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之上,气氛无比的压抑。
文武官员们都低着头,生怕此刻冒犯了朱元璋的天威。
在场的官员之中,没有哪一个人对朱元璋不怕朱元璋。
毕竟,这是一个手段强大,掌控全局的帝王。
纵然在场的官员之中,文臣武将都是绝对的人才,可他们也都被朱元璋拿捏的死死的。
全场也就朱允熥神色轻松一些,毕竟朱元璋如此公正的处理这件事情,让他是非常满意的。
而他其实也知道这件事情,朱元璋一定会公平对待。
一是因为历史上朱元璋面对这种事情,确实是这样的一个做法。
其次,朱元璋本身就是农民出身,对于这种仗势欺人的做法是一定不会容忍的。
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朱元璋对周骥这个事情的处理方式,只会比朱允熥更加的果断,而绝不会认为朱允熥的处理方式有什么问题。
眼见官员们全部都沉默,朱元璋眼睛微眯起来。
在他心中,杀周德兴,不仅是因为愤怒,也不仅是因为周德兴出现了反骨。
更主要的原因是他在帮朱允熥立威,因为周德兴在朝堂之上对朱允熥太过无礼,虽然朱允熥对他进行了有力的反击,但终究不如朱元璋直接将其诛杀来的要直接一些。
他也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告诉满朝文武百官们,用这种无理取闹的方式为难朱允熥便是一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尤其是在朱允熥没有过错的情况下,无端的指责只会迎来更多的杀身之祸。
聪明的朝臣们自然能够发现这个问题,也都逐渐意识到,如今朝堂之上朱允熥所拥有的强硬手段和不俗的争辩能力以及其坚定的心思。
在这种一系列的加持下,再加上了有朱元璋的支持,几乎已经让一些官员们意识到了,此刻朱允熥的不简单。
反之,朱允炆则已经呈现了明显的劣势。
这个道理朱允炆自己也明白,显然此刻的朱允熥在各方面,已经将朱允炆死死的压制。
此刻,朱元璋缓缓开口说:
“对于这件事情,若是哪个官员,对咱和允熥的处理方式不满意,可以再提出来。”
这种时候,傻子才会站出来提什么意见,若真在这时候站出来,无异于又会成为朱元璋给朱允熥立威的刀下亡魂。
常升站出来说:
“陛下,臣觉得这件事情允熥处理的极为漂亮,周德兴虽然是有功勋武将,但那不是他可以纵容儿子违法乱纪为非作歹的资本。
他的儿子,更没有理由做出如此为天地所不容忍的事情。三殿下朱允熥极有正义感,能够及时将这个害群之马揪出,并且有魄力将之就地正法,这一点臣是非常佩服的。”
朱元璋总算听到了一句人话,满意的点了点头说:
“这话说的中肯,咱爱听!”
常森见自己的二哥都开口了,自己作为朱允熥的三舅,怎么可能不站出来为他说两句?
于是也出来说道:
“陛下,俺……二哥说的对……”
朱元璋的脸皮抖了抖,看见常森激动的站出来,还以为他要学他兄长一般说出一番感慨激昂的话。
结果没想到啊……
于是朱元璋有些不满意的说:
“说得好,下次不准说了!”
这把常森给急的呀,赶紧说:
“陛下,俺乃武将,不善言辞啊……”
朱元璋差点给气笑了,而一旁的朱允熥则是直接忍不住笑了出来,对自己这个三舅有些无语。
同时他也明白过来,为什么自己的二舅能够做到公爵,三舅却只能做一个侯爵。
显然不仅仅是在能力上有所差距,恐怕主要原因还是因为这个三舅不太会说话吧。
朝堂之上也因为这两兄弟的鲜明对比,气氛稍微活跃了一些。
这时,朱元璋再次开口对那些武将们说道:
“咱知道你们心里对允熥或许是存在那么一些怨气的,你们肯定在想,身为功勋,你们的子女犯了错,居然没有任何的优待?被允通如此无情的处罚,认为允熥是一个无情无义之人。
这恰恰相反,正因为允熥是一个重情重义,在乎他人感受的人。所以,才会严肃的处理这件事情。他能够清楚的感受到那些被周骥所伤害的人,有多么的无助和绝望,所以他才会对周骥痛下杀手。
一个周骥,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代价,这是他自有应得。可是那些被他伤害的无辜之人,他们难道也是罪有应得吗?
他们什么都没有错,就因为他们不是功勋后代,便要受到功勋后代的欺压打骂甚至是奸污,这合理吗?”
武官们面面相觑。
这个道理,他们自然是懂的。
而朱元璋继续说:
“如今允通处罚了一个罪有应得的罪人,那么将来,便有许多的无辜之人,能够幸免于这个罪人可能会对他们造成的伤害。他无形之中,救了多少人呀?”
