只简单地装点过,唐景云知道唐秀月喜欢像去年一样自己动手,便特意给她留着的。

果不然,她知道后很高兴,带着子苓和木笔忙碌开了。

年前几天,赵小舟送的年礼到了。

这肯定是他还没到上京就叫人准备的。

随着年礼来的,还有一封信。

唐景云一读,果然这人写信时都还在船上。

信里的赵小舟虽然用词依然文绉绉的,但没以往那么矜持,里面还写了好几句情诗赠与唐景云,信末更直白的说很想唐景云。

唐景云一边看一边眯着眼睛笑,边笑心里还弥漫着些酸涩。

异地恋就够苦逼了,这古代的异地恋格外苦逼。

想恋人了连个电话都没得打。

一封信看了又看,唐景云才仔细地收了起来。

今年过年看着就更热闹了。

庄子下人多,初一那天,唐景云坐在那里光是看下人们给她磕头拜年都看了好久。

一波又一波的感觉割韭菜似得。

唐景云对人都大方,今年准备的铜钱就更多了。

一筐一筐地抬出来发完又抬下去,轮换好几次。

年前,通往王家村的好几条大路就修得差不多了。

这个工程队的工头,知道这些路最晚二月中旬就要用,所以又找了不少短工一起修。

在保证了质量的同时,人多速度也快。

等采头茶时,马车也可以在上面跑了。

而在修路期间,赵大矛按照唐景云的提示,各处都派了人过去。

一边盯着点工程,一边在附近村庄招采茶工。

炒茶工也是必不可少的。

而且,还要比采茶工的要求更高些。

因此,就连过年期间,附近的好几个村子也有人前来应招。

多是从外地才回来,听到消息匆忙赶来的。

一亩两个采茶工来计算。

唐景云就需要两千多个采茶工。

实际上唐景云可以不用这么多。

但为了保证茶叶的最高品质,人手若能足够能保证茶叶的及时采摘,当然是最好的。

唐景云之前还以为采茶工可能会稍微缺点。

但没想到王家村河对岸的那个村子,是个人口大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