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四章 形势危急

何太后、貂蝉等人在宫中看到罗轲亲率数千战骑出击,杀得城外蛮族大军一片混乱,使蛮族的十几万大军瞬间土崩瓦解向北逃走了,简直目瞪口呆,难以置信。

何太后又惊又喜,没好气地说道:“原来汉中侯早就埋伏下了如此大军,却让本宫好生担心了一番!”

第二天一大早,罗轲率领众骑兵押着俘虏,带着蛮族人扔下的数千匹战马、粮草、辎重以及他们之前掳所得的战利品,回到了城中。

何太后亲自率人在城门口迎接罗轲大军。

罗轲见状,立刻下马,抱拳道:“娘娘。”

说着,他朝立在何太后身后的貂蝉看了一眼,看见她竟然双眸放光异彩连连地看着自己,禁不住朝她眨了眨眼睛。

貂蝉竟然娇颜一红,显得有些慌乱的模样。

何太后赞叹道:“汉中侯真不愧是我们大汉的名将英雄啊!一场巨大的危机,竟然如此轻而易举就被汉中侯化解于无形了。然,汉中侯既然已经调来了主力部队,却为何要对本宫保密呢?倒是让本宫凭白担心了一番!”

罗轲对何太后说道:“娘娘误会了,我的主力部队并没有来,如今在这眉邬一带的就只有我之前带来的那一万骑兵而已。”

何太后呆住了,而貂蝉也流露出难以置信的神情。

何太后急忙问道:“汉中侯说这里只有一万兵马?”

罗轲点了点头。

何太后瞪大眼睛,一副无法相信的样子,问道:“你只有这么点人马,怎么可能击破对方蛮夷十几万豺狼?”

罗轲对何太后说道:“不过是疑兵之计而已。蛮族人没脑子罢了,就这么自己吓自己全面崩溃了。”

何太后呆呆地看着罗轲,心里升起一阵激动,但又升起一种恐惧的感觉来,觉得罗轲用兵如神,凭借一万兵马就轻描淡写地就瓦解了对手十几万强兵,必须得想一个办法完全控制住此人才行,否则后果只怕不堪设想。

罗轲回到临时指挥所坐下来休息,长出了口气,说道:“我运气真好啊!”

貂蝉看着罗轲,忍不住对罗轲说道:“主公真了不起。属下从未想过,有人竟然能如此用兵,一场迫在眉睫的巨大危机,居然就如此化于无形了,就连古之名将只怕也不过如此了。”

罗轲笑着摆手道:“别那么崇拜我,我会骄傲的!”

貂蝉没好气地白了罗轲一眼,只觉得他怎么时而像个顶天立地的盖世英雄,时而又像个浅薄的市井之徒。

貂蝉想到一件事情,问道:“主公的疑兵之计若是失败了,主公又将如何?”

罗轲抠了抠他的脑袋,对貂蝉说道:“这个,我没有想过,大不了逃命就是了。”

貂蝉为之愕然,觉得他这话真是太不负责任了,没好气地白了罗轲一眼。

貂蝉对罗轲说道:“主公,你真是太不正经了!”

罗轲禁不住对貂蝉说道:“我说貂蝉小姐,我怎么觉得你对我变得这么凶了,完全不像当初那么温柔了。”

貂蝉一愣,没好气地对罗轲说道:“胡说!”

罗轲呵呵一笑,对貂蝉说道:“你看你看,还不承认。”

貂蝉红着娇颜,心里只感到无语。

罗轲收敛了笑容,问道:“昨夜小姐一直和太后娘娘呆在一起,她有没有说什么?”

貂蝉听罗轲问起了正事,理了理思绪,点头道:“她跟我说了不少话。不过她话里话外似乎都在传达着一个想法,那就是希望主公能够支持她复辟先帝!”

罗轲皱了皱眉头,有些头疼地说道:“这个女人啊!”

马腾、韩遂率领大军安全退回到了长安,就接到马超发来的急报,说渭水之上的浮桥被焚毁了,他们正在加紧赶制浮桥。

这时,往渭水北岸侦查的斥候赶了回来,禀报道:“启禀大将军,不久前匈奴人、乌丸人十几万大军在王允的带领下,突然出现在眉邬!”

马腾眉头一皱,怒道:“王允这王八蛋,竟然为了对付我们而招来异族外敌!”

韩遂却喜道:“这在现在来说却是好事啊!蛮族大军来到,必然与罗轲交锋,这却替我们减轻了不少的压力,说不定局势会因而发生逆转!”

那斥候连忙对韩遂、马腾和其他人说道:“不过,就在昨夜,蛮族大军已经被罗轲击破了,向西北方向溃败而去!”

在场的人闻言,大感意外。

韩遂难以置信地说道:“这不可能!刘闲突袭眉邬的军队只有一万人,怎么可能击破十几万蛮族大军!”

其他人也都是这个想法,觉得罗轲就算再强,那也不可能仅仅凭借手中的一万人马,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就击破了对方十几万大军啊!

那名斥候急忙说道:“这是千真万确的。听说昨夜,罗轲亲率战骑出击,匈奴人和乌丸人就兵败如山倒了。具体是怎么样的情况,就不得而知了!”

众人面面相觑,禁不住背脊发寒,只觉得这个罗轲用兵怎么如此可怕。

马腾紧皱眉头,面露思忖之色。

这时,一名浑身是血的军官突然冲了进来,直接跪下来,哭道:“大将军!”

马腾认得来人正是张横手下的一名部将,急声问道:“你怎么这样一副模样?难道张横没能得手?”

那名军官一脸悲愤地对马腾说道:“敌军早有准备,我军中了埋伏,张横将军他们都已经阵亡了!”

众人闻言,只感到好像晴天霹雳一般,被震得心惊胆战,不知所措。

马腾决然道:“快,传令超儿,让他停止搭建浮桥,立刻回来与我们会合!”

罗轲在眉邬接到贾诩的急报,立刻留下萧战,守卫眉邬,自己则领着典韦,率领六千骑兵南下,并且在渭水边搭建浮桥,准备渡过渭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