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前来玉氏,秦流西馋他们族里的藏书阁,愣是在这逗遛了几日,没日没夜的在藏书阁中翻些古老的典籍看,尤其是一些连族内人都难以看得到的真正古籍,可有玉长空这个现任族长,什么都不是问题。
而玉氏藏书丰富,不仅仅是一些适用于读书人需要的,还有很多野史杂记,各行各业甚至都能找到一些相关书籍观看,佛道二门的经书一类,他们也有收藏,不过多是名家流传的。而她翻看的,也是一些医经药经针刺术,还有道家奇门阵法等等,她还看了一本民间小典故,说的是光怪陆离的野怪鬼魅的事,也是别有意趣。
如此在玉氏废寝忘食的在藏书阁几日后,秦流西才心满意足出来,对玉长空叹道:“你们这藏书阁要是对外开放,会让天下读书人都发疯的。”
藏书种类多,还有不少珍贵的古籍,不愧是玉氏。
这样的藏书阁摆在读书人跟前,不为之疯狂才怪呢,那就是知识的海洋啊。
玉长空笑着道:“对于读书人和书香世家来说,书本才是唯一的传承瑰宝,玉氏的藏书,都是祖辈传承下来,对外开放是不可能,不过有些书,若有人需要,倒可以抄录出去。不过你要是想拿走,随意。”
别人拿不走,她可以!
秦流西当然知道不可能对外开放,就像清平观的登仙楼,真正藏着贵重典籍的那两层都不会对外开放的。
“总之读书明智,入了此间门,犹如老鼠进了米缸了。”她笑着说:“拿走就算了,我能来翻阅,已经是占了大便宜,以后还能继续来就好。”
“随时欢迎。”玉长空道:“其实书本所言只是理论,却也需要实践,像是一些奇淫技巧,不通过实践,永远不明白其中精粹,好像医书,你们也总得通过行医,不停积累经验才会精准开方不是?”
“那你们玉氏的人出去了?”
玉长空点头:“几年前我就说了我要接手玉氏,就只能按着我的想法来,出去见识过,才会明白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也才如你所言的,接地气。”
“可见成效?”
玉长空讥诮地笑:“显而易见的。”
他顿了顿,又说了族中一个玉氏子弟出去,那娃子擅工,在族中一些小物件处理得极好,出去后,走到一个村子,那村子有个坏了的水车修理,他骄傲的说自己是玉氏的人,可以帮着修,结果水车修是修好了,却不如从前好使,人家那村子有个老把式一看,是有个零件装反了,羞得他连夜就跑了。
秦流西乐不可支地笑出了声。
“像这样的事还有好几个,外面走一趟,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也才知道,并非人人皆知玉氏,这受的打击多了,他们那一身傲皮也就给扒下来了。”玉长空冷哼。
秦流西扯了一根晒干了的狗尾巴草捻在手上把玩,道:“傲在骨不在皮,我看一些人的姿态好像也没从前高了,但不缺傲骨,倒比从前那高高在上故作清高的模样更要顺眼一些。”
玉长空淡淡地道:“那是没人惯着了。”
“有所改变也算是好事,真正的底蕴还在,这传承就还会在。”秦流西说道。
“随他们呗,如你所说,我就是个老光棍,以后也没个真正的骨血传承,玉氏变成什么样,都得他们受着。”
秦流西:“”
看把你记仇的!
她讪笑:“你这话,可别让你家的老祖宗们听见,心里也是不痛快的。”
&t;divtentadv>宗族嘛,是根,根坏了,清除治理就好了,倒也不必如此愤青。
玉长空不以为然。
“上你家祖坟看看。”秦流西又提议。
两人没多久就上了玉氏祖坟。
“你还能看到气么?”秦流西问他。
玉长空微微阖眼,心定了定,才眯着眼看向祖坟,并无黑气,便道:“有淡淡的红气。”
“那是金吉之气,虽然淡了不少,但没继续散去,挺好。”秦流西仔细看了看祖坟,尤其是正中央那个大坟,那个夺取气运功德的破洞已经堵上了。
玉长空十分聪明,问:“你在担忧什么?”
“嗯,也是担忧杀我师父的那东西还在掠夺你们玉氏的气运。”秦流西背着手道:“他得到的东西越多,就越难对付。”
玉长空沉默了一会,问:“功德气运对你有用吗?”
“那自然是有的,但凡修道的,甭管是人还是妖鬼等,功德气运那都是可遇不可求的,比十全大补丹还滋补,那既能滋养神魂,又能护体,于修行上,更有如神助。”秦流西轻笑:“要不怎么有些邪修不惜逆天而行,不顾极致反噬和因果报应,都想去掠夺他人气运呢?”
“那你”
“你别说让我拿走这气运这类的话,我这就和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一样的道理,绝不敢去用邪门歪道之术去夺什么气运的。”
玉长空背着手道:“我不及你。难怪你师父曾对我告诫一句,一念天堂一念地狱的话。得知父母死的真相后,我是真有生出毁了整个玉氏的心,管它是不是宗族根基呢,当时只一腔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他人负我的卑劣想法了。”
秦流西浅浅一笑:“光与影永远并存的。师父死时,我也有管它什么天下苍生,天道既负我,我何必管苍生死活?”
“但你还是回到凡尘俗世当中。”玉长空道:“可见赤元观主也是一直在你心中,哪怕他人不在了,他仍活在你心里呢。”
秦流西笑而不语,半晌才道:“因为那人一而再的踩我底线,他挑衅我,那便战呗。”
玉长空伸手拿下飘落在她头上的一片黄叶子,道:“算我一个。”
“已经把你拉下水了,想反悔抽身,我会揍你。”秦流西挑眉睨着他。
阳光斜斜地打下来,有光投入玉长空的眼中,像是淬了星光一样,看着她笑道:“汝之所向,吾之所往。汝之所往,吾亦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