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难怪孔融惊讶。
蓟下学宫,跟稷下学宫的读音,是一模一样。
从秦统一六国之后,世上就再无稷下学宫。
在搞学术的文人心中,其实对稷下学宫这种传说中的圣地,还是保持着相当程度的崇拜。
孔融自然也不例外。
听到刘枫说,有意重建稷下学宫,激动得手都抖了。
完全忘了之前被骂得狗血淋头的尴尬。
“刘公,真的要重建稷下学宫?”
刘枫摆了摆手。
“不是重建稷下学宫,过去的东西,就让他过去吧。”
“我是要在幽州蓟县,新建一座蓟下学宫。让这座学宫,也成为天下读书人心目之中的圣地!”
“你,孔融,就负责建立学宫的全部事宜!”
确认了这个消息,孔融激动异常。
他自己也觉得,自己压根就不是干太守的那块料。
如果他想要爬官位,早就有能力给自己干成青州刺史。
想当初,讨伐的董卓的十八路诸侯,也有他孔融一号人物。
让他创建学宫,比让他当刺史,更开心!
“太好了!刘公当真是天下首屈一指的明主,要能建成蓟下学宫,必将影响后世千秋万代,功德无量!”
刘枫这时,提出了一个条件。
“让你做第一任大祭酒,但你不可打压其它各学派。务须领会稷下学宫的自由辩论精神,成为大多数学派的源头活水。”
“还有,你得去找一个人,跟你一起来做。此人是你的老朋友,目前应该也在北海。”
孔融一听,顿时领悟。
“刘公说的是郑玄?”
“他离开徐州之后,穷困潦倒。因此我把他接来北海,只为让他有个安心的读书环境。”
孔融并不疑惑,刘枫是怎么知道郑玄在北海的?
他本能地以为,像郑玄这种天下首屈一指的大儒,一定会被天下所有人关注。
刘枫既然是明主,打听郑玄的下落,自然就是理所应当。
可他不知道的是,实在没几个人在乎郑玄。
刘枫知道郑玄在北海,也不是从别人那打听的,而是因为看过的史书上写的。
刘枫给孔融安排了新职位,也就不再继续这个话题。
所有人,一同返回了剧县。
大军入城,吸引了全城的老百姓,都来观看。
“嚯,这就是刘枫大人的军队啊,颇为雄壮!”
“刘枫大军来了,青州的匪患,终于有望平定了!”
“你们说,青州以后,会不会也像幽州那样。给每个人,都分六十亩的土地?”
“要是能分土地,那就太好了。我家赤贫十八代,终于也能拥有自家的土地了!”
“还不一定呢,听说冀州就没分地。不过在冀州做工,特别赚钱!”
……
刘枫来青州,当然是要解决青州的问题。
只不过,还没想好。
青州的地形复杂,有平原,有山地,还有相当长的海岸线。
如何才能将青州的潜力,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
刘枫还要再看看。
他一来,就免了孔融的职。这让代理青州刺史的李整,一直都很紧张。
名义上,李整其实还算曹操麾下,并没有明确地投靠刘枫。
但从李整开始代理青州刺史以来,两边都没管过他。
搞得现在李整也不清楚,自己到底该听谁的?
一直憋到刺史府。
招呼刘枫落座之后,李整终于忍不住了。
“刘公,你此来青州,究竟有些什么规划?可否先给我透个底?”
“不然我这心里,一直都七上八下的,非常忐忑。”
刘枫笑了。
他这一路,就几乎没有跟李整说过话。
也是想通过这样的方式,先观察一下李整。
如果李整是铁了心跟随曹操,那就不应该忐忑。只有当他心中摇摆不定的时候,才会坐立难安。
看到李整忐忑的样子,刘枫其实已经清楚了李整的想法。
刘枫从怀里,摸出一封信,递给李整。
“李典写给你的,你先看看。”
李整接过家书,展开看了起来。
刘枫却无所事事地四处打量。
按理说,李整应该是和父亲李乾一起的。只是这次来,并没有看到李乾。
他们父子俩,散尽家财,组建了一支李家军。这支军队人数虽然不多,只有几千人,但却只听李氏父子的命令。
如无意外,李整和李乾,都不会离开这支军队。
现在,剧县的主要守备力量,就是这支李家军。
可李乾人呢?
这时,李整已经看完了家书。
表情严肃的对刘枫说道。
“刘公,我弟弟劝我投效您。他在信中夸赞您,是史上最伟大的明主!”
“我想问问,如果我真的投效您,会怎么安排我?”
先问明出路,再考虑是否投效,这也很合理。
刘枫不假思索地答道。
“青州刺史!”
“你们父子够义气,又能统筹全局,做青州刺史再合适不过。”
“对了,令尊呢?怎么没看到他?”
李整听到青州刺史四个字的时候,就已经松了一口气。
他开始还真担心,刘枫也会让他去那个蓟下学宫任职。那种地方适合孔融,可不适合自己。
被问到他爹,李整苦笑着答道。
“青州贫困,百姓无粮。我们就想着,从吴郡购买一些粮食,回来救济百姓。”
“可是,徐州已经被吕布所占,我们无法通过。”
“最后跟我父亲商量,他带人去即墨,打通一条海上通道。然后走海路,去吴郡进粮去了。”
原来如此。
青州也确实挺惨的。
古时曾是齐国地盘,让齐桓公成为五霸之一!
按理来说,应该是一片富饶的土地。
可如今,就穷得有点不像样。
不过,海上通路的构想,倒是跟他不谋而合。渤海郡那边,正在造船、建港。
将来,这些港口,就可以组成一条强大的运输线。
此时,刘枫的脑中,突然冒出了一个新的想法。
青州既然南北都有漫长的海岸线,那为什么不能做一个贸易中转地?
“李整,如果我把北方的牛羊、农具,还有南方的粮食、丝绸,全都运到青州。”
“在青州做成一个集中南北货物的市场,大批量交换。”
“你能不能做好?”
李整一听,眼睛顿时亮了起来。
“是我们太小家子气了,不敢想这么大。主公一句话,让我犹如梦中惊醒!”
“商人南北走动,路途长,运输难,且中间有战乱,风险极大。”
“如果我们建成了中转地,将会极大地降低贸易风险,缩短贸易时间,促使货物流通。”
“这必定是个一本万利的好生意!”
“我一定会倾尽全力!”
不愧是李氏豪族,对做生意的门道,真是一点就透。
看来,李整这个青州刺史,选得还是很合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