朱允熥听到这里,微微的叹了一口气,不愧是从底层一路打到皇位的皇帝。
人间疾苦,普通人心中所想,和所面临的处境,在这位帝王面前,他其实都可以感同身受。
于是朱允熥也看向那些武将们说道:
“在场的各位武将们,当初没有跟着皇爷爷一起干大事之前,也应该都是普通人。你们更应该知道普通人所拥有的那种卑微,和无奈。
你们为什么会跟着皇爷爷干那一番大事。不就是因为百姓被前朝压迫的太惨了吗?所以你们义无反顾地跟着皇爷爷干了一番大事业,就是想要改变那个不堪的环境,营造一个美好的社会。
而绝不是,想要变成当初前朝那些欺压你们的那种人吧?我相信,屠狼少年,不是为了变成恶狼才去屠狼的。所以屠狼少年,不应变成恶狼。”
这一番话,发人深省。
让在场的武官们全部都沉默了。
文官们对他的话,或许不能够感同身受,因为文官极少有和朱元璋一起打天下的。
这些文官们以前也都是具备一些学识的,他们从始至终都不算是底层人。
可武将们不一样,他们没什么文化,只有一身蛮力,所以他们曾经的生活,一定是最苦的,最极端的。
跟着朱元璋打了天下之后,难道就要变成自己最讨厌的那个人吗?
这是否定的。
颖国公傅友德站出来,一脸愧色说:
“三皇孙殿下今日所说,引人深思啊,我们这些当初跟着陛下一起建功立业的老将们,确实也应该要好好的深思一下,好好的反省,自我检讨一下了。
今日皇孙您的一番话,仿佛是一盏明灯,给我们这些迷失在了功名利禄中的老家伙们,点亮了一盏灯。老夫受教了!”
傅友德说着,郑重的对着朱允熥,拱手躬身行了一礼。
朱允熥微微躬身:
“颖国公,言重了!
这时宋国公冯胜也站出来说:
“三皇孙一席话,确实颇具水平,让我们这些武将功勋们宛若当头棒后。以前,臣对三皇孙多有误解,今日却刮目相看。我冯胜这一生,没服过几个人。今日,三殿下您算一个。”
说着,他对朱允熥也拱了拱手,朱允熥微微笑着点头:
“允熥受宠若惊。”
朱元璋脸上,不自觉的露出了一丝笑容。
他本想用一番话,告诉这些武官们,朱允熥的用苦良心和正义仁慈之心。
然而却没有想到,他说了许多,却不如朱允熥自己说了那么几句来的要更有用一些。
一番话,直接就将这些武官们给折服了。
从傅友德和冯胜的言语态度来看,显然他们对朱允熥已经很服气。
这让朱元璋不仅有些开心,还有些感慨。
如今的朱允熥,在朝堂之上的武官势力之中,对他绝对忠诚的已经有五六个。
蓝玉和常家兄弟这种一家人,就不多讲。
如今冯胜和傅友德主动表态,也是表明了他们的一个心里的想法了。
“屠狼少年,不应变成恶狼……”
朱元璋很佩服这句直接痛击灵魂的话!
接下来,朝堂的之上,朱元璋宣布冯胜为大将军,傅友德为副将,对北元残余势力进行清剿。
并且命令他们,尽可能的动用北方燕王手上的士兵。
给出的理由是,北方燕王手下的士兵更熟悉地形,对于那边的天气更能够适应。
这番话倒也让人不觉得有什么问题,只是朱允熥却若隐若现的露出了一丝笑容。
退朝之后,常家兄弟上前和朱允熥聊了几句。一些武官们,也都上前表了态度。
表示这一次,他们都很支持朱允熥的做法,并且向朱允熥保证之后回去会对他们的子孙后人严加管教,绝不会让他们不了周骥的后尘。
显然周骥这个前车之鉴,确实能够起到一定的好的效果。
这事儿过后,朱允熥自己便回到了少阳宫中,继续到了朱标之前用过的书房之中去安静的看书。
他需要尽快的充实自己,而朱允炆回到东宫之后。将这些事情给吕氏讲了。
吕氏听闻,非常生气。
可却也无可奈何。
此刻的她,也俨然意识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当下,朱允熥的崛起已经到了一种势不可挡的地步。
这让吕氏感到无比的头疼。
于是她嘱咐朱允炆,这段时间尽量不要再和朱允熥作对了。
低调或许也是一种好的一个方法。
以退为进,坐观其变。
等待朱允熥出现纰漏和错误,再进行致命一击。
朱允炆点头,决定在东宫之中好好的学习表现。
这段时间,他所做的事情,给朱元璋留下了许多不好的印象。
或许和朱元璋保持一段时间的距离,能够有意外的效果。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并没有发生什么大的事情。
朱允熥几乎都在自己的少阳宫里看着书。
偶尔被朱元璋叫去一同看一下奏折,每次朱允熥也都能够给出不错的建议。
尤其是关于一些民生方面的,朱允熥总是能够设身处地的解决好。
毕竟他是一个后世穿越而来的,后世的社会繁荣稳定,许多的问题都有着较为好的处理方式。
到了这个古代,他只要少加利用,把后世的一些超前的解决方案提出来,就能帮助朱元璋起到一个很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这天。朱允熥看了一会儿书之后,觉得最近有些疲惫。
于是想着去皇宫外面转一转,顺便看看自己的王府修的怎么样。
于是便给朱元璋说了。
朱元璋给他一块令牌,让他带着之前震灾时,朱元璋给他的十名锦衣卫,便离开了皇宫。
之所以现在他去哪儿,朱元璋都要让他带上那十个锦衣卫,其主要原因还是担心朱允熥会遭受到刺杀。
毕竟如今的朱允聪所展现出来的不俗,俨然会触动很多人的利益。
一部分人显然是不太希望朱允熥能够安然的活在这个世界上的。
所以对于这一点,便不得不升起防范之心。
以防万一。
而朱允熥带着十名锦衣卫,离开皇宫之后,便直接向着自己那正在修建的王府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