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冰棍,沈月瑶想着,待生意好了,可以做各种口味的雪糕。
那些有钱的人就可以买雪糕,普通人舍不得花钱,可以买冰棍吃,一样解暑。
这些都是小本买卖,其实最重要的还是口红作坊。
开的辣椒肉酱作坊以及做皮蛋生意,都没有口红作坊赚的多。
好的口红,那么一支一下子就赚几两银子。
她现在手里有一些银子和银票,大多都是靠口红作坊赚的。
有了这些,苏雪衣去京城的话,也能在京城内城区租个宅子暂时住着。
听说京城内城的物价非常贵,好的房子租金一个月就几百两银子。
所以沈月瑶还是想多做一些生意。
冰棍生意的话,不着急,主要还是口红生意。
沈月瑶也知道若想生意一直好,就要不断的推陈出新,要推出不同色号来。
她还准备弄药妆生意,做面膏手膏香水香料生意。
还有化妆类的东西。
这个时代的化妆用品相对科技时代简单很多。
她还打算做出各种眉笔,带不同色的眉笔,还有眼影假睫毛,腮红粉底液等等东西。
这些做好了都很赚银子的。
沈月瑶想了想道:“大丫,冰棍雪糕生意就先交给你做你来管理。”
苏大丫一听这番话,既激动又有些紧张,“三婶,我……我真的可以吗?”
她最近只跟着奶奶和二丫身边学习,虽然每天从早到晚都不断的学习,三婶说的每一句话她也都记住,可她那也只是学一学,没有真正去管理一个作坊。
直接负责一个生意,苏大丫心都快跳了起来。
沈月瑶知道苏大丫受之前事情的影响,骨子里开始自卑起来。..
她用鼓励的眼神看着苏大丫道:“大丫,你只说你想不想做,别的不用担心。”
苏大丫使劲点头,认真道:“三婶,我想,我想做,我想学很多东西想变强,也想能帮你的忙。”
“可我怕做不好。”
因为这不是小生意,不是摆摊小打小闹,冰棍生意也相当于一个作坊。
要做出来要记账,要雇人做,还要出去售卖。
很多事都要面面俱到的想到。
不能疏忽。
沈月瑶笑着安慰她道:“这个你不用担心,小本作坊生意,你拿着练练手就好。”
“有不会的就问我,任何事谁也不是天生就会,都是一点点学,一点点摸索才会熟练,熟能生巧。”
“你把小作坊生意管好,之后再做大的生意也就不用担心了。”
“以后无论是你还是二丫我都要重用。”
“娘年纪大了,以后要在家里享清福,可不能累着了。”
孟老夫人笑着道:“累不着,能帮你们做事我也挺高兴的。”
沈月瑶道:“娘,苏家肯定要回京城,到时候您还是苏家老夫人,受人尊敬,很多活啊安排下面的人去做,您就在府里歇一歇,跟曾经熟悉的姐妹一起说说话聚聚参加一下宴会就行。”
根据沈月瑶的了解,京城那些老夫人夫人们,平日大多都是一起聚会说说话,没啥事。
出去干活,会被人说的。
孟老夫人听到这番话,神色一下子恍惚了起来。
仿佛回到了曾经在京城生活的时候。
孟老夫人感叹道:“其实以前啊就盼着回京城,想苏家重新回到以前勋贵的时候,可现在吧,感觉在村子里悠闲轻松的生活着没什么压力也挺好。”
“京城有京城的繁华,咱们这里有咱们这里的好。”
“最关键的有瑶娘你在,咱们家的日子变好了,在村里咱们一样吃的好住的好。”
“况且也受村里人尊敬,心情舒畅。”
“京城吧,看着繁华,但掉下一个瓦来,都能砸死一个侯门大院的人,勋贵人家太多了,权势错综复杂,处事要处处小心。”
“每一句话都要斟酌一番才能说出口。”
“你看着妇人们之间聚会啊,其实要不打探消息,要不就是互相攀比,真几个好的姐妹没几个。”
“就连我自己哥嫂啊,也是那样,咱们苏家出事被流放,他们都避之唯恐不及。”
说起这个来,孟老夫人也挺伤心的。
苏二丫听着奶奶叹气,也很心疼,“奶奶,你别难过!”
