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朱元璋这些话,朱棣第一个开口道:“父皇,儿臣明白!”
可朱元璋却立马反驳道:“不!你们不知道。因为你们根本不知道为王的真谛!你们这个王呀,是爹赏给你们的,不是你们自己个儿打拼出来的。”
说完,瞧着几个皇子们满脸的困惑。
朱元璋终于有时间在几位皇子成年准备封王的时候好好教导教导几个皇子。说道:“这样,问你们几个问题,看看你们如何回答。”
“这第一呢,爹为什么封你们为王?”
“第二,你们这些王,跟春秋战国秦汉唐宋时的王有何不同?”
“第三,爹封了你们王,又授予你们兵权重任,让你们镇守边关要塞,为何呀?难道徐达、常遇春、李文忠等等将帅的本事还不如你们?”
“.......................”
就在朱元璋于殿中教导着自己的几个皇子时。
刘伯温也来到了都察院。
他缓缓来到昨日那陈怀义被摔死的地方,瞧着地上陈怀义的鲜血,深深的咳嗽了两声。
随后看着四周一个个默不作声的御使们说道:“你们都听着。”
“前湖南道代理御使陈怀义当众污蔑皇上的封王戍边之策,离间皇家父子之情,可谓罪大恶极,死有余辜。从现在起我们必须同执这一说法,绝不能有半句怨君之言,明白了吗?”
听着刘伯温的话,四周的都察院御使们一个个看着陈怀义被摔死的鲜血,默不作声。
那心中满是愤恨。
古代的读书人讲究个气节,尤其是御史言官们。
自古以来言官们以被皇帝惩戒杀头而感到荣耀。
如今朱元璋如此举措,还将人带到了都察院当着他们的面摔死,简直就是对他们的侮辱。
面对这样的一位君主,他们这心中如何能好受。
看着他们一个个的表情,刘伯温又何尝不知道他们的心中所想。
焦急的一遍遍说道:“听见没有?听见没有!”
最后,见众人还是不说话,刘伯温气急败坏的指着他们一个个,说道:“你们都是我选来的聪明人,这点道理都不明白吗?!”
面对刘伯温歇斯底里的话,周围的御史们这才一个个低着声音,道:“明白。”
见此,刘伯温终于松了口气,道:“这就好。”
说完,似乎又想起什么,继续说道:“还有一件事,今后我们都察院仍然要尽守职道,纠弹不法文武时仍然要毫不留情。如果有什么变化的话,那就是我们宁可比以前更强悍,也绝不可比以前更懦弱。因为皇上圣明着呢。”
“他要是看着我们严行执法,定然高兴,说不定会生出愧疚之心,下旨抚恤陈怀义的家眷。皇上要是看到我们懦弱无能,宽纵坏法之徒,那我们都察院的末日就到了,明白了嘛?”
闻言,众多官员们再次说道:“明白。”
而刘伯温也开始为众人的心情找补着说道:“几年之后,等这件事情冷下去之后,到那时如果各位想走,我助你们进退。”
说完,转身便走进了都察院自己的屋子里。
此时的刘伯温神情暗淡。
原本大好的局面,如今伴随着朱棣大婚之事而彻底变的扑朔迷离。
刘伯温很清楚。
人人都在说什么浙东党,哪里来的什么浙东党。
不过就是朝廷中以他刘伯温为首的三五个官员罢了。
其余的,不过是看在他刘伯温如今身为都察院的左都御史,掌管了弹劾众臣之权,貌似可以和那李善长分庭抗礼了。
可是,他自己很清楚。
都察院只是都察院,而中书省,却是中书省啊!
加上那遍布全国各地的淮西勋贵们,他如何能与人争,如果能与人斗。
所以他才不得不采用低调的计策。
暗中不断的扶持浙东系的士子们,这些士子便犹如他们浙东系的种子。
种子,是会发芽开花的。
等他们这一批新人成长起来后,才能真正的形成所谓的浙东党。
而这个过程中,他最迫切需要的,也是如今他浙东党最为关键的东西。
那就是皇帝的信任!
如今朝堂中不管是李善长还是齐衡。
他们的势力都实在过于庞大。
换句话说他们的存在阻碍了朝廷的正常运转。
此非朱元璋个人的情感能决定的。
从古自今,但凡是明君之朝。
朝廷之下的士族贵族一定会是一个用了一茬换一茬的过程。
因为你不换,就会给朝廷这个体制内留下无法根除的祸患。
就像如今的大明朝。
看似刚刚开朝没多久。
但淮西勋贵的祸患已然显现。
全国各地传到他都察院的事情还少嘛?
