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安置

“真的跟方兄弟说的一样,修了一排的土寨楼,还有好多的地。”

“这真的是花几个月的时间就建起来的吗?”

“这也太厉害了!”

“那是什么?绿油油的,竟然种了庄稼?”

……

工人们议论纷纷,只觉得这山谷怎么看怎么好,犹如见到了仙境一般。

而这时候,村民们也在打量顺着河道飘过来的工人们。

因为那天乌鸦送信过来的时候,有许多人看见,江棠棠之前又和村民们大概说过要去救方大勇的事情。大家都猜到了面前这一群人的身份。

看着那面色黝黑,穿着破烂,瘦得皮包骨头,犹如竹竿一样的男人,村民们一阵唏嘘。

“那些天杀的,真不是个好东西,怎么把人折磨成这个样子?”

“可不是,我以为我们就算惨的了,没想到有人比我们更惨。”

“我们那是有谷主,要不是陆大人跟谷主找了这福地,让我们安居乐业,我们哪里有现在的日子?”

“对对对,这都要多谢谷主和陆大人。”

……

村民们从矿工们的情况联想到自己,越发的感激江棠棠。

而田桂枝,更是在心中发誓,以后一定要好好感谢江棠棠的恩情。给她立长生牌,还要教导子子孙孙们,都要感谢江棠棠。

这会儿,她并没有像人们想的那样,激动的上前与方大勇相认。

反而抓了一根细竹条,跑上去就对着方大勇抽打起来,一边打一边骂道:“我让你没良心,偷偷跟着人跑出去,还劳累谷主去救你。你个混账,你自己不想活,你就找根头发吊死,不要连累大家,我看你以后还敢不敢!”

方大勇并不躲避,他站在那儿,任由田桂枝抽打。竹条抽打着皮肉的疼痛,竟让他感觉到了安心。

等田桂枝打累了,他给跪在地上,道:“娘,我错了,我以后再也不会做这糊涂事了。儿子不孝,你养我这么大,没让你享福,反倒让你处处为我操心。”

田桂枝强憋着的眼泪这会再忍不住,哇地一声,哭了出来。

“田大妹子,你也别哭了,要我说你这回也是因祸得福。你家大勇这次回来,看起来比以前懂事多了。”

“可不是,要没这些经历,他指不定还跟以前一样呢。”

确实如村民们劝的那样,方大勇这一次的经历,可说是让他飞快地成长起来。

对江棠棠和陆时晏,也真心的感激与佩服。

是以,看到江棠棠从人群中走出来,他起身,走到她面前,一下子跪下道:“多谢谷主的救命之恩,以后我方大勇这条命就是谷主的,谷主有什么需要,尽管安排。”

跟着方大勇一同来的工人,看见江棠棠纷纷感叹,“这就是谷主啊?她真的长得跟仙女一样。”

“不会真的是神仙下凡,专门来救大家出水火的吧?”

“肯定是。今儿要不是她跟她夫君一起救我们,我们现在还在矿山受苦呢!”

……

众人说着,也纷纷给江棠棠跪下来,说江棠棠和陆时晏就是他们的再生父母,以后任由她差遣,他们这条命都是江棠棠的。

看着地上跪着那一片黑压压的人,江棠棠觉得眼眶有些热。

这个时代的老百姓,真的很苦。只要有人对他们释放出一点善意,他们就恨不得把命都豁出去来感谢那人。

她第一次希望陆时晏的速度能快些,快些结束这乱世,早些让老百姓都过上安稳的生活。

争夺天下的事情,她帮不上什么忙,也唯有安顿好后方,让他大后方无忧,能全力去处理别的事宜。

她把方大勇扶起来,又对众人道:“大家先起来,你们先跟我回宅子,我们商量一下以后安置的事情。”

这些人,从昨天半夜就出发,逃了这么久,肯定没顾上吃东西,得先弄他们吃了东西再说。

一边走,江棠棠一边安排,让苏氏先回去拿粮食出来熬粥。

光是粥肯定吃不饱,最好还弄点馒头煎饼之类的。

苏氏知道,就算把家里的粮食吃光了,儿子和儿媳妇也都有办法弄回来粮食,所以也没多问,只招呼了人跟她一起搭手。

村里的妇人都觉得这些人太惨了,暂时放下伙计,跟着苏氏一起帮忙弄吃的。

而趁着苏氏弄吃食的时候,江棠棠询问起了工人们的意愿。

不管是去山里当矿工,还是留在山谷种地,安置的政策都差不多。

这些工人来的时候,可说除了身上那一件破洞的衣服,再无长物。

不管是饮食,还是住宿的问题,都得解决。

和安置村民们一样,大家可以先从她这借粮食,然后自己修房子,粮食等之后再还。

区别只在于在山里当矿工,是从建房子第一天就有工钱。在山中修建的房子,也不属于他们,而是属于矿厂的。

在村里的房子,当然是他们自己的。怎么建,也都由他们自己决定。借的粮食也没有利息,只要等丰收后,还上相应的数量就好了。

刚从矿上逃出来,许多人都如江棠棠所预料的那样,对去山上当矿工并不热烈,更倾向于在村子里安家。

反倒是村子里的人,对去山里干活很感兴趣。纷纷找了江棠棠打听起来。

去山里当工人,江棠棠也像上次雇人缝制衣服一样。有铜钱和粮食可供大家选择。

去山里干活,工价比缝制衣服要高。若是要铜钱,一天是八十文一天,要粮食则是五斤粗粮。

八十文一天的价格,让许多村民都瞪大了眼睛。他们以前在大湾村的时候,出去做工,一天的工价要是有三十文,就是高价了。

但普通的工人,一天都只有十多二十文一天。现在八十文一天,这工价,简直是天价了。

不过村民也就感叹一下,最终还是觉得五斤粗粮更有吸引力。

村民几乎没多想,就决定要粗粮,然后问起了山里干活的事情。

看着村民们争先恐后地报名,抢着要去山里干活,许多原本不太愿去山里干活的工人,也犹豫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