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军的布阵很有讲究,充分利用了地形的优势!别看污水和漳水正值春季枯水期,水位不高,甚至有些地方,河道内只剩涓涓细流,可对晋军来说,却是一段难以逾越的距离!
污水是漳水的一条支流,河道并不太宽,却也距离汉军阵地,几十步之远;漳水,则是一条大河,河道宽阔,无遮无拦,一马平川!晋军想要攻上汉军阵地,势必通过河道,无形中增加了不少难度!
这个时节,污水和漳水的水位确实不高,许多地方河水只到膝盖,完全可以蹚水过河,但是,行进的阻力会很大,晋军士兵们注定跑不起来,只能缓缓前进!
若是在平日里,慢慢蹚过去倒也没什么,但现在是打仗,对面的汉军阵地上,随时可能射来致命的子弹,炮弹更是时不时地在身边爆炸,这些晋军将士一旦进入河道区域,可以说,凶多吉少!
如果是在平地上,他们至少可以选择原地卧倒,躲避攻击,或采取匍匐前进的方式,慢慢接近汉军阵地,可在河道内却完全做不到,虽说这里的水位不高,可要是人一趴下,全身都伏进了水里,而无法呼吸,因此,最多只能采取半跪的方式,降低身姿!
面对枪林弹雨和炮火攻击,这种半跪的姿态,显然不足以有效掩护和躲避,这也是为什么,刚刚晋军三千人发动进攻,居然死伤一半以上的原因所在!
既然汉军拥有十余门轮式山炮,为什么不早点拿出来用呢?非要等到晋军的燃烧弹造成了汉军伤亡?很简单,姜维他们为了能吸引晋军主力,将要面对一场苦战,甚至会被敌人包围,弹药有限,必须省着点用!
不过,刚才一轮炮火对攻,效果斐然,晋军用来发射毒气弹和燃烧弹的飞火流星,顿时损失殆尽!接下来,他们只剩迫击炮,而迫击炮呢,又无法对汉军的坚固工事造成太大破坏,摆在司马昭面前的竟是个难解的死局!
换作是你,你怎么办?聪明的做法,应该立刻改变策略,留一部人马继续牵制姜维,剩下的主力,转向北进,寻机与张嶷和马忠所部决战,而不是继续在这里啃硬骨头!
然而,司马昭也不知道是中了什么邪,偏要拿下姜维不可,尽管攻击受阻,还是歇斯底里地,继续发动进攻!
司马昭不是个合格的军事指挥官,却是个出色的政治家,他的心里清楚,现在晋国行将灭亡,人心沦丧,必欲取得一场大胜,鼓舞人心,激励士气,否则,局势再发展下去,就没有人敢于抵抗汉军了!
但是,尽管司马昭力排众议,乾纲独断,却也知道,不能蛮干,因而再次组织进攻时,想了一个办法,他命令晋军士卒,把粮草辎重车全部推进河道内,虽零零散散,却可以构成一道掩体,使晋军将士们不至于暴露在汉军的枪林弹雨之下!
这一招,的确起到了效果!晋军将士们进入河道内以后,可以躲在粮草辎重车后,推着慢慢前进,若车辆陷入河道,而无法前行,则就地弃车,将其留在原地,作为掩体屏障,为接下来的进攻和撤退提供掩护!
如此一来,这些粮草辎重车,在河道内星罗棋布,晋军步兵,可以从一辆车的后面,快速移动到另一辆车后面,迂回前进!同时,还可以利用车辆掩护,探出头去,持枪与汉军对射,而不像刚才那样,只有被动挨打的份!
这下子,不利的战局,稍稍得以扭转,有至少两千晋军士卒,慢慢接近了傅佥他们的阵地,剩下那点没有掩体的距离,打一个冲锋,就能快速穿越,只要冲上汉军阵地,与之展开白刃战,说不定便能一举攻克敌阵!
事已至此,可能有人会问,汉军为什么不用炮火,攻击那些粮草辎重车,扫清障碍?
因为一开始的时候,这些车辆都在移动当中,很难瞄准;之后,当这些车辆停在河道内,用曲射炮攻击,也很难打得那么准,车辆看似很大,但作为炮火的攻击目标,又太小了!
现在世界上最精准的迫击炮,理论命中误差大概在五米左右,也就是说,目标尺寸或范围大于五米时,才能保证弹无虚发,相反,小于五米,就有可能会打偏!
刘纬没有那么神,虽然在这个时代造出了迫击炮,技术水平却远不及现代,因而,汉军的流星炮,误差可能会更大一些,一般是用来轰炸敌军阵地或成片的敌兵,用来精准攻击小目标可就难了,需要一些运气辅助!
《亮剑》当中,李云龙让炮手用迫击炮打中敌人指挥部,这是有可能的,毕竟指挥部的面积可不小,但是,你让他攻击移动目标,或者较小的目标试试,除非能保证火力密集度,否则,一打一个准,几乎不可能!
迫击炮不行,山炮呢?它也是一种曲射炮,发射的也是榴弹,虽然比迫击炮更加精准,想要清除河道内的那些粮车,也未必能保证百发百中,况且,那可是成百上千辆车啊,得浪费多少弹药?
这可如何是好呢?难道就眼睁睁地看着晋军士卒,轻松穿越火线,距离汉军阵地近在咫尺吗?不要担心,又一种神秘武器,终于登场亮相了,它就是加农炮!..
迫击炮、山炮和榴弹炮都是曲射炮,炮弹轨迹是一条抛物曲线,加农炮呢,却是一种直射炮,它是专门用来攻击单个目标,且命中精准的杀伤利器,尤其善于攻击敌人碉堡和坦克,是火炮家族当中的狙击手!
眼见晋军如此变化,姜维也是立刻命人把五门加农炮全都拉上傅佥他们的阵地,瞄准目标,便是一顿炮火齐轰!
刹那间,河道内的那些粮车,纷纷中弹,顿时被炸成碎片,残骸七零八落,躲在粮车后面的晋军士卒,也都炸开了花,死伤惨重,这一轮的攻势,再度瓦解,全线溃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