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几十年来,明王朝与这些蒙古后裔一直是处在开战状态的。当时的边关总督王崇古和大同巡抚方逢时碰到这个情况,一下就很紧张。
为什么呢?
按照惯例,明朝是不接受蒙古人的降将的,因为一旦接受,就会引发事端。在此前与蒙古人的交锋中,明朝的军力一向都处于弱势,能不惹事就不惹事的好。
但王崇古和方逢时于隆庆朝被派到宣大一线后,积极练兵备战,这时候军力已经大为改观。两个人商量了一下认为这个事不应该怕麻烦、怕惹事儿,应该先接受把汉那吉的投降再说。于是两个人一边先放把汉那吉入关,一边琢磨着怎么给朝廷打报告,把这事赶快汇报一下。
好不容易写好了汇报,这边送报告的人还没走呢?那边张居正的八百里加急信函就到了。张居正的亲笔信是写给王崇古的,信很短,连着几个问句:
“言虏酋有孙,率十余骑来降,不知的否?俺答之子见存者,独黄台吉一人耳,其孙岂即黄台吉之子耶?彼何故率尔来降?公何不以闻?若果有此,于边事大有关系,望即密示,以信(伸)所闻。”(《张太岳集书牍二 与抚院王鉴川》)
这信翻译成白话,是这样几个连环的疑问:
听说俺答的孙子带了十几个人来投降,有这回事儿吗?
你们作为边关统帅,见到人没有啊?
俺答活着的儿子里只有一个叫黄台吉的,这个人是不是就是黄台吉的儿子?
他为什么来投降,事件的起因你们调查了没有?
这么大的事儿,怎么到现在你们还没向朝廷汇报呢?
我实话跟你们说,这事情非常重大,不可以等闲视之,你们得赶快把情况告诉我。
所以说张居正是个实干家,一封小小的短信,就可以看出张居正的行政风格来了。
第一,他远在京城,却能洞悉天下。这真的是叫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了。
他怪王崇古不跟他汇报,这确实是冤枉了王崇古,因为他的消息太快了,人家还没来得及汇报呢,他那儿都掌握个八九不离十了。可见张居正的情报工作做的有多深入。不是心系国家安危又有极高政治敏感度的人,绝对不会像他这样的。
第二,他干练之极。
你看他问的这几问,没有一句废话,完全切中要害,什么人,什么事,牵扯到哪些关键人物,如何处理,以及事件的重要性,几句话就点的很透。不像一般的公文书函,繁文缛节一大堆,只知道玩弄词藻,那就叫官僚。张居正明显不是这类人。
第三,他勇于任事。就是敢担当。
要知道这个时候的内阁首辅还是李春芳,高拱是内阁次辅,在内阁里张居正只排老末,要明哲保身的话,他完全没必要惹事上身。因为自嘉靖以来,但凡与俺答有关的事,牵扯到的官员大多没好果子吃,被杀头下狱的多的是。一般人谁也不愿惹这事儿。但我们说“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趋避之”,张居正一心为国,这时候他又分管兵部,所以他根本没想过个人在这个事情的利弊得失,他这种积极主动,那就是一个大政治家的风范。
第四,那就是张居正作为一个政治家的眼光与高度了。
蒙古不是第一次有人来降,虽然他还不清楚这个把汉那吉是不是黄台吉的孙子,也不知道这个事情的背后还有个三娘子这样一个关键的人物,但他已经敏锐地感觉到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契机。当然事情到底向哪方面发展,他这时候也还难以确定。但他知道,要迎难而上,不要怕惹事,事情终归有多种发展方向,只要谋划得好,工作再努力些,就不怕没有好的结果。所以他才全力关注把汉那吉的投降一事。
真的是跟张居正料想的一样,这事果然是个解除北部边患的巨大契机。幸好张居正重用的王崇古也没放过这个机会。在接到王崇古的汇报之后,张居正了解到了事情的原委,于是亲自远程遥控王崇古和方逢时定下几条应对方针。
第一,不怕俺答来要人,要打就打,先别露怯。
第二,敌不动,我不动,看看俺答到底什么态度再说。
第三,朝廷内部的压力由我张居正做工作,王、方二人务必全力以赴应对此事。
这边张居正以静制动,那边俺答坐不住了,为什么呢?其实这个把汉那吉倒不是黄台吉的儿子,他的父亲是俺答的大儿子,早已战死,他从小就是他的奶奶一克哈屯养大的。他奶奶就是俺答的原配了。这个奶奶跟孙子的感情深啊,再加上俺答刚好又怕老婆,奶奶认为孙子到了明军这边肯定有危险,于是这个一克哈屯天天地跟俺答闹,要他救孙子。俺答想想也后悔了,毕竟是自己的亲孙子,于是带了大军到了边境要明军放人。
局势已经是剑拔弩张了。王崇古和方逢时的请示报告一封封地来,张居正的指导意见一封封地去。朝廷里闹哄哄的,有些人就弹劾王崇古,怪他惹祸上门,弄得马上就开战。张居正一边应付窝里斗的这帮家伙,一边亲自拟定了谈判计划,让方逢时务色一个口才特别好的人去作谈判使者。
谈判
方逢时还真找到了一个人,这个人是个百户长,文质彬彬的,名字叫鲍崇德。鲍崇德吃透了张居正的谈判精神,就上路了,只身来到蒙古大营。
俺答大帐两旁排开刀斧手,一付杀气腾腾的样子。鲍崇德进帐一看,哈哈大笑,说大王你是不是心里没底,才把架势摆这么足啊?
