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攻克平原

众所周知,加特林机枪是一种防御型武器,而非进攻型武器,像兰博那样,挎着加特林,突突突一顿冲的猛人,可没几个,更何况这种原始的加特林,虽然安装了轮子,能推着前进,亦十分沉重!

最关键的是,推着加特林机枪进攻,没有阵地防护,很容易遭到对方枪炮的攻击,甚至一颗手榴弹扔过来,就有可能把机枪手炸死,把机枪炸坏!

因此,若不是正面晋军抵抗异常顽强,赵云也不会拿加特林当进攻武器使用!

加特林不行,坦克呢?它肯定是进攻型武器,却也有很多缺点,虽说子弹打不透,手榴弹也炸不动,但是,却害怕炮火和炸药包,尤其是这种落后的薄皮大馅装甲车!

凭现在的工业水平,制造真正的坦克,还是有点难!因而,这种新型坦克,其实就是一辆装甲车,外罩的装甲铁板,是用铆钉镶上去的,履带更是脆得弱不禁风!

可想而知,一旦履带被炸断,坦克就趴窝了,根本动弹不得!

更要命的是,用铆钉镶嵌的装甲,也是一场噩梦,一旦坦克遭到猛烈炸击,那些铆钉就有可能在压力的作用下脱落,并在舱内以爆速飞溅、折射,里面的坦克手,可就遭殃了!

之前的陈留之战,赵云使用坦克搞巷战推进,效果还不错,打得守城晋军毫无招架之力,这主要是因为,在城内作战,晋军炮火无法瞄准坦克开火,并且,当时的他们,既没有炸药包,也没有扛着炸药包炸坦克的勇气!.c0

可现在,面对守卫平原的晋国火枪军,坦克就有点失灵了!赵云不是不知道这些新式武器的弱点,因而,没有一上来就亮出它们,不得已试着用用,却发现,效果不佳!

当然,不可否认,加特林和坦克,绝对都是厉害的大杀器,有弱点不可怕,完全可以用数量来弥补!如果赵云手里有几十辆坦克,上百挺加特林,完全不必在乎一点点的损失,问题是,他没那么多,损失不起!

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在刚刚出现的时候,便能尽善尽美,有缺点不怕,可以不断改进!

相信将来,随着工业水平和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以及实战经验的不断积累,这两种武器,都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但是现在,显然为时尚早!

这也难怪,刘纬本来打算以五年为准备期,再发动统一战争,那时候,各种新式武器,相信都能厚积薄发,一鸣惊人,也没有那么多缺点和毛病了!

谁能想到,战争这么快爆发,仓促上阵,暴露一些缺点和毛病,不足为奇,可对赵云来说,这场仗就不那么好打了!

好在,就刚刚,坦克打残了晋军的炮兵阵地,致使他们一时之间失去了远程掩护,虽然加特林机枪撤了,坦克也不能动了,但汉军将士却如潮水一般蜂拥而上,很快夺占了第二道,甚至第三道防线,距离平原,近在咫尺!

司马孚眼见于此,连忙敲响金铮,命令所有部队退回城墙阵地,这是他们最后的防线,若是再被突破,就只能打巷战了!

不得不说,在冷兵器向热兵器时代过渡的阶段,城墙这种东西,你说它鸡肋吧,确实很鸡肋;你要是完全不把它当回事吧,又是一道很难逾越的屏障!

就说现在,晋军退到了城内,即便汉军用轮式山炮炸开城门,也很难冲得进去,因为门洞里面,还有敌人的阻击阵地,在如此狭窄的空间内,汉军士兵冲上去一波,死一波,简直就是添油战术,白白牺牲!..

另外,大量晋军火枪兵集中到了城头阵地,冒着被炮火轰击的风险,拼了命地往城下输出子弹,打得汉军将士们只能躲在第三道防御阵线的战壕当中,很难抬头,更别说继续靠近城池啦!

眼见于此,赵云把心一横,下令集中所有轮式山炮,轰击城墙,击其一点,打开一道缺口!

经过一刻钟的连续炮火输出,这种外刷水泥,内里夯土的城墙,很快就撑不住了,待炮火停歇时,有英勇的汉军士兵冲到城根底下,设置了炸药包,随着拉响火线,引发爆炸,这段城墙终于垮了!

城墙垮塌,所暴露出来的缺口,可比城门洞大得多,汉军立时一拥而上,鱼贯而入!

更重要的是,这里的缺口一旦打开,其他方向上的晋将,势必被牵扯了注意力,结果,平原西门、南门和北门,也被汉军将士趁势突破,司马孚无奈之下,只能率领残军退入城内,以巷战做最后的殊死抵抗!

众所周知,巷战最难打!上一次陈留之战,赵云他们得益于坦克的突击和掩护,轻松解决了晋军,这一次没有了坦克,巷战的进展情况如何呢?

此时此刻,终于看出赵云劝说司马孚疏散城内百姓的重要性了!汉军将士与敌激战,不再束手束脚,只要有动静,马上就开枪;只要不确定屋里有没有藏着晋军,先丢几颗手雷进去,反正不怕误伤百姓!

汉军为了准备统一战争,日常训练科目当中,增加了一项城市巷战训练,关中军,也就是这支摩步兵团,一直没有什么战斗任务,接受过的训练最多,再加上此前陈留之战中积累的经验,打巷战,显然比晋国火枪军更拿手!

还有一点,也使战争胜负天平,早已倾斜!汉军后援通畅,弹药充沛,可晋军呢,在经过激烈的守城战以后,弹药已基本告罄,到最后,居然只能使用冷兵器与汉军做最后一搏,可想而知,会是什么样的结局!..o

不过,汉军在这场巷战中付出的伤亡也不小!总之,平原之战,是一场烈度超过下邳血战的攻城战,为了歼灭晋国火枪军,攻克敌人国都,第一集团军竟阵亡三千余人,轻重伤员加在一起,六千余人,付出巨大代价!

谁说统一战争,就一定是摧枯拉朽,势如破竹?竟有许多英勇烈士,倒在了胜利的曙光之前,以至于赵云虽然最终攻克平原,却沉痛不已,很难高兴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