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一支流民军被打败,虽然没有抓到贼首,但也是大功一件,可偏偏五省军务总督周豫昌开心不起来。
从表面上看,周军的战斗力仍然强悍,只要补足钱粮,流民军则必败。
但是苦就苦在没有钱粮。
十几万大军汇聚在四川,严防死后,看似把流民军压制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但实际上周豫昌已经支撑不下去。
七万五千名步兵,每名士兵每天只发给饷银五分,一年共需银一百三十三万二千两;
马兵三万六千名,每名每天只支饷银、草料银一钱,一年共需银一百二十九万六千两。
两项合计共需银二百六十二万八千两。这个饷额只够供客军十一万名兵员之用。
还有三四万名本地官兵的饷银,一年需要筹饷三四百万两银子。
这是军事方面的。
还有百姓。
随着天灾人祸,哪怕是川蜀,也有数百万灾民等着赈灾,更不提其余数省。
不赈灾,流民不能活。
那么新的贼寇就会死灰复燃,多年来剿匪的努力最终白费了力气。
除非杀光流民。
杀光数省近千万的灾民。
周豫昌自问办不到。
于是他请饷请犒的奏疏,接连不断的送去朝廷,希望朝廷能拿出主意。
京城。
恭顺帝一直想要改年号。
恭顺二字,令皇帝心里不爽,太上皇取的年号,一直是他心里的一根刺。
亲政后,大权在握。
可惜事情一件接一件,国力日疲,他延迟了又延迟,始终没有机会提起此事。
乱民每次消弭片刻,还不等他喘口气,又起新的乱民。
广东大费周章打败了红夷,立即解还了各军,返回了卫所,但是四川还有二十万军,辽西军,三大营,京畿卫所军。
军册上高达五十万规模的营兵,沉甸甸的压在心口,让人无法顺畅。
“去年朕下诏,请求各勋贵大臣之家捐助,结果各个都向朕哭穷,全无急公体国之心。就是省直乡绅也不捐助。及至贼来,都为贼所有了。怎么这等愚?”
冯和听到皇帝的询问,低着头一言不发。
看到这般姿态,皇帝越发的愤怒。
冯和有没有才?
皇帝认为是有才的,能把朝廷维持到如今,明面上一团和气,就是有本事的人。
但是冯和的态度,让皇帝感到烦闷。
有些事,他办;有些事,他装傻。
冯和听到皇上的动静,知道这一次自己推诿不过去,单独召见他,就是让他出主意的。
可是他又能出什么主意呢。
根子就是田地上。
宗室、勋戚、乡绅地主、太监占的田地太多了,谁也不愿意让出来,天下人都是这么做的,凭什么自己吃亏。
他们有权有势,朝廷从他们手里收不上钱银子,反而每次的加派,竟然成为他们吞并田亩的机会。
朝廷越是加派,他们吞并的越多。
从太上皇时期开始的加派,至今三十余年,天下田亩七成归入他们手中。
加派成为了毒药。
加派的次数越多,就越是无可救治。
冯和是聪明人,看得见根子,知道自己没有这个本事,但是谁让他被推上前台呢。
内阁首辅的位置,在他看来就是火坑。
“要彻底剿灭贼寇,需要大军,用大兵需要钱粮,不是出于公中,就是出于民间。”
“国库空虚,臣建议皇上发内帑。”冯和该说的话都说了,接下来看皇帝怎么选择。
恭顺帝不说话了。
“内帑哪里还有钱。”
冯和暗叹一声,终于说出了他本不愿提出的想法。
“凡缴纳地亩粮税在五两以上者,可以加征钱粮。”
官员们是很聪明的。
冯和能成为内阁首辅,必定眼界非同一般。
时至今日,能纳粮五两以上者,必定是地方大户人家,虽然最后也会转嫁给佃户,但是比起一体纳粮,此法方为上策。
小民正是因为活不起,才沦为流民,流民不绝,大盗不止。
所以他提议向大户收粮。
皇帝得到了他想要的说法,这才满意的放过冯和,命他回去写奏疏呈上来。
冯和颤颤巍巍的离开文华殿,心里只觉得凄凉。
果不其然。
随着此消息的传开,所有人都在指责冯和乱政。
连一向温和的贾政,也当着门客们的面,大骂冯和欺人,可见京城的风气。
