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招贤纳士

马秀英见齐衡尴尬,便笑吟吟的说道:“行了,有些事情本就不是你们这些男人该懂的,我整天在家里也是闲着,你就放心吧。”

“有劳嫂子了。”

不管怎么说,在解决了当前最头疼的问题后,齐衡的心中还是不由的松了口气。

黄岗城因为先决条件的破败,导致很多东西无法去发展。

但紧要的事情,如今基本都有了解决之道。

粮食有土豆。

战斗方面有铁质成品武器的加入以及士兵的正轨训练,正在不断的提升着战斗力。

周围那些难民百姓们,也随着黄岗这边政令的传播在增加。

就算未来可能遭遇的攻城,在箭支以及石块的不断储备下,也算有了一份底气。

至于民生方面,以城中如今的百姓数量,开采铁矿石、修建修复民房,冶铁、锻造等岗位,基本可以满足。

而且,粥棚还在继续开着。

除此外,就是入冬后严寒对百姓的考验。

但在有木材以及煤炭的情况下,问题不大,并且齐衡还在考虑,等军队的武器铠甲以及来年百姓耕种的耕具锻造完成后,是不是想办法将暖气给搞出来。

甚至以黄岗城这不大的地域,就算搞一个集中供暖,应该也不是什么太大的难事。

顶多也就是技术达不到,需要多搞很多的供暖基地。

并且,耗费的铁也会很多。

但好在是一劳永逸。

一旦完成,这些区域将来都不需要考虑入冬保暖的事情。

只要煤炭源源不断,通过暖气管道烧热水传递热量就是了。

这并不是什么特别难的工艺,在齐衡小的时候,他们北方的农村家里基本上每一户都会自己搞,自己烧暖气。

顶多也就是暖气的设备自己不能铸造而已。

集中供暖如果耗费太高,大不了就在城中百姓家推行暖气设备就是了。

后期甚至能鼓励民间商铺售卖和制作,转化为民间的商业行为。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都是让百姓能赚到钱。

今年入冬前,基本已经定性了,以黄岗的基础不可能再发展什么。

走在城内的大街上,齐衡看着四处行走的百姓,还有街道两侧摆着小摊的商贩,心里还是挺满足的。

不过一个多月的时间,曾经的黄岗已经变了一个样。

“跟你说了,好狗不挡道,听不懂吗?!”

“你才是狗,你全家都是狗!这大路是你家的吗?你能走,我就不能走吗?”

“你走你的没关系,但你撞了爷爷我,就不行!”

“.....................”

听着前面的争吵声,齐衡眉头一皱。

齐衡挤过人群,站在人群当中,看着其中的争吵。

“撞就撞了你,怎么,你还想打人怎么着!”

“老子打的就是你!”

说话间,这名身材魁梧的壮汉便与身边的两个同伴对那老农拳打脚踢。

一边打着,嘴上还一边说着:“不妨告诉你,我哥是义军的人,以后走路给我长着点眼!”

看着眼前的一切,还有耳中听到的话,齐衡怎么也没有想到,这黄岗从原来的一片破败走出来才不过一个月。

百姓从没吃到到如今人人可吃饱,也不过才多久,这种欺负人的事便已经出现在了街上。

齐衡跃过人群,一个箭步来到被打者的面前。

“住手!”

壮汉看着眼前突然冒出个十四五的少年,脸上顿时浮现出轻蔑的笑:“小子,毛都没长齐呢吧?就敢出来多管闲事?”

齐衡也没跟他废话,瞅着正往人群中挤来的巡逻队,说道:“给我把人带走。”

巡逻队头头看到齐衡,二话不说,直接将在场的所有人全部扣走。

那被打的老汉喊道:“我没闹事啊!”

齐衡说道:“放心,我会查明的,如果不怨你,我会为你做主。”

听到齐衡这么说,老汉惊骇的神色才稍稍平复。

随着人被带走,周围看热闹的百姓们便纷纷散开。

齐衡只是找到一名看热闹的百姓问了下刚刚发生的事情到底怎么回事。

搞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后,齐衡直接命人找来了韩钦。

“这个案子你去审,虽然不是什么大事,但这才多久,就有人接着家里有人在军中到处耀武扬威了,以后还得了,给我找出那人来,要严惩。”

说到这里,似乎觉得有些不妥,又说道:“但如果这事跟弟兄们没关系,也不要苛难,要实事求是。”

韩钦认真的点了点头。

“去吧,审出结果后来见我。”

“是!”

看着韩钦离开的背影,齐衡便一个人默默的在街上走着。

今天这件事虽然只是一个偶然,也不是什么大事,看似只是一些人的无赖之举,但这只是表象。

真正的原因还是如今黄岗城内的秩序没有得到有效的管控。

因为时间太短,齐衡这些日子一直都在忙着让所有人都生存下去的事,对于有些事情还没顾得上管。

但如今随着城内的百姓越来越多,看来也是时候解决了。

最起码,这城内要有一个统一管理的官府。

不能一直靠着自己临时的指挥。

可一想到这件事,齐衡又犯愁了。

要建立官府,就得有合适的人。

找些衙役还好说,军中的士兵们抽调一些就是。

可这府衙的官员们去哪搞。

如今这世道虽然看似到处都在起义,但那些真正的读书人,士族,其实看好的还是元廷。

毕竟在这近百年的时间里,统治者一直都是元朝。

很少会有人选择加入义军。

此时的齐衡突然明白了为什么朱元璋要费那么大劲请李善长跟自己加入他的麾下了。

想着这些,齐衡便直接回到了帅府当中。

在他所认识的人当中,也就马秀英的学问不错。

很快,在马秀英的帮助下,一张告示便出炉了。

说是告示,其实就是一张招聘广告。

请城中所有读书人来登记,参加面试。

先看看效果,实在不行,就按照他当初入城时候登记的名录去亲自请。

反正他们住在哪,叫什么,都有登记在案。

这便是有户籍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