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朱棣与朱高煦父子互相哭穷

看着于谦惶恐的样子,朱高煦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那就要看你的表现了!”

于谦初入军营,便也知道军中的规矩比朝中更为严格,当下不敢嬉皮笑脸,恭敬地说道:“请王爷吩咐!”

朱高煦来回踱着方步,说道:“你替本王写一份奏折给皇上。”

“将咱们抵达凤州,以及军中的安排全都告诉皇上,另外在最后提上一句加固凤州城防和战马紧缺的事。”

于谦心中了然,这是在向朝廷要钱啊!

他略一思索,便有了头绪,洋洋洒洒近千字的一篇奏章一挥而就。

不多时,便呈给了朱高煦。

朱高煦也很诧异,怒道:“你可不能糊弄老子,小心吃不了兜着走!”

可当他打开奏章之后,脸色瞬间又好了起来。

“我说于谦啊,你小子还真他娘的是个天才!”

“尤其是奏章的最后,很是符合本王的心意,只不过文中有几个字本王不认得,你给本王解释解释。”

于谦于是像看一个智障一样,将那几个字一一向朱高煦做了解释。

朱高煦二话不说,便盖上了自己的大印,交代信使发往了京城。

他的奏章到了紫禁城的时候,朱棣正在和朱瞻圻聊天。

王狗儿将朱高煦的奏章呈给朱棣之后,朱棣便迫不及待地打开看了起来。

“你爹他们抵达凤州了!”

他一边看,一边笑:“不错,老二那之后安排的很是妥当。”

“这才像是朕的儿子!”

可看着看着朱棣便笑不出来了。

朱瞻圻察觉到了他的神色变化,问道:“爷爷,是不是出什么事了?”

朱棣一把将奏章甩给朱瞻圻:“你自己看!”

“越到后面越是来气,通篇不提要钱的事,却句句都在暗示朕。”

“还什么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恐怕负了皇恩!”

“而且这份奏章,文风华丽,用词准确,一看就不是他的手笔。”

朱棣一通牢骚发完,朱瞻圻也将奏章看完了。

笑道:“我爹肚子里有多少墨水,爷爷还不清楚么,孙儿要是没猜错的话,这封奏章应该是出自于于谦之手。”

朱棣有些疑惑地说道:“于谦?”

“他不是平素最看不惯你爹么,怎么这么快两人便穿到一条裤子里了?”

朱瞻圻犹豫了一下,回答说:“可能,爹在关外干的还不错吧。”

朱棣仍有些愤愤不平。

“你说你爹也是,真是个守财奴!”

“朕都答应他了,关外屯田的粮食全都归他支配,该发给将士的军饷也是分文不差。”

“他居然还有脸在这哭穷!”

朱瞻圻心中嘀咕道:你们父子俩,还不是一个样子!

“那爷爷打算怎么办?”

朱棣沉思了一会儿,目光突然变得狡诈起来。

“哭穷这一套,都是爷爷玩剩下的。”

“既然你爹哭穷,那爷爷便哭的比他还穷。”

于是朱棣拿起毛笔,沾上朱砂,在朱高煦的奏章上批阅了起来。

朱瞻圻凑过去了看了一眼,差点没笑出声。

只见朱棣写道:“老二,你做的不错。”

“只是爹这也没有余粮了,最近朝廷在准备迁都的事,之前不知道哪个王八蛋烧了奉天殿,光是重修,就花了不少钱。”

“而且去年冬天又再次疏通大运河,国库已经捉襟见肘。”

“咱们父子俩一同咬咬牙,困难总会过去的。”

“不过你这次在关外屯田,爹还是心疼你的。”

“爹从内帑中挤出了一百两银子、五十匹绢,便赐予你吧,大不了爹今年不做新衣服了。”

“吾儿一定要保重!”

朱棣写完之后,一脸坏笑地看着朱瞻圻:“怎么样,爷爷这番话是不是在情在理?”

朱瞻圻笑道:“姜还是老的辣啊!”

说完之后,朱棣也是放声大笑。

……

朱高煦那日将奏章发出之后,便开始着手准备挑选精锐之事。

当年在南京的城南校场,他曾经见识过朱瞻圻和王许儿操练出的那支平倭军。

这支分工明确,配合默契的队伍对他的触动非常大。

虽说与大规模征战不在一个量级,但是道理是相通的。

一支数万人的大军若是能够像平倭军那样,密切协同,配合作战,那这支军队的战斗力可想而知。

朱高煦是经历过数十万人的大规模战争的。

对战场上的那些事,可以说是了如指掌。

他稍加变通,便将其中的要义领悟了七七八八。

于是他命麾下将领,从这六万人中选出了一万精锐,专门练兵,不用负责屯田事务。

而这一万精锐之中,有的善于奔跑,有的善于投掷,有的善于射击……

根据士兵们的特长,分为了五个营。

射箭好的,便重点训练射术,起名锐金营。

力气大的主要训练投掷长枪,可以远距离攻击敌人的重甲部队,起名巨木营。

性子机警,脑子活泛的,便专门训练抓俘虏、打探情报,起名细水营。

擅长使用火器的,便重点训练火铳和火炮,起名烈火营。

耐力强的,主要训练围歼以及追击战法,起名厚土营。

当然还有一个共同的训练科目,便是骑术。

毕竟有朝一日在草原作战,两条腿是怎么着也跑不过四条腿的。

而猛哥帖木儿麾下的那数百族人,便成了这支精兵的教习。

朱高煦的一番安排,井井有条,诸将无不心服口服。

就连于谦,也对他刮目相看。

公事安排妥当之后,朱高煦当然没有忘记自己的事。

于是便命手下亲兵在凤州城内开辟了一大片空地,又让工匠按照朱瞻圻提供的酿酒之法搭了好几个烧锅。

只可惜酿酒的时间有点长,一时半会儿倒是喝不上了。

朱高煦猛然记起了自己在汉王府中也有一个烧锅,此刻估计快到了开锅的时间。

于是他便亲手写了一封家书,托人带给朱瞻圻。

信中只有一件事,便是将酿好的酒第一时间差人送往凤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