俺答一听脸倒红了,然后就恼羞成怒了,说你小子不怕我杀了你吗?
鲍崇德说:“怕,当然怕,不过把汉那吉也怕我死,因为我死了,他也活也不成了。”
这一下,俺答愣住了。
趁俺答一沉吟,鲍崇德上前一步说:“大王杀我,您亲孙子是死;大王战事一开,您亲孙子还是死。大王陈兵边境难道是为了要您孙子的死尸吗?我看大王是一个如此重感情的人,怎么会亲自率大军来逼死自己的孙子呢?奇怪呀,好奇怪!”
俺答一听,有点糊涂了,说了句“啊,这——”——你看,明显脑子有点转不过来了。
鲍崇德不等他思考,紧接着:“你看我们有些年不打仗了,这次把汉那吉到我们这边来玩,等于是窜门子,我们皇上很高兴的,待您的孙子如同上宾,还授了他指挥使的官职,御赐红袍一袭,这是多大的礼遇啊。我们皇上这样,还不是冲着大王您的面子吗?”
这话俺答乐意听,手捻着胡子,眼睛也笑眯眯地挤到一块去了。他也确实探听到孙子在那边是受到礼遇的,所以态度不自觉地就放缓了。
鲍崇德看他一笑,顺势就说:“我们两家何不化干戈为玉帛呢?”
俺答听了直点头,他完全被鲍崇德给带进去了。可他粗归粗,粗人也有精细的地方,他突然直奔主题就问:“那你们什么时候放我孙子回来?”
鲍崇德一听,身板一挺:“这个嘛,要看大王您愿意他什么时候回来了。”
俺答一听,说:“现在?”
鲍崇德接上话就答:“可以!”
俺答一乐,鲍崇德紧接着说:“不过,得有个条件。”
俺答问:“什么条件,你说!”
鲍崇德说:“来时,我们张阁老吩咐过,要与大王您交好,把汉那吉愿意在我们那儿住些日子就住些日子,想回家我们就八抬大轿送他回来。只不过希望大王您也能有个交好的姿态,把赵全那几个家伙交还给我们。”
俺答一听,又愣了,不由得犹豫了起来。
张居正为什么宁肯放把汉那吉回去,也要要赵全这几个人呢?
说起来,赵全其实是个叛臣贼子。他带了一拨人投降了蒙古人,俺答之所以带兵深入内地,对山川地形了如指掌,主要都是因为这帮家伙的出谋划策,他们还帮着蒙古人在边境筑城,眼看着就要形成边防上的大患,没了这帮人,俺答不过像群马贼,但有了这帮人,俺答就难对付得多了。俺答不是不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不太愿意。
鲍崇德一看又说:“大王,您不想想,天下有多少个赵全?天下又有几个把汉那吉呢?您弃一个赵全,不仅可以换回您的孙子,还可以有更大的好处呢?”
听到“好处”两个字,俺答马上抬起眼来看着鲍崇德。
鲍崇德故意停了下才说:“张阁老已经说了,若大王肯答应归还赵全一应人等,两下交好,朝廷还可以答应封贡互市,从此两下百姓安居乐业,岂不是好?”