孟老夫人用阵线做着蚊帐笑着摇头道:“不难过,他们根本不知道,咱们现在越来越好。”
“其实流放也有流放的好,要不你们三叔哪能遇到你三婶这么好的妻子,我还有大宝二宝两个这么好的孙子,我就很知足。
沈月瑶神色看了看在树下一旁看漫画书的两宝,笑了笑。
这两孩子精力旺盛,中午让他们睡觉都不睡,非要在旁边跟着大人一起玩。
看他们做蚊帐觉得无聊,就去旁边看书了。
喜欢看书是个好习惯。
沈月瑶温声道:“对啊,娘,咱们到时候回京城去,雪衣科考考的好,咱们也都能做生意能赚银子,那些人就不敢再低看苏家了。”
“再说了,当今皇帝也不是以前的皇帝,我听雪衣说了,当今皇帝很重视苏家,祖父还教导过皇帝,皇帝小时候跟雪衣也有一些交情。”
“只要咱们好好的生活,不违背大燕朝的律法,就什么事都没有。”
“而且皇帝重视农桑,我这里有很多改善农桑的方法,还有很多高产量的粮食种子,比如土豆红薯,这些都是,所以咱们不用担心。”
“只要好好经营,咱们苏家肯定比以前还好。”
对这一点,沈月瑶有信心。
很多种子经过空间改良,就变成优质种子。
而且有时候空间还会自从冒出一些高产量种子来,比如韭菜土豆红薯都是空间给的。
她这里还有草莓,到时候去了京城,将一些水果推广出去,皇帝知道了,也一定会高兴。
不光草莓,她这里还有很多水果种植方法。
番邦的很多水果,她都可以种植。
只要有时间有人手,沈月瑶就能做更大的一番事业。
只要她们苏家足够有用,皇帝也要重视他们。
孟老夫人听着这番话,都激情澎湃起来。
她就知道瑶娘厉害。
“瑶娘,说实话有你在啊,我一点都不担心苏家的发展。”
“我现在啊,凡事就听你的,咱们家后面什么事如何安排,你安排就行。”
孟老夫人这种不用操心的感觉,都觉得很舒服。
“你们祖父你们爹要是活着啊,一定也会很高兴。”
她感觉雪衣娶了瑶娘这么好的妻子,这是旺家的人啊。
她都对得起苏家列祖列宗了。
苏大丫做着蚊帐,听着这番话手中动作一顿。
她有些自嘲。
她以前可真是蠢,为什么就没看到三婶的好三婶的厉害,非要另辟蹊径。
被狠狠打了脸,才知道回家。
现在才知道,只要三婶想,三婶可以做很多事。
苏大丫现在从心里佩服三婶。
她就想啊,她一定要跟着三婶好好学习好好努力。
只有靠自身努力强了,才能让人高看一眼。
奶奶说的对,还好他们有这么好的三婶,要不她们可能现在都还吃不饱饭。
苏大丫就想,以后她就听三婶的话。
反正她现在明白了,三婶厉害,听三婶的没有错。
一家人就这样说着话,很快,蚊帐也都做好了。
苏大丫和苏二丫的绣活其实也很好。
这也是因为她们从小孟老夫人都认真教导她们针线活绣活。
哪怕被流放了,孟老夫人一有时间也教导她们。
在孟老夫人看来,女孩子有一门手艺技术,至少不会饿死。
无论到什么时候,只要有这门手艺在,勤快点,也能赚铜钱吃饭,不会饿死,就能活下去。
之前孟老夫人眼睛坏了,模糊不清了,她就怕大丫二丫也这样,不太敢让她们在做这些绣活。
不过现在有瑶娘在,瑶娘会医术,还将她眼睛治好了,她就不担心什么了。
瑶娘说了,白天光线好的时候做针线活没什么,只要别在晚上看不清的时候熬夜做针线活,就不会伤眼睛。
所以她们都很注意这一点。
半下午的时候,她们将蚊帐都做好了。
沈月瑶回屋给大家示范一下如何挂蚊帐。
“白天的时候,将蚊帐收起来就行,晚上挂上,这样不用担心蚊子咬,可以睡个好觉。”
沈月瑶多做了几个蚊帐,想着回头去府城看苏雪衣的时候,将蚊帐给苏雪衣带上。
“真好,原来这就是蚊帐,跟布做的完全不一样,透气透风。”
