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起落架。”
“打火,我要听听发动机的声音。”
“油泵呢?把油泵拿过来,燃料比预计的少一些。”
十几个地勤在胡风的飞机停稳后,第一时间冲了上去,检查发动机,起落架,机翼等等部位,看有没有出问题。
这架飞机是单翼机,华夏第三款战斗用中单翼式飞机,内部编号fz18。
翼展9米,机长7.4米,高2.6米,机身蒙皮和内部主要结构都是金属制成,主要使用铝合金,部分使用其他合金。
这是世界上第一种使用全金属布局的飞机,造价和重量当然也不是欧洲那一坨木头飞机能比的。
飞机空重1060公斤,最大起飞重量1600公斤,采用一台风冷式九缸星型发动机,最大功率二百八十马力,最大平飞速度二百九十六公里每小时。
一战中飞的最快的飞机是英国的SE5战斗机,更换发动机后最高速度每小时二百二十二公里,不过要到1917年才服役。
如果双方相遇,这几十公里的最高速度差距能轻易决定战斗的胜负,而且,全金属机体能承受更大的负荷,也就是能进行大角度俯冲。
拉升盘旋储存能量,发现敌人后开始俯冲,一波攻击后重新拉升,这就是二战时的战斗机作战方式。
至于狗斗?那是俯冲后被咬住了之后才考虑的事情,为什么美国人前期被零式战斗机打的落花流水?因为零式战斗机够快,打了就跑,美国人追不上。
二战开始的战斗机作战,狗斗的重要性相较于一战已经让步了许多,谁能够保留更多的能量成了决定战斗胜负的关键。
“这架飞机能带鱼雷吗?”刘一鸣看着甲板上忙活的众人。
“可以,不过只能带特制的空投鱼雷,而且投掷的时候不能太高,鱼雷的威力也不大,顶多对付一下轻巡洋舰。”
“不过我相信,随着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携带越来越大的鱼雷,到时候即便是战列舰,我们也能击沉它。”
杨伯宁在一旁回答道。
“威力不大?”刘一鸣看了一下他,示意他说一说原因。
“标准的海军鱼雷,因为飞机带不动,我们暂时性的没有更好的飞机,只能在鱼雷上下功夫。”
“最先我们想用450毫米轻型鱼雷,重八百公斤,飞机带上起飞后速度很慢,而且操纵十分困难,临近海面后风更加凌乱,根本无法瞄准。”
“最后我们不得不用450公斤的381毫米鱼雷进行实验,这次操纵容易了许多,而且攻击缓慢行驶的固定靶也能将命中率提升到60%。”
“不过这种鱼雷的装药只有不足一百公斤,攻击大型军舰时,会出现威力不足的情况。”
杨伯宁有些遗憾,他还是更喜欢他鱼雷艇上533毫米起步的大玩意儿,最大甚至有600毫米,重量达到两吨半的重型鱼雷,一发就能解决一条万吨级巡洋舰。
当下各国战舰对于水下的防御还不是很重视,至少现在的船看起来就很舒服,不会出现二战那一票战舰那样,在水线以下还有一个大鼓包,那是防鱼雷用的。
那东西的学名叫防鱼雷泡,是德国潜艇辉煌战绩催生出来的,一战后被各国广泛应用。
也正是因为这个,二战时的战舰除了一些运气特别差的,其余的大型战舰基本能否硬抗几发鱼雷还能保持行动力。
就像大和武藏,一个吃了7发炸弹和10发鱼雷沉没,另一个吃了17枚炸弹,20枚近失弹,19发鱼雷才沉。
而一战时,英国的可畏号前无畏式战列舰,只吃了一发鱼雷,就在二十分钟内倾斜了二十度,之后德军补上了第二发,就此沉没。
鱼雷对于军舰的攻击是致命的,所以一战结束后,各国都疯狂的在寻找水下防御方式,催生出许多奇怪的设计,防鱼雷泡是其中为数不多有用且正常的设计。
“我记得我们没有381毫米鱼雷,最小口径应该是南西战争前的457毫米鱼雷,那是二十年前的老物件了。”刘一鸣好奇鱼雷是哪里来的。
武器开发不是那么简单的事,这架飞机服役的时间不过一年,剩余的时间不足以开发一款合适的新鱼雷。
“陛下您的记忆力真好,连顾总参谋长都记不得仓库中的457毫米鱼雷了,那还是从蛟龙级装甲巡洋舰上拆下来的英国货。”杨伯宁顺便拍了拍刘一鸣的马屁。
“这款381毫米鱼雷也是进口的,不过不是我们进口的,是青日战争后,北洋从俄国人手里拿到的。”
“我也是后来才知道,那时候全世界都对青帝国禁运,除了我们,李大人还和俄国人眉来眼去,高价进口了一批381毫米鱼雷和配套的发射管。”
“听邓将军说,这批鱼雷发射管是从沙俄舰队的船上拆下来的,只是一直到战争结束之后,俄国人才把发射管送来,鱼雷则是又拖了半年才送来的。”
杨伯宁边说边看了一眼表,又看了看天空。
“这……比仓库里的457毫米鱼雷还老?用起来合适吗?”刘一鸣不知道说啥了,那些鱼雷怕是连陀螺仪都没有吧?
