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不合国情

意义还是十分重大的。

现代社会的铅版印刷,别看设备和机械化程度高了许多,其基本原理和方法,其实跟活字印刷一样。

效率自然也不可同日而语。

因为这会连雕版印刷术都还没有。

雕版印刷术虽然发明于唐朝,并在唐中晚期得到普及应用,可眼下尚未出现。

眼下,想到复印书籍,很简单,两条路,第一条,手抄,第二条,拓印。

手抄好理解,就是借书,然后一笔一划自己炒。

这年头抄书是不丢人的。

不但不丢人,还是一种风尚,要么不抄,要么大家一起抄。

书籍之珍贵,也远非现代人可以想象。

拓印,要先刻碑。

所以古代乃至眼下的大唐,各种碑,那些传世的经典书法作品,往往也带有碑字。

这也是很复杂的一件事,得先有文稿,然后在石碑上刻写。

那些著名的碑文,更是名家手书于石上,再行刻写。

由此而刻出来的碑文,是正的,字体部分凹陷入石,称之为阴文。

再以纸张覆盖石碑,便称之为拓。

而不管怎么拓,墨汁是上在石碑上,还是上在纸面上,总而言之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

因为石碑的刻写,实在是太费时费力了。

尤其那些名家作品,明明没多少字,却动不动好几年。

拓本,也通常是黑底白字,跟白底黑字的印刷,截然相反。

而事实上,哪怕是后来大面积推广的雕版印刷术,缺点也很突出。

因为雕版制版一样耗时耗力,有错难以修正。

雕版印刷的效率提高,只是相对之前的手抄和拓印,实际上效率依然不高。

活字印刷就不一样。

活字印刷,印同一书籍,对比雕版印刷或许优势不大。

可印制不同的书籍,尤其数量上来的时候,那效率,雕版印刷拍马也追不上。

因为雕版印刷的版面是固定死的,每换一篇文章每换一部书籍,都要重新雕刻制作。

而活字印刷不用。

活字印刷,归根结底需要的就一套字,充其量就是每个字多准备几个。

因为这字是活的。

铁水浇筑的方形带边框模板,粘连剂倒进去,加热熔融,然后把一个个字按照顺序捡进去,待到粘连剂冷却,活字被固定,版型也就成了,可以拿来印刷。

等什么时候不需要了,再加热使粘连剂融化,这样字便可以取下来,在后来的版型制作中继续使用。

实际效果看上去也不错。

找了几篇文章,用了一下午的时间,陈远跟李二一起,组织人手做模,浇筑制作了上千个铁模。

然后哒哒哒开印。

因为是铁模,浇筑的大小高度都比较统一,所以基本上没什么毛病,一套字模,所有想印的文章都顺顺利利印下来了。

要是想印多,也没问题,不急着拆版就好。

这也使得李二当场大笑三声,如获至宝,长孙皇后,长乐,甚至连永嘉,也跟着高兴。

陈远一开始也高兴。

作为从小就知道的四大发明之一,他还是很推崇雕版印刷术的。

在他看来,这可比雕版印刷术强多了。

比雕版印刷术之前抄书拓印,更是强了十万八千里。

转天上午尝试用烧好的陶字的时候亦然。

如果非要说他有什么想法,大概就是放弃陶字,使用金属字模,然后把板框改成铜了。

因为相比以铁为代表的金属字模,陶字虽然成本低,但形体高低方方面面都不好控制。

这样就会出现一些金属字模印刷时不会轻易出现的问题,比如不清晰,又或者,干脆不着墨,缺字。

长远来说,金属字模显然也更加结实耐用,不易损毁。

而铜因为导热性更好,显然比铁更适合用于制作板框。

直到旁边有村民请教一些不认识的字,才恍然惊觉,问道:“秦兄,你说会不会出现一种情况,那就是,没有足够的人手,来捡字排版?”

“没有足够的人手,来捡字排版?”李二愣了一席,下意识就想摇头。

没有足够的人手捡字排版,怎么可能?

这捡字排版,不是有手……

咝!

好像还真是啊!

这捡字排版,看似有手就行,可实际上,光有手,还真不行呢!

说白了,想捡字排版,首先得识字啊!

识字之后才是捡字排版,反过来,都不识字,捡哪门子字,排哪门子版?

那不瞎扯淡么?

这样问题就来了,不是找不出能认识那么多字的,而是能认识那么多字的,人家干嘛不好,非得去捡字排版。

总得给人一个理由啊!

而这样一来,大面积的推广就成问题了,因为门槛太高,注定就官方层面能搞一搞。

这时陈远又想到一个问题,那就是,一本印过的书,又想重印,怎么办?

这样是不是又要重新制版?

尽管这种组合的方式还是比雕版要快,可是雕版一旦制成,只要没有腐烂,那是拿来就能用的。

就不存在什么重新制版!

再结合古代书籍数量篇幅以及插图等各方面的因素,这活字印刷术,真有那么优越么?

好像也没有。

主要是国情不合适。

反而是西方那些国家,一共就那么二三十个字母,但凡是个人就认出来,照着排,很适合。

如此,也难怪活字印刷术明明宋代就发明了,最终却在西方成熟,大放异彩。

但是有一点也必须承认,那就是,再怎么不合适,也比手抄和拓印强。

毕竟再怎么说,这特么是印刷!

是以李二还是豪情万丈道:“无妨,大不了就许以官职,让饱学之士来协助。

待到这天下识字之人足够多,这捡字排版,便不再是难事。”

想法还是不错的。

现在的问题是解决有无,而不是好坏。

而只要推广,使得书籍增多,从而识字之人读书之人增多,那么相信很快,便不愁这活字印刷术推行不开。

陈远点头表示认可,不过还是说道:“其实还有一种印刷术,名为雕版印刷术,小弟仔细思考了一下,感觉这雕版印刷术,可能比较适合当下的国情,更易于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