没有地方大户在县外的配合,且各方势力都在反对,此提议不但没有顺利的施行,连当下剿匪事宜都受到牵连。
最后在一片骂声中,冯和主动出来背锅,把所有的责任揽于一声,去职归乡。
随着冯和离开内阁,他所谓的因粮输饷之策,立刻被废,施行不再区分税粮多少,按田亩一体加征。
闰三月,恭顺帝正式下诏加征剿饷。
诏书说:
“流寇蔓延既久,生民涂炭已极。不集兵会剿,贼不能速除;不多措钱粮,兵不能大举。帑部贵诎,设处无方。廷议改因粮为均输,暂累吾民一年,除此腹心大患。筹思再四,万非得已。……今责成所在抚按,大张榜示,备述朝廷为民除残、多方轸恤至意。遍集官吏,严行戒饬,递布乡村,详加劝谕,使远迩尽知,贫富均纳,果能遵行无扰,自然好义乐输,剿功告成,一体叙录。”
~~~~~~
金州。
“黄河以南,大江以北,东西七、八千里,止有州县城池尚在,其余村落残破难堪。
末将从湖广荆州、襄阳二府、河南南阳、开封二府过来,亲见地方数百里无一茎青草,人民相食,至不忍言。”
唐清安看着内地送来的情报,转手递给贾鉴。
谢友成,陶杰,林如海,顾道初等人,一一看完后,众人连连摇头叹气。
“湖广熟天下足,连湖广都遭了灾,可见如今内地的光景。”
林如海惋惜道。
“虽是天灾,但朝廷赈灾不力,昏招连连,以至于今日之糜烂,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
陶杰说道,一边看向将军。
“将军恕属下斗胆妄言,今日之金江镇,以将军之威望,振臂一呼必当天下应,”
陶杰当年在朝鲜时,就是性格激烈之人,如今身居高位,更无视朝廷。
“国内的官员吃相太难看了。”
“劳什子查核“溢地”,说是百姓开垦的田地,超出了原先的田亩数额,查出之后计亩征税,对于解决增饷也不无小补。”
陶杰笑骂道。
“今时今日之关内,何处不是大面积土地抛荒,地方官员提什么清查“溢地”,简直是痴人说梦。”
“不但为大户们名正言顺吞并田亩大开方便之门,还加大了对贫苦百姓们搜括。”
“趁着国内民乱为平,我金江军西出,前后夹击京畿,顺势而下,唾手可得。”
谢有成和林如海都摇了摇头,并不赞成陶杰的主意。
谢有成是出于军事考虑。
金江军的地盘铺的太大了。
草原离不开军队,朝鲜离不开军队,奴儿干也离不开军队,还有水师越来越大的规模。
去年一年从国内收拢了数十万流民,导致金江镇各库不足。以及三万驻守琉球国的第四镇。
将军提议的三年休生养息之策刚过了两年,并没有计划对国内用兵。
想要对国内动兵,就需要更改政策,开始积蓄,至少要准备二十万大军长途作战的物资补给。
前前后后动用至少数十万民夫。
以及北面林丹汗的威胁,会否趁着大周内乱南下,只要林丹汗有政治头脑,就不会错过这个机会。
哪怕不考虑林丹汗,除非金江镇不顾一切,在国内以战养战,以他对将军的了解,他觉得将军不会同意。
林如海考虑的又不同。
现在是朝廷因为灾民之事头疼,到了金江军入关,就是金江镇头疼灾民之事。
以金江镇的能力,每年能勉力收拢数十万流民,但是一下子有了上千万的灾民,金江镇怎么可能供应的来。
无法赈灾,流民军就不断,倒是就是源源不断的流民军,造金江镇的反。
至于大规模屠戮大户。
林如海也是不赞成的。
屠戮了一地大户,看出了金江镇对大户的敌意,其余各地的大户就会团结起来,南方也会齐心支持朝廷。
大周的国力发挥不出一成,是因为大户们不配合朝廷,但是当各地大户一致团结,国力就不是只有一成了。
金陵的商贸会禁绝,将军在国内的名声,也会败坏殆尽,人人视将军为祸害。
到时候将军面对的就是全天下的敌意,哪怕征服各地,叛乱也不会止息。
林如海和谢有成先后说完了自己的想法。
众人都看着将军,等待他的决定。
“保持现状。”
唐清安轻轻说道。
