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自己苦思多日无果的事情,被温体仁轻而易举地给解决掉了。
朱由检心下舒爽之余,狠狠地夸奖了温体仁一番。
盛赞老温不愧是老成谋国之臣,并希望老温能尽量发挥余热,造福大明黎民众生。
老温在朱由检的夸赞声中带着一副矜持自得的神态坐了下来,伸出满是老年斑的手掌捋着花白的胡须,心里也是暗自高兴不已。
“皇帝表扬人总是如此地直白,不过,老夫听着就是很受用。
自己现在要是年轻十岁多好,依着自己的能力,这首辅位子哪有别人的份儿。”
在完美地解决了师资力量的来源后,朱由检决定,将县一级的教谕品级提升为正八品,州一级教谕为从七品,布政使司教谕为正六品。
另外就是各地教谕要有单独署衙,不再与当地官府合署办公。
各地要根据实际情况,为教谕配置相关人员和设施。
各级教谕每年要拿出至少三个月的时间巡视各地学堂,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如遇自己职权范围无法解决的事项,要逐级向上级教谕禀报,直至问题得到彻底解决为止。
初级学堂师资力量问题总算是得以缓解,但离彻底解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接下来朱由检要面对的是更为棘手的问题。
那就是中级学堂的师资问题。
这些老童生所起的作用也只能是开蒙扫盲,因为他们大部分人本身就缺乏基本的数学知识,所以无法指望他们去教授孩童们更多对社会发展有用的理科知识。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师资和相关课本缺一不可,但是这两样却是大明极为稀缺的。
宋应星编纂的天工开物虽然已经被朱由检下令大量印刷,但这本著作严格意义上来说,更像是一本科普读物,缺少创新性和前瞻性。
不过,天工开物如同千字文一样,完全可以用作中级学堂的入门教材使用,能够让从事于各种实业中识字较多。
具备一定学习能力的初级工们,能够从中学到本行业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各种工具的制造原理。
从而结合本身从事的行业并更快的提升业务技能。
等到方以智从欧洲回来后,朱由检会让他会同宋应星、汤若望等人,与从欧洲带回来的相关人才一道开始编写适合现状的教材。
使得中级学堂的教学水平能够有一个阶梯式的提升。
至于师资吗,暂时没有任何办法。
除非把后世的师范学校搞出来,不然只能如蜗牛般缓慢前行。
要不要在国子监中实验一下开设师范专科呢?
这个念头刚在脑子里出现,随即便被朱由检迅速否定了。
连开蒙的师资都得用连吓唬带哄的手段去解决,这些正处在鱼跃龙门境地的举子们是绝对不会去学劳什子的师范的。
这种局面可不是简单的软硬兼施能够改变的,必须要从思想和制度上去想办法才行。
根深蒂固的官本位思想直到几百年后依然大行其道,现在就想解决无异于痴人说梦。
只有等到商品经济得到极大的发展,人口出现爆炸式增长的阶段,人们的思想变得更加开放和包容时,师范或许才会应运而生。
现在只能先尝试一下,方以智或许是带头的最佳人选。
为了迎接将来出访使团返航时可能带回来的众多人才,国子监正在进行大改造。
园区内的北面部分,一座座新建筑正在拔地而起,一切都在按照工部营缮司给出的图纸有条不紊的建设中。
负责这次营造任务的是周奎、田弘遇、袁也让、张国纪等四位国戚组建的施工队。
这只施工队组建已有三年时间,规模已经从最初的两百余人,增加到了现在的八百余人。
施工队几乎网罗了京畿一带修房建屋的所有能工巧匠,而且这只施工队也成为了大明第一支专业施工队伍。
为了打出名堂,田弘遇等人还给自家的施工队起了个响亮的名号,锦坤建筑队,取的是锦绣乾坤之意,也有暗自向皇帝献媚的意思。
此前大明的营造事物,比如紫禁城内的各个宫殿的建设等等,都是以工部专业人士勘察地形地貌后出具施工图纸。
然后由有司征召工匠和青壮劳力开始施工,等到工程结束后,参与施工者再回返原籍。
不管是从待遇还是专业性、施工进度上,还是在施工中的默契程度上。
这种临时凑起来的施工队普遍存在着管理混乱、各种建筑材料浪费极多、工程进展无序、官吏贪污等等诸多问题。
而国戚们组建这支施工队之初,朱由检就曾经专门向几人大体介绍过,成立专业施工队的各种优势。
并且以皇庄打井队为范例,指出专业施工队的出现将会成为趋势。
并要求他们在妥善解决招募工匠和青壮劳力后顾之忧的前提下,把这只施工队给建立和发展下去。
虽说这只施工队由四人共同出资组建,但实际上周奎和张国纪只是拿出银钱入股。
对于施工队成立后的所有事情都是极少过问,日常管理以田弘遇和袁也让为主的。
这两位对朱由检的话当然是奉行不悖。
在招募工匠和青壮劳力时,也是以京师本地人为主,招募之人没有一名是农户,这样就最大程度避免了因施工而耽误农活的问题。
在花费了一年多时间营造了一批宅邸,以供应南京北迁官员入住后,田弘遇和袁也让找到了周奎和张国纪。
把账目交给二人验看的同时,也把想扩大施工队规模的想法告知了二人。
因为他们两人发现,营造这玩意是个很赚钱的行当。
按照皇帝所说的这种专业施工模式来看,各种成本降低不少不说,施工效率也是得以大大提高。
以他们一年多来的观察来看,以前那种施工组队方式建造一座宅院,最少也要花费五个月的时间。
而他们只需花费两个多月就能建起一座同等规模的宅子,施工速度相比整整快了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