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许久,朱高煦仍然是一脸不可置信地说道:“爹的意思是,让我为蒙古之主?”
朱棣点了点头,然后又摇了摇头。
朱高煦急道:“爹,你是不是喝多了?”
“一会儿点头,一会儿摇头,到底是几个意思?”
朱棣说道:“爹年岁大了,若是这次班师回京之后,草原叛乱再起,恐怕到时候爹都骑不动马了。”
“因此爹想着趁这次将鞑靼可战之兵全部歼灭的契机,将鞑靼故地彻底纳入大明的版图。”
“除了你,爹还能相信谁?”
“只是以后如何界定草原与朝廷的关系,爹还没有想好。”
朱高煦心潮澎湃,此刻脑中却是一团浆糊,不知道这是好事还是坏事。
之前朱瞻圻一直一言不发,默默地听着他俩谈心。
这时候站起身说道:“爷爷,你心疼我爹,孙儿十分感动。”
“在孙在看来,让我爹在鞑靼故地主持大局,自然是上上之选,但若是日后立为蒙古国主则尚需三思。”
朱高煦瞪了他一眼:“你这话什么意思?”
“看不起你爹?”
朱瞻圻笑道:“爹先别心急。”
然后又看向朱棣:“爷爷征战多年,无非是以武止戈,为天下人,为后世人,奠定和平的根基。”
“此时鞑靼已经是名存实亡,若是爷爷再立了我爹为鞑靼的新主。”
“鞑靼的子民服不服气尚且不论,几代之后,我爹的后人,与朝廷的后继之君若是起了嫌隙,必将重蹈今日覆辙!”
朱高煦怒道:“你也是老子的后人!”
朱棣则微微一笑:“你小子狠起来,连自己都不放过啊。”
朱瞻圻正色说道:“孙儿此话,既是为了咱们朱家人不再沾染自家人的血,也是为了天下苍生,顾不得那么多。”
朱棣一脸淡定地说道:“”你们父子俩也别着急,朕只是有了一个初步的想法。”
“最后如何定夺,还会多听听大伙的意见。”
说着他看了朱高煦一眼:“不过这次,朕准备让你率领本部六万人马,驻守和林,坐镇鞑靼故地,你没意见吧?”
朱高煦白眼一翻:“爹都让我在关外种了一年地了,此时在和林再待几年,又有何妨?”
朱棣重重拍了拍朱高煦的肩膀。
“努力吧,我的好儿!”
说罢,哈哈大笑着朝着大营走去,留下了朱高煦父子两个。
朱高煦余怒未消地说道:“刚才老头子说让我为草原之主,你为何出言阻止?”
朱瞻圻解释道:“爹,你太心急了。”
“就跟当初大伯被立为太子之后,你便不顾一切地四处使绊子一样。”
朱高煦气的双眼通红:“你……”
“你就不知道为你老子考虑考虑?”
“若是哪天朱瞻基那小子当了皇上,到时候老子除了造反,哪还有第二条路?”
“你爷爷够厉害了吧?”
“若不是当初朝廷用人失当,而且战场上老天爷都帮他,咱们这一大家子,坟头草都换了不知道多少茬了。”
“老子若是起兵,十有八九将会死无葬身之地。”
“就算是你们兄弟几个,都难活命!”
当初朱瞻圻给他造梦之后,朱高煦这一两年经常盘算自己起兵造反的胜算。
可算来算去,总是没有好的破局之法。
本来他已经快要认命了,如今剿灭了阿鲁台,草原上正好需要他这么一个有资历,有威望,能够镇得住场面的重量级任务。
若干年后,等他彻底稳住了草原局势,朝廷再想动他,便千难万难。
朱瞻圻嬉皮笑脸地说道:“咱们父子打断骨头连着筋,儿子怎么可能不会为爹考虑?”
“只是如今瓦剌尚在,而脱欢和也先父子,全都是一代人杰。”
“等到讨伐瓦剌的时候,将会比这次困难不少。”
“而且即便是脱欢和阿鲁台这种土生土长的草原部落首领,都不敢妄自称汗,还得拥立一个黄金家族的后人来作为名义上的领袖。”
“爹这个大明的王爷,岂能够那么容易让草原人心服口服?”
这番话也是实情。
靠暴力征服而来的土地,若是不能够妥善化解被征服民族的敌对情绪,在庞大的帝国也会轰然倒塌。
横跨亚欧大陆,不可一世的蒙元帝国如此。
后来的小日子也是如此。
而征战朱高煦自然不惧,若是治国,他还差点意思,尤其是镇抚鞑靼故地。
看着一脸彷徨的朱高煦,朱瞻圻接着说道:“现在操心还为时尚早,爹提兵镇守和林,确保鞑靼故地不发生意外,才是当务之急。”
朱高煦终于是点了点头。
“爹说不过你,这些年发生的每件事,每次都是你小子说的对,就连老子都不得不服。”
“不过你也要当心了。”
朱瞻圻面带疑惑地看着朱高煦。
朱高煦笑道:“所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几年你立下了不少功勋,就连老大房中那几个儿子也不过受封郡王,而你已经是亲王了。”
“到了封无可封的地步,你说接下来会怎么样?”
朱瞻圻感激地说道:“多谢爹的提醒,儿子的将来的路该怎么走,还得多靠爹来指点。”
嘴上虽然这么说着,不过他心中却是风轻云淡。
他关注的可不止眼下的大明,眼中还有星辰大海!
父子二人胡乱闲聊了几句之后,便也各自回营安歇了。
大军休整了十天,三军将士更是醉生梦死了十日。
十日后。
朱棣亲率大军,班师回朝。
此时已经是永乐十八年的早春。
朱高煦听从朱棣的安排,率领着手中六万将士,驻守和林。
随军主簿于谦,也一同留了下来。
朱棣带领大部队,从和林一路向北,经雁门关,越过长城,然后走黄河水路,而后转道大运河,直抵京师。
永乐十八年三月,大军抵达应天。..
上次朱棣出征的时候,太子接驾迟误,受到了朱棣的严厉训斥。
杨溥等太子府属官,不少都遭到了贬黜。
吃一堑长一智。
这次朱高炽早早地便将一应事务准备完毕。
可他的心中仍然是七上八下,有一件事情,他一直没有禀告朱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