朝廷不赈灾,永远需要面对生生不息的流民军。
哪怕不讲仁义,只从利益出发,对金江镇也是有利的。朝廷一直和大户站在一起剥削百姓,就会越来越失去人心。
辽河套肥地多,奴儿干的开发虽然缓慢,但是地广物博,金江军的人口会越来越多,实力越来越强。
从军事方面看。
等消化完了草原,朝鲜,奴儿干的金江镇,不但随时可以抽出二十万大军,后方还能保持稳定,为大军在外作战源源不断的提供物资。
而金江镇之所以还打着大周的旗号,是因为济州岛的海贸,以及国内的人口和物资。
现在大周的南方,仍然是富庶的,生产力高,又和金江镇合作的不错,金江镇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每年几百万两银子的利润,解决了金江镇的军饷和官府开支,比起入关劫掠,那才是丢了西瓜拣芝麻。
历史上后金多次入关,获得的人口和利益,都远不如金江镇如今的局面。
更何况唐清安不是后金。
后金是外族,杀汉人劫掠财物,是他本族民心所向。
自己屠戮汉人,那多年打造的金江镇优良风气,立刻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武夫当国的风气,不利于自身长久的统治。
得国正与不正,关乎未来之根基。
“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的军号,岂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
“恐怕今年山东的流民会比往年要翻数倍。”
林如海松了口气,向同僚们提醒道。
他不反对将军做皇帝,他不是迂腐的读书人,本就是勋贵出生,从龙之功他也眼热。
只是保持目前的局面,对金江镇是有利的。
朝廷实力在下滑,金江镇的实力在高涨,此消彼长,到了入关的那一天,金江镇夺得天下就更容易,更得人心。
“不光是山东,福建移民也越来越多,根据水师的公文,连广东和广西的流民也在进入福建。”
唐清安说道。
以水师的运力,和海外汉商商船北上搭载的运力,今年至少可以收拢沿海流民一二十万。
大头还是山东。
北方各地涌入山东的灾民,恐怕随着朝廷昏聩的政令,加上金州名声的传开,只山东超过五十万是有可能的。
一年高达七十万的流民,十分之一的人口,金江镇的压力不小。
金江镇的粮食。
七成来自于辽东,一成来自于辽河套,一成来自于朝鲜和奴儿干,一成来自于海外商贸。
“我准备放开海禁,所有百姓都可以出海捕鱼。”
唐清安说道。
金江镇的商贸虽开,但是渔政未开,一直都是官府组织大海捕鱼,但是考虑目前的压力,理应支持百姓自行出海捕鱼。
船政各船坞已经开足了马力,不发在生产多余的船只。
不过百姓们可以请民间工匠打造小渔船,在沿海捕鱼为食,聊胜于无。
“此议为上策。”
众人没有反对。
渔政司在各海岛建立冻库和盐场,主要是远海捕鱼,百姓们捕鱼是近海,两者没有大的冲突。
众人议定完国内的事,接下来就是海外的事。
日本已经内乱。
五十名老兵战死。
“此事我心难安。”
唐清安声音低沉,众人也只觉沉闷。
名义上是刺杀,实际上是为了让德川忠长信任金江镇,下定决心反抗德川家光。
更深一层的用意,反而是为了避免刺杀成功。
柳湘莲认为有日本天皇,僧侣,大名各方势力暗中联合,又在京都天皇的地盘上。
刺杀极其可能成功,如此反而便宜了德川忠长,不利于金江镇最终目的。
所以老兵的作用,如果真到了刺杀成功的时候,也是老兵们反水的时候。
刺杀不成功,老兵和德川忠长的武士都会死。
刺杀成功的时候,老兵要让刺杀不成功,结局还是死。
只有刺杀真的成功,老兵们才有活路。
但是金江镇不能让刺杀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