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八章 道清观开观 收徒授法名(求订阅求月票)

不说特事部那边为了此事商讨了数天。

灵青这边也逐渐的迎来了开观之期,受其所邀,一众师兄弟与亲朋也纷纷到来。

灵关道人、李立、陆青等人,鲁南联盟的张虎生、仇飞白等人自不必说。

王博明、张扬、常妙玉三个早早的来了,而法明却是在开观的前一天,才匆匆而来。

他一直在外,还是在与同门联系的时候,才得知灵青送了请帖,于是忙将手下的事放下赶来。

道门这边各家都有人来,不过除了天师府是张弘志带着张元白亲自来的。

其他各派与灵青的关系也不是太熟,只是就近派了分观方丈前来。

而令灵青意外的事,张元白和张扬两人先前就十分相熟。

一问之下才知道,先前两人也曾在一个副本之中共同经历过生死,有过命的交情。

除了这些道门同道和法明这个朋友外,其他的山下灵官庙中季昌明等人代表特事部。

还有大伯灵宏业、忠哥忠嫂、三姑、孙家孙雨灵的父母这三个徒儿的至亲也都早早的来了。

道清观一共也没多少人,于是灵关道人等人便代为招待。

孙雨薇的父母也有灵宏业、灵忠他们招待。

省了灵青不少事。

二月初二这天,他并没有召山下百姓供奉的意思。

只是带着灵机、卫文君、孙雨薇三人,与云生道人、灵宏才等人,将三清、三皇、三官等诸圣神像一一开光。

除上次崂山立教之时外,其他分观开观的时候,并没有祖师显圣的迹象,最多只是洒下一些祝福而已。

此次也不例外,随着诸圣神像一个个的绽放神辉,这开光仪式就算是完成了。

接下来最便是最重要的收徒仪式。

这是在无当殿完成的,无当殿内供奉的便是大家的师父,无当法师。

神像仪容与灵青当初在黑山副本中所设一般无二。

随着开光科仪的进行,无当圣象绽放出重重宝光,将其曜的如生人一般。

灵青等人见状连忙拜道:“见过师父!”

随后便有一股柔和之力将大家托起,大家起身后又等了一会,见其没有过多的表示,便继续接下来的科仪。

不过这也番景象,却也让围观的众人心中各有猜测。

其中感触最深的当属张元白和季昌明,一个是自身所学特殊,有着特殊的感悟。

另一个则纯粹是因为个人的经验与智慧。

如今开光已毕,接下来便是要行收徒授箓之仪了。

一如当初灵青等人在崂山拜师时一般,灵机、卫文君、孙雨薇三人身穿灰麻道袍、脚踏净袜麻鞋,手持一份拜师帖在无当殿外等候。

他们三人同样需要进行道考,乃是由李立、田勇、韩辅、赵振几人亲自考核的。

日后说不得崂山一脉的道考都要由几人主持。

灵机和文君从入道之处,什么都没学就开始bj文,自然无有不合格的。

孙雨薇如今正是学习的好年岁,再加上她为拜灵青为师,可是下过不少苦工的,自然也没问题。

拜师收徒须得有见证,之后的授箓也得有三师做保。

不过大家也没有找别家的意思,灵青这个做师父的自然是保举师。

传度师乃是灵关道人,负责主持授箓科仪,监度师是田勇,乃是科仪的监督者。

崂山日后不可能保证一定不会出现叛徒匪类,让田勇做监度师也是有日后让他清理门户之意。

他乃剑仙,所修又是杀伐之道,性情又刚正,干这个正合适。

或许原本的监度师并没有这个作用,但崂山多加此一道也无妨。

“时辰差不多了。”灵青三人正襟危坐的在无当圣像前坐下,轻声向姜承颜吩咐道。

姜承颜点点头,出了门将灵机三人领了进来,待三人跪下之后。

站在一侧高声喝道:“今有灵机、卫文君、孙雨薇三人,经察德行兼备、道考合格,特请道清真人收归门下!

行拜师、授箓之礼!”

唱罢,他退到一旁,他身为崂山下一代的大师兄,日后各家收徒他都少不了要出面。

灵青微一点头,一甩手中万化拂尘,看着面前的灵机三人,脑中不自觉的想起了先前自己等人在崂山拜师的场面。

算上副本中的时间,一晃眼已经过去二三十年了都。

“灵机、文君两人随贫道修行匆匆也有六七年了,雨薇虽然年限短些,但也尊师重道、恭谨谦顺,颇合我心。

值今日道清观开观之期,你等也是功行圆满,贫道自当收你等为徒。”

“谢师父!”灵机三人闻言叩首谢道。

灵青点点头,接着说道:“我道清观乃是崂山教支脉,虽法统有别,但谱系如一。

先前你等道关师伯同为师等人为我崂山立下了谱系字辈,曰:

玄微通妙理至法秉性如宗明意自昌登仙证混元,共二十字。

你们这一辈乃得个‘玄’字。”

他顿了顿又继续说道:“如此,灵机添一字作灵玄机,卫文君改一字作卫玄君,孙雨薇改一字作孙玄薇。”

“谢师父赐法名!”灵机等人闻言又是一拜。

这字辈是在崂山立教之时就已经定下的,那时举行的不单单是崂山立教大典,还有灵关道人的收徒典礼。

姜承颜、程新雅、文呤三人也跟了灵关道人不短的时间了。

甚至姜承颜从天变之前就曾随灵关道人学道,只是灵关道人一直未曾正式收他。

其时崂山立教,他自然趁此机会将三人收了。

也是作“玄”字辈,除了姜承颜特殊,换得后一个字,法名姜承玄。

程新雅和文呤都只是在中间添改了个字。

接下来,灵青又将崂山教中戒律宣示了一遍。

这既是一种告诫也是一个约束,日后三人若是犯了,自然要受相应的惩罚。

这戒律都不严苛,只是一些行善戒恶、奉道度人之类的。

也不是要求大家一定要做的多好,只要不犯戒就行。

无论是当初在上清宫还是如今的崂山都是如此,这是从根子上传下来的。

真有修道之心,你自己就会上心,单靠戒律来约束从来不是修行的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