所以,他刘伯温认定了这一点,便主动的靠在朱元璋的身边,借着朱元璋的龙威,扶摇而上。
可是。
如今出现了陈怀义的事情,就陈怀义这么一个愚蠢蠢笨的人彻底坏了他的计策。
被朱元璋目前最信赖倚重的势力当面驳斥。
这几乎等同于背叛了。
朱元璋若信此事不是他刘伯温的意思,接下来只怕就是雷霆手段。
直接将他刘伯温所代表的势力一夜之间从朝堂之上连根拔起。
朱元璋若不信,也会在心中对他刘伯温的能力产生质疑。
同时在二人之间彻底的埋下隐患。
无论结果如何,对于他刘伯温都是致命的。
想着,刘伯温绝不能坐视局势朝着最坏的方向发展。
回到屋里,刘伯温便立马动笔写了一封祈罪折子。
“臣驽钝庸懦,未能上察天意。臣驭下无方,致有陈怀义咆哮婚宴,玷污圣上的封王戍边之策。臣为此愧恨不已。陈怀义悖逆欺君,死有余辜,而臣辜负圣恩也罪无可赦。臣祈圣上降旨,严加治罪。”
就在刘伯温刚刚落笔还未写完时,门外突然走进一人来。
“恩师!”
杨宪匆匆而入。
刘伯温瞧见杨宪,有些惊讶道:“杨宪?坐,快坐。”
随着杨宪落座,便立马说道:“禀恩师,昨日婚宴的事学生已经查问清楚,确实是胡惟庸从中挑唆,他在皇上气头上非但不劝,反而泼油浇醋说陈怀义奉恩师为国公,还说都察院诸御史大都对分封之策心怀不满,这才导致皇上暴怒,陈怀义暴亡啊。”
听着杨宪的话,刘伯温缓缓站了起来。
对于杨宪的话,他刘伯温虽然没有去调查,却也猜了个八九不离十。
但嘴上还是说道:“胡惟庸?我一直以为他为人厚道,在我与善长之间巧妙周旋,从不与人交恶。”
听到这话的杨宪顿时冷笑一声,道:“厚道?如果他要是一个厚道之人的话,那大虎能为小明王之死自尽嘛?”
闻言,刘伯温却只是点点头,道:“为师看花眼了啊。”
趁着这个机会,杨宪立马起身对着刘伯温说道:“恩师,那胡惟庸已经对咱们出手了,而且出手如此狠辣,我们若再行忍让,迟早会被他们逼上绝境的。”
听着杨宪的话,刘伯温又如何能够同意呢?
在此之前他就不能同意,也不敢同意。
他很清楚,这个时候与那李善长硬碰硬,得益的只会是靠山王齐衡。
同时,自己如今的势力也绝不是那李善长的对手。
而如今,出了这一档子事,自己所倚仗的关键因素朱元璋都还不知道什么态度,这个时候与李善长动手,岂不是找死?
况且,如今的他也根本没有心思考虑这些。
与其思考如何与李善长做对手,不如好好想想如何让朱元璋消气,如何让朱元璋对自己再次信任。
可他也清楚,自己这样做,杨宪是绝对不会同意的。
这与他杨宪的利益是违背的。
而且,如今的杨宪已然高居中书省平章政事,距离自己也不过一个台阶的事情。
如今的杨宪,早已不是自己曾经那个弟子。
所以,嘴上只能说道:“杨宪,陈怀义被皇上生生摔死,这就是皇上给我的一次严重警告,为师如今只能是直面现实,规规矩矩做好自己的事情,别无他想。”
听着刘伯温的话,你杨宪果然不满的说道:“恩师啊,您,您怎么变的如此软弱了!”
此话一出口,刘伯温更加确信了自己的想法。
如今的杨宪,早已不可控。
随即,刘伯温便淡淡说道:“为师变了嘛?为师不一直都是这样吗?”
而杨宪听到这话后,在堂中急匆匆的走了两步,随后直接拒绝了刘伯温的主意,说道:“不成,我可不能忍气吞声,我要跟胡惟庸斗一斗!况且不斗也不行。”
刘伯温道:“为何不行?”
杨宪道:“恩师,皇上不是有旨嘛?让我促一促中书省那帮庸碌老臣,再说,如果恩师倒了,那下一个就会是我,胡惟庸认为我挤占了他的前程,他岂能容我?”
