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处境堪忧

吴秀娘和李珍珍从来没有见过婆婆如此失态的样子,心中也是极为心疼。

吴秀娘连忙安慰道:“娘,我们也心疼小姑子,我们自己也有孩子,明白娘的苦衷。咱们要是没有能力相帮也就罢了,但是既然现在还有办法,怎么能够见死不救?”

李珍珍也重重地点头:“是啊娘,这些财物都是身外之物,哪有妹妹的后半生幸福重要,钱没了我们可以再赚,但是人没了就什么都没了。咱们明儿到温县就去张家府上问妹妹的情况,只要有能接回妹妹的可能性,我们暂时过的苦一点也没关系的!”

杨老太被两个儿媳感动地抹了一把眼泪,拉过她们的手道:“谢谢你们,娘知道,你们两个都是好孩子,咱们家能够和和睦睦,甘苦与共,都是因为老大和老三娶了个好媳妇。

那就只能先委屈你们了,如果需要的话,就只能先把这些首饰给卖了。娘这把老骨头,现在还算康健,到时候多种些田地,尽量补偿你们一些。”

“娘,您说些什么生份的话呀,哪里需要您来还呢,我们是心甘情愿出这一份的。而且只要您身体康健,不用您做什么,我们就很高兴了。您是这个家的主心骨,只要有您在,我们才能不行差踏错,过上更好的日子!”

“等到安顿下来,养家糊口的活还是交给我们年轻人来办吧,我们应该尽力让您享福才是。”

“好,那我就等

着你们给我享福了,我就帮你们看看孩子,料理料理家务好了。”

“这就很好呀!”吴秀娘拍拍婆婆的手,一脸诚恳地道,“娘,我们说的是真心话,咱们是一家人,您千万不要觉得遇到了一点难事,需要家里出钱出力的,就亏待了我们。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如果您再说这种话,反而是不把我们当成自家人,我们可要伤心的。”

“知道了,是娘错了,娘不该这么说。你们在娘心里,就跟亲生女儿是一样的!”

“娘在我们心里,也跟自家亲娘是一样的。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娘可一定要好好保重自己。儿孙自有儿孙福,您尽了力就无需愧疚。”

“知道知道。”杨老太知道她们是在开导她关于杨家晴的事。她们尽量把她救出张家,今后的日子还要她自己过。如果她自己立不起来,那他们再烦恼也是没用的。

如果能有幸把女儿救出来,她已经谢天谢地了,女儿以后过得好差,就要看她自己如何打算了。

她也不是那种是非不分,为了儿女肝脑涂地的人。之前女儿自己行差踏错,跟家里决裂,有此一遭也是她自己该承受的后果。

杨春泥在一旁的床上,闭着眼睛静静地听着她们的对话。心中很是感慨,她的姑姑竟然有这种遭遇,这是令人唏嘘。

而奶奶他们的顾虑也是因为家中贫寒,纵然得了一些银钱,但是跟家大业大的张

家根本没有办法相比。能否救出姑姑,还要看张家是否肯高抬贵手。

唉,自己还是不够强,不能让家人拥有绝对的安全感。即便是他们手头有近百颗珍珠,他们也不敢随便乱用。不仅是因为他们对这个珍珠的价值还有所疑惑,还因为他们不敢露富。

真希望能快快找到落脚地,好让她大展身手。让家里快快强大起来,谁都不敢欺负!

第二天起床,他们就继续赶路了,一路上也没有遇到什么麻烦,风平浪静,漕帮的人好像消失了。

也许是府城大人跟漕帮做好了交涉。也许是他们这几条小虾米还入不了漕帮的眼。

反正谢天谢地,到了下午未时初,他们就到了温县境内。

张家就在县城里住着,要找他们很方便。不过,贸然上门很容易弄巧成拙,所以他们先找了一个客栈住下,想先打听一下杨家晴在张家的境遇,要是过得还不错的话,也许,将她带走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所幸,每一个地方的酒馆茶楼都是打听当地秘闻八卦的好地方。

杨老太就让杨家全和杨家贵出去到生意兴隆的酒馆茶楼去坐坐,打听打听。

之所以没有在他们住的客栈打听,是怕客栈的人有所怀疑,暴露了他们和杨家晴的关系,被人通风报信给张家,反而会阻碍他们的计划。

村长几个就在他们住的客栈问了问掌柜的一些关于温县的地多少一亩,房价几何,有什么

特产之类的。

不过半天时间,大家伙都有很大的收获。

不过,杨家全兄弟得到的却是不好的消息。

他们打听到,张老爷留下三个妾室,两个通房。两个通房其中有一个是正夫人贾氏的陪嫁丫鬟,所以还好端端地住在府里。

另一个通房和两个妾室都被发卖了。其中一个妾室还给张老爷生了个儿子,现下这个儿子寄到了那个陪嫁丫鬟的名下。剩下的一个妾室就是杨老太的女儿杨家晴了。

众人听到这个消息,心都揪了起来。

不是说生了子女的妾室就能被留下吗?那个生了儿子的却依旧被发卖了,看来是走是留,根本就是贾夫人一句话的事。

而另一个被留下来的通房又是贾氏的亲信,且没有生育,所以才不构成威胁。

所以,他们可以确定,在贾夫人眼里,有儿子的妾室,有更大的威胁,但也不是说,有女儿的妾室,就会被她所容忍。

而杨家晴母女的处境,他们也打听到了一些。说是他们在府里的待遇就跟奴仆一样,杨家晴还需要自己干活才有饭吃。

这话听的杨家全兄弟两个心如刀绞,所以这一部分,他们并没有说出来给杨老太知道。只含糊其辞地说,妹妹的处境不太好,他们要尽快的去接她回来。

杨老太强装镇定,说大家先商量一个稳妥的法子,但是她心里已经明白女儿的处境,肯定非常不好。她只是强撑着,不想再给孩子们

添麻烦了。

事不宜迟,众人很快商量出一个对策。他们想着,自己人微言轻,这样贸然上门,张家都不一定会接待他们。知道他们是杨家晴的亲戚,甚至会狮子大开口也说不定,到时候双方闹僵就更难救人了。

还是村长提议,说他们之前在济州给济慈堂捐过一笔钱,济慈堂答应过会帮他们一个忙的,不若就让他们帮忙跟张家说和,让他们放杨家晴母女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