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天下一统(上)

半年后,韩、魏、赵三国遗留的问题基本已被解决,大秦的战车再次开动,这次的目标不用想都知道是谁,六国唯剩燕、楚、齐。

吞并韩、魏、赵三国之后,大秦的国土已与燕、齐相邻,而楚本就与秦相邻。

秦王政十五年十一月初七,秦军再次大规模出动,兵分三路,每路二十万大军,分别攻向燕国、楚国、齐国。

在半年中,为应对大秦的威胁,三国皆有改变,燕国进步最大,楚国次之,而齐国,这些家伙在齐地过得太舒服、太安逸,早已失了锐气,虽有进步改变,但不大。

因为看到大秦在灭韩、魏、赵三国之战中机关造物的应用,燕、楚、齐也仿效秦国,向天下广招掌握机关术的人才,还真给他们招到了些人,只可惜半年时间太短,根本不够让他们有多少发展。

燕军、楚军、齐军也装备了部分机关武器,可与秦军遭遇后,便发现他们装备的机关武器和秦军一比,差了一大截,而且他们对于热武器战争很不熟悉,在战场上被打得节节败退。

如燕国造出了机关大炮,可惜燕国军队从没遇到过炮战,虽然知晓这种武器威力很大,却不知道该怎么正确使用。

反观大秦,发展了五年多、经过多次实验演习,后来又在灭韩、魏、赵三国的战争中接受实战检验,对机关武器该如何使用,已经探索出一套体系。

燕军与秦军的炮战中,率先暴露自己的机关炮阵地,随后被秦军机关大炮反击摧毁。

看着被秦军机关大炮反击摧毁的燕军炮兵阵地,蒙恬道:“国师所言不错,不要做落后时代的人,燕军已经做得不错了。可惜其落后于我们,结局早已注定。看似只落后一时,却是天与地的差别。”

燕国,都城蓟,燕国王宫,燕王丹坐在王位上,在其下方是燕国的重臣,太傅鞠武、大将樊於期皆在此处。

所有人都面色严肃,秦军攻伐的速度太快,已有大量燕国城池被秦军攻占,再这般下去,要不了几天,燕国就得亡。

“秦军兵锋所至,已有大片国土沦亡,我大燕正遭遇空前之危,诸位有何意见,尽可说来,寡人必不责怪。”

太傅鞠武作为燕丹的老师,此时可谓是燕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看了一眼殿内诸人,道:“秦之心天下皆知,其欲一统天下,必不可能留我燕国。所以,若有人想说什么割地求和,可不必再提。”

“何况秦人在韩、魏、赵三国所做的事,各位肯定也有耳闻,试问诸位谁敢肯定秦人不会如此对你们?”

“各位想保住自己的权势富贵,必须在一战中打败秦国,打消秦人一统天下之心。”

鞠武说完,樊於期接着道:“秦乃虎狼之国,野心早暴露无遗,在其之下,没有求和留国一说,它的目的是将六国全灭,统一成一个秦。秦国兵锋已至,我等唯有死战保国。”

这时,一燕国大臣小声道:“死战就可以保国吗?”

这名大臣说的很小声,可在场众人大多都是高手,他的话与在他们耳畔亲口诉说无异。

听到这名燕国大臣的话,众人一片沉默,若死战就能够保国,他们也不至于聚在此处商议,只要派成千上万个死士去和秦军拼命不就行了?

见殿内气氛不好,王位上的燕丹道:“秦虽强,但并非不可胜,只要我等众心成城,我大燕必胜!”

鞠武道:“此次之战,非我燕国之战,现六国虽仅余燕、齐、楚三国,但天下可不只有我燕、楚、齐……狼族崛起于草原,有数十万控弦之士,若能引为助力……”

鞠武话未说完,但众人都已听懂,这是要请狼族南下,一同对抗秦国。

有燕国大臣面带迟疑,燕国和狼族打过多年的仗,双方间恩怨不小,现在听到鞠武提议让狼族南下,这些大臣心中有些不乐意,况且他们认为燕和秦之间的战争,像是两兄弟间的争执,可若是将狼族引进来,事情的性质也就变了。

可看到王位上燕丹那欣喜的表情,这些大臣很明智地闭上了嘴,大王都想这么做,他们出声反对,不是找死?

听到鞠武的话,燕丹眼睛一亮:“鞠太傅所言在理,若能地狼族相助,我大燕和齐国、楚国在正面与秦相抗,狼族自秦之后进攻,两面夹击,或可败秦。”

商讨结束,燕丹即刻派出使者前往狼族联系。

燕国在遭受蒙恬率领的秦军攻伐,形势岌岌可危,而在另一边,王离所率领的秦军也正在向楚国发起了进攻。

有韩国的例子在前,楚国方面做了很多准备来防备秦军的进攻,可惜这些准备在武器的差距下,根本没多少作用。

因为他们再怎么做准备,还是得守城,还是得许多人聚集在一起,可这么多人聚在一堆,就是秦军炮轰的活靶子。

这是一个无解的死局,人少肯定守不住城,人多又会被炮轰,也会守不住城,楚军也没好的办法应对。

本次灭楚之战,秦军分了数路大军,一路直接攻向寿春,摧毁楚国的执政中枢;一路向东,从魏国与楚国接壤之地攻入;一路向西南,将攻占楚国与百越接壤之地。

整体作战布局与灭韩时相差了不少,这是因为楚国的疆域远比韩国辽阔,要攻取的城池、占领的地方自然要比韩国更多,想将之覆灭必然要花更多时间。

战争开始后,秦军势如破竹,而面对秦军的进攻,楚军根本没有多少防抗之力,在机关武器的炮火下,大量楚军被杀死,一座座楚国城池迅速被秦军攻占。

楚王负刍看到秦军一路攻城略地,兵锋所指,没有哪座城池可以阻挡,哪还敢呆在寿春城?战争开始没多久,便带着一众大臣跑了,逃到东边的一座楚城。

这座楚城的一处行宫中,楚王和一众大臣面色难看而沉重,因为自前方不断传回消息,全是一座接一座的楚城被秦军攻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