“确实太老了,没有陀螺仪,用的还是老式的蒸汽推进,根本没办法直接使用。”
“我跑了好多个厂,才给改到能用的地步。”
杨伯宁说道这个的时候,脸上出现了一些怨气。
航空母舰在海军中,其实不是很受待见的一个东西,虽然大家都知道,这种战舰有用,但是此时确实不是航母的天下。
航母开始设计时,按照刘一鸣的意思,搞主力舰的标准,一切都进行了非常严谨的验证,为此还改了一条快要报废的运输船。
实验的最后阶段,声明了航空母舰是一种前途远大的军舰,但是于当下除了侦查之外,没有其他用处。
欧洲的天空战斗,动辄就是数百架飞机,航母带的那几十架飞机即便在强大,也应付不了数量庞大的岸基飞机,对岸攻击的功能就被否决了。
而对舰攻击,面对高速航行的军舰,飞机空投鱼雷的命中率很低,而军舰上一般有着为数不少的机枪和机关炮,飞机自身的安全性也很难保证。
即便是全金属布局,它也挡不住子弹。
最后,海军设计局对于航母的定位的舰队侦查和反潜,副业是进行鱼雷攻击。
这艘船在建造时被编入侦查舰队,建造出来之后,由于侦查舰队都是一票30节以上的快速军舰,这艘船没能达到设计指标,人家不要了。
而且航母的侦查是依靠飞机,编队中的大部分军舰是承担保护航母的作用,用30节以上的军舰来承担这个任务,有些浪费了。
编入主力舰队,也显得有些不伦不类不说,主力舰队也玩不转航母这东西。
而且航母还需要带上一艘补给舰,配套的高速补给舰还只存在于设计局的办公桌上,航母的补给消耗量又大,编入主力舰队,只会降低主力舰队的自持力。
于是,海军给航母进行了单独编队,计划中要配一艘巡洋舰,一支驱逐舰队六艘驱逐舰,承担保护航母的作用,不过目前没有配齐。
再然后,航空母舰就被丢给了杨伯宁,理由是航母是玩鱼雷的,杨伯宁也是玩鱼雷的,杨伯宁经验丰富,适合玩这个。
杨伯宁起初是拒绝的,他玩的都是快速军舰,一些驱逐舰和那种40节甚至50节的快速鱼雷艇,范围主要在各军港周边,近岸海军,哪里玩过万吨军舰?
不过,因为确实喜欢玩大的,杨伯宁最终把这个担子接了过来。
然后,他就发现,这是个错误。
飞机是扔鱼雷的,但是海军只给配属了飞机,没有配套的鱼雷,原因是鱼雷制造需要开一条新产线,谁用谁买单。
鱼雷艇部队钱倒是有,但是鱼雷设计制造不是一撮而就的,这段空白期,杨伯宁就只能用老鱼雷改一改顶着。
“鱼雷的问题必须要解决,不然的话和有枪无弹有什么区别?缺钱的话,我会让财政部给一笔研发经费,名义嘛……更新换代老旧鱼雷。”
刘一鸣一听就知晓了大概原因,海军舍不得出钱,到处都要军费,一款只能飞机用的鱼雷,没什么意义,还贵。
鱼雷艇部队的钱是分下来的军费,相较于主力舰队本来就不多,挤牙膏似的挤一点出来,也买不了几条。
飞机空投鱼雷训练,即便是使用训练鱼雷,消耗也不会小,毕竟空投来的比较激烈,和发射管温和的发射是不一样的。
“唉?这是要起飞了?”刘一鸣看到甲板上的人都散开了,好奇的看着飞机。
“接下来是起飞表演。”杨伯宁在一旁点点头。
“然后是什么来着?带鱼雷了,是要打靶吗?”刘一鸣看到了飞机下方挂着的鱼雷,问道。
“编队起降,然后编队实弹打靶训练,靶船已经到位了。”杨伯宁点点头。
嗡嗡嗡!!
刘一鸣还想问些什么,飞机却在原地发出巨大的发动机轰鸣声,然后缓慢的滑行了起来,在甲板上不断加速,一直到舰体前部,才笨重的升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