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文家大院

薛掌柜明白,很多年轻人是不撞南墙不回头,也没有再做反驳,想着等她自己做做,发现做不完,自然就会去请短工了。于是做了两手准备,一是让人先去买了五十袋面,二是让伙计去联系短工,一旦颜蓁蓁做不出那么多面条,他能及时找到人来干活。

颜蓁蓁让伙计将一袋袋面粉搬进厨房,晚上,趁着大家都睡了,偷偷将面粉运进空间,在厨房里,她打开了电动面条机,只需要将面粉倒进机器,设定好面条的软硬程度、粗细程度,在另一个注水口中加好水,轻轻一按开关,机器便启动起来,将面粉和水混合、揉搓,再通过机器上面的滚轮进行押制。

很快的,面条按照颜蓁蓁设定好的粗细程度,从另一头出来,落入簸箕上。在机器不停地运作下,仅仅一夜的时间,厨房里已经摆满了制好的面条。

转过天,薛掌柜看到那些做好的面条,直接傻了眼:“蓁蓁,这些……都是你一个人做的?”

“是啊。”颜蓁蓁笑道,“我就说做面条很简单的嘛。”

薛掌柜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颜蓁蓁一个小姑娘一夜之间能做出这么多的面条,难道她有三头六臂不成?

“还有这些肉馅儿,我也弄好了。”

颜蓁蓁又端出昨晚用绞肉机绞出的肉馅儿,可以用来做酱。..

“奇怪,真是奇怪……”薛掌柜皱着眉头,“我睡觉向来很轻,有点儿动静就能醒。昨夜竟然没有听到一点儿剁馅儿的声音。”

颜蓁蓁搔了搔头皮,打着哈哈道:“也许是这两天太过劳累,导致薛掌柜你睡得沉了,等忙完了这个流水席,我放您几天假,好好休息。”

薛掌柜万万不会想到,颜蓁蓁有随身空间,她在空间里用绞肉机做肉馅儿,根本不会发出声音,又因为颜蓁蓁是范统的徒弟,信以为真的点点头,叹气道:“或许,我是真的老了。”

好不容易瞒过了薛掌柜,颜蓁蓁开始准备拌面用的酱。

因为香酥黄豆,花生米之类的配菜,颜蓁蓁的空间里有真空包装做好的,只要倒在盘子里就能用。

只要酱做好,流水席就算是完成了。

不用请短工,田老板给他钱全部进了她的口袋。

颜蓁蓁心中想着,或许可以用这一笔钱提升改造一下厨房,看看会不会出现,更高科技的用品。

田老板的流水线如期举行,百姓们用各种不同的酱料、菜码、浇头,调配了自己爱吃的面。

颜蓁蓁也混在人群之中,一口蒜,一口炸酱面,香喷喷的吃着。忽然一个三、四十岁的中年男子想他走过来,拱手问道:

“小娘子可是云来楼的掌柜?”

颜蓁蓁点点头:“正是,我就是云来楼的掌柜颜蓁蓁,这位先生找我,所谓何事?”

中年男子说道:“我听说田家的流水席,是你紧紧带领四、五名厨师完成的?”

颜蓁蓁听后点点头:“正是。”

中年男子又道:“我叫文斌,家住距离花城不远的文县,再过两天,就是我太爷爷的百岁寿辰,我想请颜掌柜随我到文县,为我太爷爷的生日准备家宴。”

颜蓁蓁一听,心想:宴请全城的流水席我都做了,区区家宴,岂能难得倒我?

于是点头应允:“好,没问题。”

文斌从怀里拿出一张银票,递给颜蓁蓁:“这是一半定金。剩余的钱,会在家宴结束后给你。”

颜蓁蓁一看银票金额,吃了一惊,他出手竟比田姥爷还要阔绰大方。

等流水席结束,颜蓁蓁让几名厨师带着行头,跟着文斌来到文县。

这个文县所处的位置在半山腰上,县内的房子都依山而建,入口处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刻着“文家大院”四个金色的大字。

文家大院,这看起来像是摆在大家庭院子外的,怎会摆放在县城门口?

更让颜蓁蓁觉得奇怪的是,县城门口两个身材高大、皮肤黝黑的守卫并不是衙役,而是普通的村民打扮。见到文斌,上前说道:“十六叔,你回来了。”

十六叔?难道守卫和文斌是亲戚?看来这个文斌,在文县势力不小。

更让颜蓁蓁意外的是,走进县城。许多年轻人见到文斌,都称呼其为十六叔。

“文先生。”颜蓁蓁忍不住说道,“你家在文县,也算是个大家庭了。”

文斌听后哈哈一笑:“颜掌柜说得对,但却不全对。”

颜蓁蓁不解:“此话怎讲?”

文斌回答:“不是我生于大家庭,而是整个文县,本就是一家。”

“什么?整个文县是一家?”颜蓁蓁差异之余,恍然大悟。为什么县城门口会有文家大院嗯石头。

“不错。”文彬解释道,“我家祖上曾是流民。我太爷爷途径此处,相中了这块地方。就将家按在这里。事实证明,这里就是一块风水宝地。太爷爷和太奶奶在这里定居后。开支散叶、子孙满堂。等传到我这一辈儿,文家大院的人口和规模,已经达到了县城的水平。”

颜蓁蓁恍然大悟:“所以你让我来。给你太爷爷百岁寿辰做家宴,这个规模不亚于流水席,但是,这家宴比花城的流水席更加难做。因为县里的人大多数依山而居。家与家之间的距离并不近,况且山路陡峭。如果效仿花城做面。没法搭大桌子不说,等把菜摆上桌,恐怕已经凉透了。”

文斌同样皱着眉:“颜掌柜说的极是,这也正是另我头疼的地方。不知道颜掌柜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解决?”

颜蓁蓁想了想:“要说解决,也不是一点办法都没有。我觉得您太爷爷的寿宴,可以吃火锅。”

“火锅?”文斌皱着眉,“可是……去哪里找这么大的锅子?”

颜蓁蓁听后摇了摇头,说道:“不需要大锅子,而是每人一个,面碗大小的铜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