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7章 海兰珠和大玉儿

盛京。

当关内逐渐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之际,关外却依然处于乍暖还寒的时候,往年每到这个时候,城内外的百姓们也纷纷出来走动,为新的一年做好准备。

根据八旗的传统,往年这个时候只要不是在出兵打仗,八旗贵胄们便会带着家眷奴才出城打猎消遣,被称之为“春猎”,

来活动活动筋骨,二来也是清廷权贵们为了告诫子孙后代不可忘记八旗骑射之本。

从努尔哈赤到皇太极,这一项习俗便一直被延续了下来,并被广泛加以提倡。

今年同样如此,早在二月的时候,盛京郊外便已经矗立起了一顶顶帐篷,光是从上面树立的旗帜就能看到,不光是满蒙的八旗贵胄参与了这场春猎,甚至连刚刚设立时间不久的汉军八旗将领们也开始参与这项活动,试图更好地融入进整个清廷的八旗贵胄圈子里。

每当往年到了河水解冻,天气也稍稍恢复了几分暖意时,许多八旗将领们已经开始在原野上骑马驰骋,他们弯弓搭箭,瞄着远方的四散奔逃的猎物,不时地射出一箭,随后便掀起了一片喝彩之声。

可是像这种欢天喜地的画面,如今却是根本看不到,甚至整个盛京城中都多了几分寒意——如今所有人都知道了图尔格的偏师,已经被明人消灭在了山东。

那可是整整三万大军啊,若是再加上先前满达海、博洛以及博和托的伤亡损失,清军在此战之中已经损失了足足接近四万人。

尽管这四万人当中,汉八旗占据了绝大部分,真正的满蒙八旗只有一万多人,可是这些人堪称是真正的八旗骨血,死一个少一个的,想要再长出一个来,那得足足十八年。

要知道,自从大清成立以来,何曾遭受过这么大的损失?就算是松锦之战,八旗的损失也未曾有这么大,这简直是真正要了老命,当消息传来的时候,不知道有多少八旗老爷们都急白了辫子......

更重要的是,过去八旗入塞那可不是一般的顺利,几乎轻轻松松地就能掠夺回大批的金银财宝和汉人奴隶,可是这一回却损失这么大,收获反而没有过去那么多,因此许多利益受损的旗主们都纷纷去向皇太极告了状。

原因很简单,当初谁安排的南征?谁委任阿巴泰当的大将军?还不是他大清皇帝皇太极,再说二人还是真正的亲兄弟,眼下阿巴泰的责任自然逃不过去,可是他皇太极就能逃得过去?

清廷上上下下都在为这件事吵翻了天,那些原本隐藏在朝廷角落里的人都趁机跳了出来,一方面明面上是在攻击阿巴泰,可是另一方面何尝不是在暗暗指责阿巴泰用人不对?

倘若当初用了睿亲王多尔衮,大清焉能由此大败?这些葬身于南国的八旗健儿们,又岂会埋骨他乡?

沸反盈天之际,皇太极原本就有些脆弱的身子骨便再也支撑不住,直接吐了一大口血,并且陷入了昏迷之中。

深夜,崇政殿中,皇太极悠悠醒转过来之时,只觉得全身上下虚弱无力,似乎胸口上面盖着一块大石头,让他有些不能呼吸,便微微张开嘴,呼唤了一声。

“海兰珠......

正在一旁伺候的女子却是微微一愣,她很快反应过来,连忙让一旁伺候的小太监去吩咐让御医过来,她则是轻轻抓住了皇太极的手,垂泪连连。

“皇上,妾不是海兰珠......”

宸妃海兰珠虽然是皇太极的挚爱,可是却早早就已经逝去,然而皇太极在病重之际却依然会想到这个女子。

皇太极懵懵懂懂间似乎也忘记了自己身在何地,他继续问道:“你不是海兰珠,那你是谁......yt

“妾是大玉儿.......”

女子露出了一张娇艳的脸庞,挂着几行泪珠。

“大玉儿.......原来你是大玉儿......”

皇太极似乎有些失望地缩回了手,双眼微微闭上,嘴里发出含糊不定的声音,“将大臣们都叫过来吧......朕要跟他们商讨国事。

大玉儿脸上露出些许的失落,她劝道:“皇上,您才刚醒,身子骨还没好呢,这时候就不要去处理事情了......待养好了身子,再去处理江山社稷的大事吧。”

“勿要.....勿要多言,速去。”

皇太极深深叹了一口气,随即便将脸撇向了一边,很显然不想再多言。

大玉儿无奈之下,只能在叮嘱旁边站着的太监和宫女之后,便去请内三院的心腹文武大臣们前来,其中为首者便是刚林、希福、洪承畴人。

所谓的内三院,主要是指内国史院、内秘书院和内弘文院。其前身原本是天聪三年四月设立的文馆,主要用来选拔汉人儒生,后来到了天聪十年三月才正式将文馆改名为内三院,设立内国史院、内秘书院和内弘文院。

内三院成立后,努尔哈赤曾经对内三院的职掌有了明确的规定每一院的职能各有侧重。其中像内国史院掌:记注起居诏令,收藏御制文字;纂修历代祖宗实录;撰拟矿志文;编纂一切机密文移及各官章奏;掌记官员升降文册;撰拟功臣母妻诰命、印文;追赠诸贝勒册文;凡六部所办事宜,可入史册者,选择记载;一应邻国远方往来书札,俱编为史册。

而内内秘书院掌:撰拟与外国往来书札:掌录各衙门奏疏及辩冤词状;皇上敕谕文武各官敕书,并告祭文庙、谕祭文武各官文。内弘文院掌:注释历代行事善恶,进讲御前;侍讲皇子并教诸亲王;颁行制度。

严格来说,最初的内三院工作量虽然比较大,但是也仅仅只是一个纯粹的文馆,地位并不高,作用也不大,一般都只偏向于提升满人文臣。

一直等到皇太极继位之后,他为了摆脱八旗议政传统对皇权的制约,才开始从实质上提升内三院的地位,并且培养了许多汉臣进入内三院来加强自己的权力,由此内三院也只对皇帝负责,内三院的大学士、学士们为其出谋划策,积极参与制各项改革措施,堪称是大清的“智囊团”。

因此,到了这个地步,内三院官员的品级虽然依然不高,可是地位却相对提升了很多,成为了实质上的大清‘内阁’,掌握了主要的权柄。

而眼下来的这三个人当中,其中刚林为国史院大学士,算是名义上的内三院首席大臣,而范文程为秘书院大学士,实质权力却在刚林之上,对皇太极的影响也更深,至于希福则是弘文院大学生,也属于皇太极的亲信大臣。

等到三人联袂抵达崇政殿时,此时皇太极则刚刚接受过御医的诊脉,脸上的气色似乎也好了很多,唯独那双深邃的眼眸中,却依然带着几分失落。

或许刚刚他的的确确梦到过海兰珠,只可惜这也仅仅是个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