俺答听了这话,眼睛亮了。蒙古人在非战争状态下,最希望的就是能跟汉人互市,就是开展边境贸易,因为他们很多的生活必需品自己生产不出来,要拿马跟汉人换才行。而明朝不准互市,是因为蒙古人都是拿劣马来换铜、铁器什么的,这些都是以后打造兵器的原材料。因为不能互市,所以蒙古人纵兵劫掠,年年来抢,再加上赵全这帮家伙出谋划策,渐渐就成了气候,也成了明王朝这时候最大的边患。
俺答真的有些动摇了,可鲍崇德倒突然来了戛然而止,这就是谈判的艺术,叫欲擒故纵。他双手一抱拳说:“大王英明盖世,可不要棋错一着,徒为亲人所怨、天下人耻笑!末将告辞!”说完转身走了。
这鲍崇德谈判的节奏实在太快,俺答的脑子实在有些跟不上点,也就是踩不准节奏,他还想着a,鲍崇德那儿都到b了,等他赶到b,鲍崇德又到c了,所以俺答在思路上总被动的很。这会儿鲍崇德要走了,他显然也没思想准备。连忙好言挽留,等留下吃完了饭,又送给鲍崇德一匹好马,才让这位鲍特使风风光光地走了。
后来,俺答把鲍崇德的话琢磨了一夜,越琢磨越觉得小鲍的话句句是真理。于是第二天,把赵全等人捆了,送到明朝这边来了,张居正当即下令,让王崇古把这拨人砍首示众、传檄九边,让天下人都看看这些叛徒的可耻下场!
然后,张居正信守承诺,把俺答的孙子封了明朝的官职然后才送了回去。这边朝廷内还吵吵嚷嚷地,众人纷纷反对互市,说嘉靖朝就禁止与蒙古人开马市,当时主张开马市的仇鸾和严嵩都是奸臣,现在怎么能重开马市呢?张居正据理力争,指出情况已有不同,当时开马市是苟安,现在是互利,为什么不可以开呢?就是在这一点上,他得到高拱的大力支持,正是因为有高拱的全力支持,互市的政策得以通过。
一等通过,张居正又赶快授意王崇古,主要意见又是三条:
一,互市不是永不打仗,以和备战才是根本思路,正是因为不想打,才要时刻准备打,所以练兵不仅不能放松,还要加强。
二,互市中要卖铁锅可以,但必须只能卖广锅给蒙古人,因为广锅和生铁锅不一样,这种铁不能用来打造兵器。
三,这一次事件背后的那位三娘子是个关键人物,既然她有汉化倾向,又深得俺答宠爱,一定要想办法和她处好关系,这样在三娘子有生之年,可为蒙汉和平做出巨大贡献。
真的如张居正所料,因为搭上了三娘子这条线,从这时候起,一直到张居正死,他的有生之年里,蒙汉之间就很少有大规模的冲突了。可以说,因为三娘子事件,张居正获得了赢取和平的一个契机,又因为对这位女性的准确把握,张居正赢得了至少十几年和平的改革发展环境。
不过,话说回来,历史上很多人认为三娘子事件的主要功劳应该算在高拱头上,因为这时候他是事实上的执政大臣。
但其实,高拱此时虽然是主要的执政大臣,但具体策划应对主要是张居正跟王崇古在进行的,从史料来看,方案的提出,步骤的细化,问题的解决思路,无一不出自张居正的手笔。高拱正是出于对张居正的友情和信任,才在这件事上大力支持张居正的。
这从《明史》对这件事的描述也可以看出来。这件事中,《明史张居正传》说张居正是“授王崇古等以方略”,而《高拱传》中则说“拱与居正力主之,遂排众议请于上,而封贡以成”。
也就是说,张居正是策划者,高拱是支持者,而高拱力排众议主要是在最后的封贡互市上,所以张居正借三娘子事件妙计初安天下的过程中,高拱自有其功劳,虽不宜抹杀,也不宜过分夸大。
而高拱之所以会对张居正如此全力支持,一方面固然是因为他作为一个政治家的眼光,另一方面也得益于他和张居正的关系。在当时混乱的内阁关系里,高拱无疑是把张居正当作自己人看待的。
但局势千变万化,他们当年香山盟誓的友情又能再维持多久呢?
在高拱遇到麻烦的时候,张居正又会如何对待高拱呢?
请看下集:《宰相打架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