忙活完这些事,到晚上还有一段时间,也不到做晚饭的时候,沈月瑶便去了后山。
她要去后山采摘点东西,用来做不同口号色号。
这里的山林植物茂盛,大多都是原始森林,没有科技时代的东西砍伐树木,再加上村里人对山林深处的畏惧,一般都在外围活动。
所以山林里很多东西都保留着。
山上的东西真的相当于宝库。
在山上采摘东西都不用去镇上买。
其实有时候去镇上买东西,有的买不到。
沈月瑶来山上,是打算看看找一下有没有别的植物,可以用来做不同口红色号。
找了一会,沈月瑶发现了红蓝和山花。
沈月瑶神色一动,“这下子可以再做两种口红色号了。”
说着,沈月瑶将这些都采摘下来放在背篓里。
背篓里装不下,沈月瑶便放空间里。
这些东西都可以放空间里种植。
在空间里生长速度也快。
后山有很多,沈月瑶使劲往空间里放。
不过也采摘不了那么多。
大概差不多了后,沈月瑶便准备往回走。
“要是有石榴的话,还可以用石榴做口红。”
沈月瑶喜欢用石榴做的口红色,那种色擦在唇瓣上很好看。
还很显白。
“不过石榴要秋季成熟。”
“现在刚打开市场,就先弄三种口红色号吧,弄多了,别大家买的时候眼花缭乱。”
等口红在整个大燕朝都爆火的时候,等大家买口红买的很多时,需要推陈出新吸引顾客再买口红的时候,再做不同色号。
反正很多东西都可以做口红色号。
就是火龙果也可以做。
沈月瑶从山上回来的时候,太阳就西斜了,天色也要渐渐变黑了。
傍晚的风吹着,田地里都带起麦浪来,看着都很壮观,呼吸一下,都觉得清新舒适。
地里还有很多人在忙活着。
也有人在挑水往地里浇水。
沈月瑶背着背篓往山下走的时候,很多人看到她都跟她打招呼。
“是沈丫头啊,这是去山上了啊。”
“对啊,林伯,这是挑水往地里浇水?”
“对啊,一个多月没下雨了,这不担心小麦干了吗,就浇水灌溉,很快就要收小麦了,这段时间我们大家伙都看的紧。”
沈月瑶看着很多人都往地里挑水灌溉,一个扁担两边带着两个大桶,桶里的水都满满的,看着都挺沉的。
这么两桶水也只能浇一点,要将一亩地全部灌溉上,都要跑很多趟。
从山下挑水到山上浇地,看着都很辛苦。
“林伯,这么浇地很辛苦的吧?”
那老汉笑着道:“不辛苦,大家都这样,习惯了。”
“今年的小麦看着麦粒很大,是个丰收年,大家看着啊心情好,所以多忙活点也不觉得辛苦。”
另外一个老妇人也在挑水,正好经过这边,笑呵呵的跟沈月瑶解释道:“瑶丫头啊,一到粮食丰收的时候啊,干活也都有干劲,多忙活会不觉得辛苦。”
“怕就怕那种旱涝年景,那时候才是辛苦的时候,忙活一整年,地里的小麦麦粒没多少,或者有时候不下雨,庄稼都干了,要不就是洪涝将地里的庄稼给淹没了,那真是哭都没地方哭去。”
“今年年景好,风调雨顺,你看,小麦长的都好。”
看着地里的小麦,大家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就等小麦真的成熟,大家就可以收割了。
沈月瑶看着老妇人额头上的汗珠,都觉得种粮食挺不容易的。
就如同大家说的那样,丰收年,她们多干点活也不觉得辛苦。
沈月瑶记得小时候,她爹和哥哥们去地里干活的时候,最怕的就是庄稼干旱。
一看地里干了一些,就要浇地。
浇地一遍遍的挑水那才是最辛苦的。
有时候将地里全部灌溉好,要几天时间。
沈月瑶看着柳河村的地势还有下面的河水,神色动了动。
因为她想到了水车,用水车灌溉,可以大大的节省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