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出师未捷

刘纬的讲述,十分详尽,涉猎到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人文、民生等诸多事物,整整给诸葛亮讲了三四个时辰,从上午时分,一直到日渐西沉!

要不是刘纬的身体实在不佳,体力不济,他可能还会讲得更多!而诸葛亮呢,却乐此不疲,入迷其中,连外面的天色逐渐暗淡下来,都没有发现!

在诸葛亮听来,刘纬的描述,如同神话故事一般,却又很贴近于现实!什么人类已经去到月亮上了;什么人与人之间,靠一个叫手机的东西,便能实现即时通讯了;什么世界人口,已经达到七十多个亿了……等等等等,无一不在刷新着诸葛亮的认知,如此大爆炸一般的信息灌输,也就是他那个惊人的大脑能装得下,换作别人,恐怕早就已经听不下去了,脑袋非炸了不可!

因此,当刘纬已经讲述了很多,累得实在有点说不下去的时候,诸葛亮竟意犹未尽,还在针对刚才的讲述,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个过程,又持续了将近一个时辰!

刘纬大病未愈,身体虚弱,口干舌燥,饥渴不已,中间也是不得不打断了诸葛亮的好奇心,叫来侍者,为他们送上茶饭,不然以他的身体状况,今天非得被诸葛亮给折磨死不可!

“真是……太奇妙了!我还有一个最关键的问题,你……你是怎么从未来世界,来到现在的?”到最后,诸葛亮操着不熟练的后世语言,终于提出了那个最关键的问题!

“这个……我也不知道,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切,也是个奇迹,到现在,我都没搞清楚,自己究竟是怎么来到汉末三国时代的……”这个问题,令刘纬很是为难,他确实不知道!因此,也只能摇摇头,给出了令人失望的答案!

果然,诸葛亮一听刘纬这么说,脸上露出了失望的神情,不过他却被刘纬话里的另外一个关键词所吸引,那就是汉末三国时代!这个词,诸葛亮可从未听过!

“何谓……哦,什么是三国?哪三国?”诸葛亮话锋一转,不再纠结穿越的原因,反倒对此,充满了兴趣!

可不是么,刘纬谈了许多未来的画面,却从未提及过原本历史的真相,偶然间这么一说,立即引起了诸葛亮的好奇心!刘纬想了想该如何回答,略加沉吟,便给出了他的解释!

“三国,是后世之人,结合这个时代的特征,所命名的特有代名词!这三国,指的是曹操的魏国、孙权的吴国和刘备的蜀汉……”刘纬尽量用诸葛亮能够听懂的方式,如此解释道!

“汉末……意思是说,我大汉,最终,还是亡了?”诸葛亮忽然一脸焦急之色,又补充追问道。

“唉……是的……”听诸葛亮这么问,刘纬略显遗憾之色,叹了口气,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怎么会!三足鼎立的局面,不是已经形成了吗?刘玄德据荆蜀之地,延续汉祚,我大汉,怎么还灭亡了呢!”诸葛亮显然不能理解这个结果,再度急切追问道!

刘纬明白诸葛亮为什么会显得如此激动,那是因为这个最终的历史结局,与他所构想的蓝图,天差地别!

不过,诸葛亮能这么问,至少可以证明,他的心里十分清楚,眼前这个历史时空内的一切,已经因为刘纬的穿越而发生了改变,诸葛亮关心的,是没有刘纬影响的,那个原本的时空内,历史的走向和最后的结果!

换言之,诸葛亮是想知道,被刘纬改变之前的历史原貌,他对大汉王朝最终灭亡的结果,还是有些无法接受!这个问题,使刘纬有些为难了,他不知道该如何作答,沉默许久,忽然吟诵起一首诗来!诗曰: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刘纬在吟诵这首诗的时候,可谓声情并茂,十分用心,可诸葛亮呢,听了之后,却一头雾水!诗文表面之意,他大概都听懂了,却不知道,这首诗里说的,究竟是谁!

“这首诗歌,是后来的一个朝代——唐朝的著名诗人杜甫所作,为后世之人,广为传诵,无人不为之而动容,感伤落泪!知不知道,诗里所说的那个人是谁?”眼见诸葛亮一脸茫然之色,刘纬先是简单介绍了一下这首诗的出处,紧接着,又意味深长地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不知……”诸葛亮不解地摇了摇头,十分疑惑。

“就是你,诸葛孔明!”刘纬忽然目光坚定有力地看着诸葛亮,给出了令人惊讶的答案!

“何哉!”诸葛亮闻知如此真相,大吃一惊,瞠目结舌,目瞪口呆,愣了好半天,又向刘纬提出了疑问,“三顾,何意?我……我还做了丞相?”

“是的!你就是蜀汉的丞相!所谓三顾,是指三顾茅庐的典故,刘玄德为了请你出山,先后三次去了隆中草庐,前两次,你都不在,第三次,才终于见到了你,你诸葛孔明,为刘玄德指点迷津,谋划了三分天下之略,感知遇之恩,最终决定出山辅佐于他,成就了蜀汉基业!”刘纬不厌其烦地详细给诸葛亮解释道。

“两朝呢?”听了刘纬的解释,诸葛亮明显十分动容,眼圈都有些湿润了,不过,还是针对另外一个问题,又向刘纬询问道。

“刘玄德建立蜀汉政权,当了皇帝以后,不听你的劝告,执意要伐东吴,结果在夷陵之战中,被陆逊火烧连营,惨败而归,于白帝城含恨而亡,临终向你诸葛孔明托孤,扶立太子刘禅继承皇位,因此,你是辅佐了两代天子……”刘纬不太忍心把真相告诉诸葛亮,可是却又不得不说,也只能略显遗憾地再度做出了解释!

“夷陵之败,竟如此惨烈?动摇国本,乃至我大汉,再无复兴之力乎?”诸葛亮的后世汉语,还是不够熟练,此时情绪激动,便掺杂着古汉语,一股脑地说了出来,好在,刘纬能听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