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村上的钱

“大哥,真不是我故意不说,小二她娘是最早知道的,将我瞒得死死,后来咱村一起逃荒,一家子在一处吃饭,她才与我说了实情,我那时候哪信啊,这不闹呢么,后来慢慢观察了一阵,才知晓,竟是真事……”

闫老二抹了一把脸,很是扭捏的说道:“之前去谷丰、龟缘,我们不都是夜里没人的时候走吗,那啥,没事我就让小二撑两杆子,试试她这力气真的假的,到底有多大……

哥,小二这个……自己从龟缘撑筏子回来没啥问题……”

闫怀文理解弟妹的做法,也是一番慈母心肠。

怪不得天佑爱带小二出门,他还以为是小二聪慧,天佑不忍其埋没,趁着年岁尚幼,雌雄莫辨,带出去见见世面,原来是另作他用……

或许,两者皆有之?

“小二平时可有不惯?”闫怀文转头问闫玉。

闫玉一脸天真:“没有不习惯,大伯,力气大特别好,能干许多活,就是爹和娘不让我在人前使力气,但这次北戎来,我,我没忍住。”

她小心翼翼的问着:“大伯,以后我能像戚家叔伯一样,想咋使咋使吗?”

想到因此番北戎杀来,小二在人前展露,闫怀文心中暗叹一声,如此,真的不好藏了。

他并非迂腐之人,见不得女子身强,而是,而是小二本就机灵百巧,聪颖果敢,再加上这身力气,日后该是何等英姿少年郎才是她的良配……

“还是要收敛一些,人前非不得已,莫用。”闫怀文殷殷叮嘱。

闫玉很是乖巧的点头。

看着这样的侄女,闫怀文既欣慰又头疼。

猜测是一回事,真的确定又是另一回事。

现在家中无余财,待到日后,还是要给几个小的置办一些产业,小二……还要再厚几分。

……

闫玉坦白之后,浑身清爽,睡得特别香。

一早起来,神采奕奕。

反观大丫,这一夜没怎么睡好。

先是小二来送了六两银,晚些二叔又送来十两,言明不止她有,恒儿、小二,还有婶肚子里的孩子,每人都有。

她一夜辗转反侧,想着她幼年丧母,是婶子一手将他们带大,未得小二之前,婶子身边只有她和恒儿,亦是用心照料,只是家事繁忙,精力不济,而他们姐弟又一日日长大,这才渐渐放开手……

迷迷湖湖到了早上,大丫刚刚起身,爹又唤她进屋,给了十两银。

大丫将小二与二叔婶子都送了银子给她的事说与闫怀文听。

闫怀文默了默。

“收下便是,是你二叔他们的一番心意。”

家中底子单薄,突然有这一笔外财,倒是想到一处去了。

……

闫玉早起先去了戚家。

和戚奶奶商议将南边的林地买下来,以后那林子就是他们的,怎么伐都方便不说,也能好好经管起来,边伐边补种。

之前是没有这个条件,蒙头砍树烧炭,将银钱落到口袋再说,现在手里有了余财,还是将这个窟窿填上的好。

照常给戚四叔开小灶,端了一小盆菠菜鱼丸汤。

戚老娘听着动静没法没法的。

明说暗示撂脸子都止不住闫玉投喂戚四……

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看不见。

戚老娘:“那林地可好大一片,咱都买下来,村里人能愿意?以后村里人要是想砍些柴使咋办?”

“自家用砍就是,等咱都规划好,砍了一棵补上俩,隔上几年再看,咱还赚了呢。”闫玉道:“再说只有靠林子近的这些人家才来这边,北边的人家都是进山,脚程更短。”还能顺便在山上找点旁的,更方便。

戚老娘是个利索的,闻言便道:“那中,小二等着,戚奶奶去拿银子。”

说着话就要回去拿钱。

闫玉忙道:“戚奶奶,先不忙,等我爹回虎踞,让他跟大老爷打听打听那块林地是什么价,要是价钱差不多,咱赶在入冬前就给它买下来。”

现在还是秋天,这晚上就凉飕飕,他家没有一天不烧炕的,这要是入了冬还得了,烧炭生意大有可为。

戚老娘却是雷厉风行的,说拿钱就拿钱。

这戚家的赏银刚到手一晚,就被塞到了闫玉的怀里。

闫玉推脱不过,心想行吧,让他爹带着银子走,谈好了就直接办手续,省得来回跑二遍。

闫玉又带上账本找到几位村老爷爷。

摆开架势,开始算账。

罗村长几个笑眯眯的听她念叨。

什么买竹子的钱该村里出,之前那批还有以后准备要买的,都该走村里的账……

崔郎中那用的药,虽然是村里人进山找的,但都记了工分的,现在用了,也该给结钱,像卖出去一样,之后再兑工分……

煮粥熬药的婶娘姐姐们辛苦,又看火又照顾伤员,虽不是和北戎作战,但也息息相关,村里是不是也该补贴补贴……

【鉴于大环境如此,本站可能随时关闭,请大家尽快移步至永久运营的换源app,huanyuanapp】

还有那熬粥用的米、肉干,各家损坏的门板,被祸害的东西等等,是不是也该在村里的账上消一笔……

再说回伤员,往小了说是自己受的伤,往大些说,是不是为了保护村子,村里很应该慰问慰问……

老宋头一直在点头,嘴里啧啧个不停,听到此,不解的问:“啥慰问?”

“就是您老几个德高望重的去受伤的家里看看,给些钱吃食得用的东西之类,说几句让以后小心些好好养病宽心的话。”闫玉张口就来,又补了一句:“花销也是村里出。”

几个老头听懂了。

前面那些是要将村里账上的钱抠出去。

后面这个他们更明白。

像是罗村长,谁家有个大事小情他不过去看看,日子难的他也会多少给添上几文,是个心意,不过从来都是从自家掏钱。

村上有钱……还是他们到了这关州之后,才开始有的。

这都是俗例。

一般以宗族聚居的村子都是这般。

以前的小安村太穷了,例不起来。

现在他们不是一姓,胜似一姓,确实该如此。

“这哪哪都得用钱,村上那些钱够不够啊?”罗村长问道。

就听小二又噼里啪啦给他们算了好一通账。

几个老头笑呵呵的听着,一会点头,一会道好,却没有全盘应下。

闫玉提的那个各家损失都要村子里出,他们还不能接受。

“村老爷爷们,你们想啊,要是村上给补这笔,北戎来了,咱大伙是不是就没了后顾之忧,肯定全都一心打死他们。

要是自家出,会不会有人这样想:我家无事,管旁人如何……”

咸鱼一家的穿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