这几日以来,杨宪在中书省已经收到了胡惟庸对他的出手。
可面对杨宪的话,刘伯温却还是说道:“杨宪,为师还是劝你一句,万事审慎,自重。”
刘伯温此话,算是给了杨宪最后的交代。
在面对这件事上,他刘伯温不会出手了。
闻言,杨宪也算明白了刘伯温的态度,见自己得不到刘伯温的帮助,如今中书省内胡惟庸又勾结一帮人对自己暗中出手为难,杨宪也是别无他法,拱手道:“恩师,学生告辞了。”
说完,直接转身离开。
屋内。
刘伯温瞧着杨宪离开的背影,叹了口气,自言自语道:“看来这番师生情谊,到此已尽。”
不过转念一想,又道:“也好,也好......”
转身又回到了自己书桌前,继续写起了自己的祈罪折子。
“臣以为,圣君者,宽严相济,恩威并用。圣上举臣掌御使大任,是恩。处斩陈怀义,则是威。为臣者,受恩当图报,逢威当自查。抱元守一,鞠躬尽瘁。”
至此,刘伯温提笔审阅。
反差查阅无错后,朝着皇宫而去。
在来到朱元璋的奉天殿外时,刘伯温对着门外的二虎说道:“虎将军,烦请禀报,刘伯温见驾祈罪。”
二虎闻言,道:“刘大人稍候。”
说完,转身朝着屋内走去。
与此同时。
奉天殿的侧殿中。
朱元璋依旧在教育着几个皇子,说道:“昨天,在棣儿的婚宴上有个书呆子借着酒劲大放厥词。说咱分封诸王会引起战乱,还说皇朝的安危不在朝外而在朝内,就在你们几个王的身上。”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app,咪咪阅读!真特么好用,开车、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这里可以下载】
“皇儿们,别以为这个书呆子说的这些只是疯话。它代表了好些个大臣们的心思哪。那些个臣子们不敢说出来,这个书呆子全替他们说出来了。所以,爹不得不重办了他,以此,震慑群臣,制止缪言流传。”
听到这话,朱棣立马说道:“父皇办的好,儿臣恨不得将此人千刀万剐!”
而朱元璋则继续说道:“这个书呆子啊,人是死了,可你们要牢记他的话啊,念念不忘!为何呀?因为他说的对呀!秦汉唐宋就是因为分封诸王而引起的战乱,爹可以废其人,却不能废其言!你们一定要牢记住那个书呆子的话,要把它当作警钟在耳,永世长鸣!”
闻言,众位皇子纷纷喊道:“儿臣明白!”
朱元璋缓缓从龙榻上站了起来,一边走着,一边说道:“这前朝的祸事,会不会发生在本朝,那就要看你们的了。爹希望不会,也相信不会。因为爹比那些个帝王明白,比唐宗宋祖都明白,他们册封了王却无法驾驭王。”
“因此,爹在敕封你们之后,还要制定一套皇明祖训,用来管束朝廷,也用来管束你们!并将皇明祖训传至后世,永远遵循不怠!”
皇子们纷纷道:“遵旨!”
在讲完这些后,朱元璋继续说道:“爹是中华千年的重镇,更是咱大明的边疆要塞,这三个城池的安危荣衰,直接影响到了朝廷的安危荣衰。你们到任后,如何去处理当地的军政,民政,特别是和当地官府的关系?”
随着朱元璋这个问题说完,殿外的二虎也缓缓走了进来,在朱元璋的耳边小声说了几句。
听到二虎的话,朱元璋想了想后,说道:“让他到武英殿里候着。”
闻言,二虎立马躬身道:“是。”
说罢,转身走了出去。
而朱元璋则继续提问道:“第六个问题,爹也会一年一年的老去,如果突然有一天爹突然暴病而亡,或者无疾而终。你们该怎么办啊?那时候你们知道爹是怎么死的嘛?嗯?”
面对朱元璋的询问,众皇子一个个沉默不语,不知该如何回答。
而朱元璋则继续提问道:“第七,如果朝廷上出了奸臣怎么办?出了乱党怎么办?出了一个貌似大忠,实为大奸的权臣,篡夺了朝政,你们又该怎么办?!”
这一次,朱樉听明白了,直起腰来便拱手说道:“儿臣统兵征伐!”
一旁的另外两名皇子也纷纷应和道:“是!”
听见这话,朱元璋却似笑非笑的弯着腰,瞧着自己这几个儿子,说道:“嗯,那时候人家要夺了你的军权,你该如何统兵?如何征伐呀?”
被朱元璋这么一问,几位皇子顿时一个个又没了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