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大为夸赞

一直到凌晨鸡鸣之时,李顺正要走。

秦般若喊住他:“我又不是不知道你的身份,你且睡会儿再走便是,不会有人知道的。”

她居然真的不排斥和自己接触,更何况是睡在一起。

但毕竟秦般若还不是个完全值得信任的人,李顺不想跟一个还不能完全信任的人做一件十分冒险的事。

万一早上被人发现了,他到时就算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多谢娘娘的好意,不过我还得去跟陛下汇报公务,就不耽误娘娘休息了,告辞。”

说完,李顺便穿好衣裳,从窗口溜走了。

秦般若暗暗叹了口气,心里有些五味杂陈。

若是在以前,她打死也不会相信自己会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而和一个假太监行苟且之事,还是在陛下允许的情况下,任谁知道也会觉得匪夷所思,难以置信。

这个时辰,夏梓秋已经歇下了,李顺便先回了揽月宫之中。

次日一大早,他就去了养心殿,给夏梓秋汇报了昨日宠幸一事。

“皇后娘娘与臣说,是因为秦相将她这个女儿当作一枚棋子利用,没有一丝一毫的父女情分,才想借着陛下摆脱秦相的掌控。”

“你以为她说的是真还是假?”

面对夏梓秋的反问,李顺思虑了片刻后,摇了摇头。

“臣对皇后并不了解,臣与她也见了不过数面而已,看着倒也算是真切,但臣不敢保证。”

夏梓秋觉得李顺说得没什么错处,便说了句:“好,朕知道了,你若有时间,便多去去华清宫,替朕多加试探试探。”

“是,臣遵旨。”

看来以后要和秦般若打交道的日子还长着呢。

一夜之间,秦韵捐六十万两银子到顺天府用于赈灾的事,传遍了整个京城。

往日与秦家有来往,或是依靠秦家之人,纷纷都慌张了起来。

连秦韵都捐了,他们要是不跟随,岂不就是与秦家对着干吗?

于是,李顺一回到顺天府,就看到许多官员们都排着队来送,不,捐银子。

不得不说,这些贪官们,简直就是肥得流油。

但却也不乏一小部分官员,并非秦党一派的,算是比较清廉,故而捐的银子不多,只几万两不等。

无论是谁捐的,李顺都一一记录在册,不曾遗漏一丝一毫,以后就算是有谁故意找茬,那也是找不出任何错处来的。

直到傍晚,顺天府才稍微安静了些。

看着满院子的银子,李顺满意极了。

白鹊将记好的册子拿来给李顺检查。

“大人,所有的银子都一笔一笔记上了,属下还检查了一遍的,大人看看,可还有哪儿有纰漏。”

白鹊做事一向细心,李顺只略略看了一遍后,便将册子收在怀中了。

“走,叫上几个人,带着银子,随我进宫交给陛下。”

李顺前面募集了三百多两银子,现下又募集了接近五百万银子,对于朝廷赈灾来说已经绰绰有余,还能充盈一番国库。

夏梓秋也是高兴坏了,她从未想到自己当皇帝以来,也有这么富有的时候。

不过让他更高兴的,是可以让灾民们都能过上一段安定的生活了。

只要能派出银子让他们度过这一段灾情时间,百姓们便能重新开始。

想到这儿,夏梓秋欣慰地拍了拍李顺的肩膀,夸奖道:“这事你做得不错,想必日后那些人对你在顺天府暂代主事一事也不敢再多说什么。”

“臣能为陛下分忧,是臣的本分。”

哄得夏梓秋高兴,李顺心里自然也是高兴的,如此以后也能更有资格跟她提条件。

这夏梓秋一高兴,就在早朝时,对李顺大肆夸奖起来。

“这次众爱卿都出了力,捐了银子用于赈灾,但主要还是李顺的功劳最大,眼下正是朝廷用人之际,既然顺天府的府尹位置一直空缺着,便让李顺继续暂代着吧,爱卿们可有意见?”

有理有据,大臣们怎么敢有意见?

就算他们心中意见很大,可也没理由反驳,只能吃了这哑巴亏。

夏梓秋难得在朝堂上露出一抹笑容,“好,那便退朝吧。”

说完,她就神采奕奕地离开了。

而朝堂上缓缓散去的官员们个个都暗暗叹着气。

这下可好,他们的银子算是被刮了好些去!

就连秦韵也无话可说,从头到尾都一直沉默着。

秦韵和秦勋之父子并排走着。

秦勋之嘟囔道:“这李顺还真不是一般人,从前先帝在时,也没能让朝廷的官员们募捐多少银两,他居然能在短短几日之内,就募集到了这么多银两,实在是让人有些意外。”

秦韵冷哼了一声,“此人为了达到目的,可以手段毒辣,也可以在人前装孙子,真算得上是皇帝身边最得力的奴才,不过之前那公孙凌为何突然跑去找李顺麻烦,倒是有些奇怪,他与李顺素不相识,又怎会找李顺的麻烦?”

若不是公孙凌主动找李顺麻烦,李顺也不会因此顺藤摸瓜的抓了他们,向公孙寒等一众官员要了银两。

秦勋之摇摇头道:“公孙凌他们几个,一向是只知道吃吃喝喝的,按道理来说李顺也从未正面得罪过他们,想必是另有缘由。”

秦韵重重地叹了口气。

“瞧着吧,如今有了李顺这个左膀右臂,咱们日后要动脑子的地儿怕是多着呢。”

李顺与云笙走在街上,看着灾民们明显减少了许多悲惨景象,但还是都穿得破破烂烂的,居无定所。

朝廷有了银子后,便在有灾民的地方设立了专门的粥棚,给灾民们免费施粥,一日三顿,除了粥,每顿还会有一些不同的配菜以及馒头等物。

但尽管如此,灾民们看起来还是很可怜。

反观那些灯红酒绿的地方,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景象。

京城如此富贵之地,都有那么多的灾民,更别说其他地方了。

李顺叹惜道:“真不愧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啊!”

“哟,还感叹上了!”云笙看似是在吐槽地道。

但她也从未在京城见过那么多难民,心中不免也有些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