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桐:“这……荒谬!要通过此等法案,绝无可能。社稷之所以稳定,国家之所以能长存,离不开伦理秩序,三纲五常即为天理,是最大的法制,无规矩不成方圆,何为规矩?这便是最大的规矩。无论是什么法律,都不能悖逆此天理。
三纲者,君为臣纲、夫为妻纲、父为子纲,尊卑有序,男女有别,长幼有范,无论是黎民社稷,还是官场朝堂,皆需遵循此天理,这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
这一新法案中,将男与女、夫与妻,长与幼置于同等地位,甚至是妻妾可告丈夫,子女可告父母;那将来,是不是黎民可告官吏,官吏可告君上了……这……王朝秩序分崩离析就在眼前!此新法断然不能通过!”
荣禄只是淡定地坐在那里品茶,听完他这一番振振有词的阐述之后,他才淡淡地说:“徐师傅是儒理学的泰斗,自然没人能辩得过你,但是人家现在张口闭口就是变法维新,老一套已经说服不了他们了。
真要如徐师傅所言,新法案一旦实施,就会让整个国家失去秩序,濒临崩溃的话,那咱们也好趁机反击那些维新人士。反正就算这法案顺利实施了,对我等即便无利,但也不至于伤及自身,不如就暂且一试吧。”
徐桐:“荒唐!关乎到国家兴衰,社稷安危,岂能以私利度量?”
荣禄白了他一眼。
翁同龢:“荣中堂今日怎么一反常态,为醇王爷说话?”
荣禄:“二位大人不要忘了,醇王爷现在正掐着我们的脖子呢。虞氏命案,他掌握着关键的人证物证,随时都可能反戈一击,这件事要是抖到皇上跟皇太后那边去,我等轻则身败名裂,重则革职问罪,这是你们想要看到的吗?”
徐桐:“整件事前前后后,都是你荣中堂一人的主意,我可没说要杀人,更没说要因此跟醇王爷决裂,是你做得太绝了,处心积虑,栽赃嫁祸,真要追究起来,您自个解释吧。”
荣禄冷笑了一声:“徐师傅,我只知道您学问好,没想到您的权谋之术也是学得如火纯情啊,狡兔死,走狗烹,你这是拿我荣禄当随意使唤的狗了!
我告诉你!这件事跟你们都脱不了干系,没有林良,我们这件事也干不成,是谁教唆林良配合的?可不是我!”
徐桐:“你……难道你也要栽赃嫁祸给老夫不成?”
“事到如今,大不了玉石俱焚,鱼死网破!要死一起死!”荣禄愤怒地将茶杯砸到地上。
徐桐:“你……你就一莽夫!”
荣禄撅着下巴说:“我就莽了怎么了?”
翁同龢:“荣中堂息怒,徐师傅也只是一时心急,才说出了这般的话。事已至此,咱们只能静下心来想办法料理此事了。”翁同龢朝徐桐使了个眼神,徐桐愤慨地坐回到了座位上。
荣禄:‘翁师傅你是明白人,我荣禄最重情义,既然咱们当初聚到了一起,一同谋划此事,不管咱们各自的目的是什么,我们就是一条道上的人,从那刻起,我就有心要与你们相互扶持走完这一段路。
眼看事情不成,有东窗事发之危险,你们就要弃我不顾。你们口中的仁义、信用,到哪里去了?’
翁同龢笑了笑说:“荣中堂放心吧,我们并不是无情无义之人。但是为人臣子,肩上担负着重任,就不能只顾私情私利,总该为江山社稷考虑一下,你我同朝为官,应该能理解老夫此时的苦衷的。”
荣禄:“我当然能理解,大局为重吗嘛,我今天会来到这里跟二位说这一番话,也不单纯是为了你我之间的私事,同时也是为了大局着想啊。
我从一开始的时候,就跟二位点明重点了。上面盖的是皇太后的印章,她老人家已经半年没有管理过朝政了,如今她在这上面表了态,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这件事她管定了,有了皇太后的支持,你们敢反对吗?
皇上现在好不容易能放开手脚主政了,你们反对此事,让皇上何以自处?难道你们想给皇上添堵吗?不要忘了,皇太后随时都有主政的可能,如果你们心中还有皇上,就不该在这件事上让皇上难做。这才是大局观,才是皇上的股肱之臣。”
翁同龢沉思了片刻后说:“翁中堂言之有理,我等不阻拦便是。”
荣禄笑了笑说:“还是翁师傅深明大义啊,有二位师傅的鼎力支持,咱们这一道难关,就算是过了!行了,本官还有要事在身,先行告退了。”
翁同龢:“来人,替本官送送荣中堂。”
荣禄走后,徐桐拍案而起,对着他远去的背影骂道:“无耻小人!竟然拿皇上皇太后压我们!老夫当初真的是瞎了眼,没有看清他的真面貌,才会受他利用,上了他的贼船!”
翁同龢摸着胡子,叹了口气说:“内有奸臣当道,外有贼子覆国,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以维新之名,行倒行逆施之举,皇上被蒙蔽了双眼,迷失了心志,才让那些奸臣小人得逞,我等为之奈何啊。”
徐桐:“长此以往,等到秩序崩溃、纲常伦理败坏之日,国不将国。我等清流,终将无立锥之地啊!”
(养心殿上)
光绪:“载洸呈上来的新法提案,朕都看过了,军机处有何异议?”
奕劻:“皇上?臣等无异议?”
光绪听到这话的时候,手上翻折子的动作停止了,连呼吸都断了,又猛地抬起头来,“没有异议?是你一个人没有异议,还是你们这几位军机大臣通通没有异议?”
奕劻、荣禄、翁同龢三位军机大臣齐言:“我等均无异议……”
光绪缓缓地合上了折子,用严肃的眼神打量着众人,“朕前些日子也看过过相似的奏折,那时候,可是有不少官员上书反对,翁师傅更是将上奏之人骂得狗血淋头;这一份奏折与陈规旧俗之冲突,相较之前有过之而不不及。
可如今,不仅上书反对的官员寥寥无几,就连朕身边的几位军机大臣都一心赞同,态度转变如此之快,让朕都无所适从,谁来告诉我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