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早,朱棣抖擞精神,策马于三军阵前,接受了鞑靼残兵的投降。
当城中的两万鞑靼骑兵,排着长长的队伍抛下手中的弯刀,交出手中的战马,明军阵中欢声雷动。
在朱高煦父子等人的带头下,三军齐呼。
“大明万岁!”
“皇上万岁!”
“明军万岁!”
而对面的鞑靼降兵,听着明军山呼海啸一般的呐喊之声,肝胆俱裂。
一种说不出的感觉涌上心头,朱棣眼眶一红,险些掉下来泪来。
他高高举起手中的百战宝刀,朝着三军将士喊道:“犯我大明者,虽强必戮,虽远必诛!”
三军将士再次群情激奋。
“皇上万岁!”
“皇上万岁!”
呐喊声,欢呼声不绝于耳。
经此一战,不但了却了朱棣的一个心结,更是造就了一批战场勋贵。
不知又有几人封侯,几人封公。
朱棣下令,将已经解除了武装的鞑靼降兵严加看管,供给其衣食。
明军将士则原地休整十日。
当天夜里,朱棣命人从和林城中搬出了阿鲁台提前储藏的酒水,杀牛宰羊,犒赏三军。..
老朱家祖孙几人,以及张辅、杨荣等肱骨之臣也围坐在一起,随着三军将士一同狂欢。
众人见皇上开心,于是纷纷向朱棣敬酒。
几轮下来,朱棣实在是有些撑不住了。
“朕去转转,你们接着喝,谁要是能够站着回去,明天朕赏他五十军棍!”
在众人的欢笑声中,朱棣像一个饭后遛弯的普通老人,缓缓朝着空旷之处走了过去。
此时和林城周边的各营之中,都燃起了熊熊篝火。
三军将士围坐在篝火之侧,喝酒聊天,热闹非凡。
更有一些性子活泼之人,学着蒙古人的模样,围着篝火载歌载舞。
朱棣抬头看着满天繁星,心中畅快。
解决了鞑靼之后,草原上最后的威胁便只剩下了瓦剌。
他自信自己扫平瓦剌只是时间的问题,此刻他最担心的是如何安排鞑靼这片土地和土地之上的人口。
酒后的朱棣走了不久,便感觉心跳加快,于是在一处小土坡缓缓坐了下来。
心中盘算着下一步计划。
突然感觉肩头一热,原来是朱瞻圻将一件羊皮大袄披在了他的身上。
“此刻天寒,千万不能着凉。”
“爷爷一个人想什么?”
朱棣会心一笑,用手拍了拍了旁边的空地。
朱瞻圻会意,顺势坐了下来。
“瞻圻啊,此战你麾下的三卫将士皆立下了赫赫战功,尤其是飞天营,更是像杀手锏一般。”
“回头你向他们传达一下朕的谢意!”
朱瞻圻笑道:“为爷爷沙场效力,本就是将士们的天职。”
“况且按照军功大小,朝廷自会封赏他们,哪里需要什么谢不谢的。”
朱棣温情地盯着朱瞻圻,感觉这两年这个孙子又成长了不少,言语更加得体,处事也更加有分寸。
他用手遥指着远方的天地,说道:“你刚才问爷爷在想什么。”
“这就是爷爷所想。”
朱瞻圻问道:“爷爷是说,如何安置鞑靼?”
朱棣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这个问题不仅朱棣一直再思索,朱瞻圻也是自打出征那一刻便在考虑。
“爷爷,这事儿孙儿有点想法,只是可不可行,还得爷爷乾纲独断。”
朱棣笑道:“爷爷就知道你小子有主意,快说!”
朱瞻圻于是侃侃而谈。
“自从汉武大帝举倾国之力,将匈奴人逐出漠南,至今已经一千多年。”
“可这一千多年来,匈奴、鲜卑、突厥、契丹、女真、蒙古等草原民族,一代又一代,但凡有一丝机会,便会窥视中原。”
“汉唐等武德充沛的朝代,自然能够守住北方边境。”
“可若是赵宋等重文轻武的王朝,便不得不割地赔款,以求媾和。”
“若要想彻底解决北部边患,最根本的办法便是让北境的草原民族,成为中原的一部分。”
朱棣问道:“照你的意思,是不是就行对付建州女真的办法。”
“胡汉杂居,将其整个民族同化?”
朱瞻圻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
“有点像,却又不完全一样。”
“建州女真不满万人,因此咱们大明可以轻易地将其同化掉。”
“可草原虽然地广人稀,但各部加在一起也有上百万人。”
“以目前大明的人口和国力来看,还做不到。”
“孙儿以为,可以在鞑靼故地,选择合适的地址筑城,在派遣守军的同时,安排一些文人士子,教化草原牧民。”
“让他们学习礼义廉耻,认同咱们汉人的文化。”
“在生活方式上,可以让他们继续保持游牧的习俗,不必按照大明的税法缴纳赋税。”
“这个办法孙儿起了个名字。”
“可以叫做一朝两制,中原汉人采用传统的驭民之道,草原的牧民则在给予他们充分的自主权的同时,按照大明的州县体制进行管理。”
朱棣若有所思地沉吟道:“一朝两制?”
“听起来倒是很有新意!”
“你接着说。”
朱瞻圻继续说道:“不过自古以来,中原人喜欢将其他民族当做蛮夷对待。”
“在孙儿看来,若想草原上长治久安,永久顺从大明朝廷,首先要改变的便是汉人的态度。”
“朝廷需要下发严旨,明令各族子民均是大明的子民,朝廷将会一视同仁。”
“当年蒙元王朝不足百年便迅速陨灭,根源便是将天下人分为四等,导致天下人人心离散。”
“当然孙儿此眼一定会有很多人反对。”
“尤其是那些世家大族,他们那股子与生俱来的优越感,断然不会自降身份,与异族平起平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