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心急如焚

前文说到,荀攸采用以诚相待的方式,没有与刘纬斗智斗勇,口舌争锋,却坦诚相告,替他分析了一下当前的局面!一番论断,倒是滴水不漏,听着似乎很有道理!

说到最后,荀攸还表现得不卑不亢,给刘纬提供了两个选择,或战或谈,并坦言,即便汉军来战,曹魏军民,也不会畏惧!看来,曹操指派荀攸出使,确实用人得当,这家伙既表明了态度,也没有辱没国格,守住了尊严和底线!

这么做是对的,身为一国使节,岂能奴颜婢膝,苦苦哀求敌人?求,是求不来和平的,反而丢了魏国的脸面!荀攸此人,果然非同凡响,不仅有智慧,还很有骨气!

可是,荀攸的这个言论,却让法正听着,十分刺耳,于是,还没等刘纬做出任何反应,他先在一旁开口了,说荀攸这番言论,听着好像是那么回事,可实际上,却是想当然而已!

闻听法正此言,刘纬也十分好奇,打算听听他的见解,于是便投去了一个鼓励的目光,希望他继续说下去。与此同时,荀攸也向法正提出了疑问。M..

“哦?孝直以为,谬在何处?”荀攸好奇发问,却摆出了一副准备与法正辩论一番的架势!

荀攸不想跟刘纬玩套路,采用了坦诚相告的方式,可是他分析的局势,却完全是由实际情况出发,并不觉得有什么谬误之处!有人对此产生质疑,这是他不能容忍的,为了自己这套说辞的合理性,他必须斤斤计较,寸步不让!

“北胡与东吴,早已胆裂耳,焉敢犯境!尔不闻,我大汉之军威乎?”法正紧皱双眉,一脸正气,慷慨激昂,以强硬的态度,回应了荀攸!

法正会这么说,一点也不意外,因为他是坚定的主战派!眼下,荀攸一番高谈阔论之后,法正观察刘纬的表情,发现他好像还真往心里去了,也是替刘纬着急,便亮明了自己的态度,打算驳斥荀攸的说法,不使其动摇了汉王的决心!

不过,法正这个说法,却显得有点没水平,他并没有针对荀攸言论当中的漏洞发起质疑,而是在主观强调汉军之强大,给人一种以势压人,蛮不讲理的感觉,虽然听起来态度强硬,也很鼓舞人心,却颠覆不了荀攸之言的合理性!

闻听法正此言,刘纬不禁好好地看了看他,心说自己的这个智囊,今天是怎么了?说话怎么像一员武将似的,有点意气用事的感觉呢?这也不是法正平日里的风格啊?

其实,法正说的倒也没错,如今天下,汉军确实可称天下无敌,若真的正面硬刚,恐怕没有哪支军队会是他们的对手!

可问题是,刘纬采用了职业军人制度,才训练出这样一支钢铁雄师,虽然效果显著,却有一个难以避免的漏洞,那就是兵力不足!即使刘纬很富有,他也养不起太多的职业军人,所以才在占据了北地和朔方二郡后,采用了引胡入塞和生产建设兵团制度,来弥补这个缺口!

况且,益州之地,人口基数也不够,目前二十万军队,已经占据总人口的百分之十以上,这个比例,实在太高了,再多,恐怕将影响到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随着刘纬将来的地盘越来越大,兵力不足的问题,将愈发凸显,虽然汉军精锐,武器先进,可人数太少,那么广阔的一片土地,谁来守卫?肯定是顾得了东,却顾不了西!

因此,荀攸说的还真没错,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刘纬确实不好应对鲜卑、曹魏和东吴三家一齐来攻的局面!

刘纬希望法正能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而不是听他如此强横硬怼之言,心里难免有些失望!那么,问题来了,足智多谋的法正,怎么会是这样的表现呢?

因为法正此时,心急如焚,恨不得明天便能恢复中原,一统天下!由于心情急躁,法正的心智,多少有些乱了,失去了往日的沉着与稳重,仿佛张飞附体一般,居然也冲动起来!

法正为什么会如此着急,以至于失态呢?因为他的身体不好,自觉命不久远,担心活不到实现一统天下之宏图伟业的那一天,因而心急如焚,焦躁不已!

法正如今,早已位极人臣,为刘纬权力集团的首席幕僚,地位崇高,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按理说,他理应知足了,可实际上,法正却并不满足,他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坐到统一王朝的丞相位置上,而不仅仅只做一个藩国丞相!

可惜,上天赐给法正的时间,却不多了!他虽然才不到五十岁,可身体却拖了后腿,胸口疼痛,时常发作,气短气虚,并伴有呕血症状,食不甘味,夜不安枕,病情每况愈下,痛苦不堪!

可是表面上,法正却隐瞒了自己的病情,佯装无事,强撑病体,就连刘纬,他都瞒着,以至于到现在,刘纬都不知道,法正的病情已经如此严重!

法正不甘心呐,时常向天抱怨命运不公!眼下,汉军正面临着一个可以一举席卷中原,统一天下的绝好时机,法正当然不想错过,因而坚持继续用兵,即便他觉得,这么做确实可能会存在隐患,也依然固执己见!

换言之,其实法正并没有发现荀攸的话里有什么漏洞,唯一可能忽略的,便是汉军强大的战斗力,因而才刻意强调,实际上还是很明确的态度,那就是排除万难,进兵中原!

但是,法正此言,不仅令刘纬感到失望,就连荀攸,都没爱搭理他!本来荀攸已经做好了与法正辩论一番的准备,可一听他居然是这样的说法,只微微一笑,便没再说话!一时间,倒是法正,满脸尴尬,有点下不来台了!

“人心难料,孰知深浅!孙仲谋与北胡,何以同谋哉?其,未必如君所愿,亦当何解焉?”关键时刻,徐庶忽然开口了,算是替法正缓解了些许尴尬,而且也终于问到了关键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