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6章 转移矛盾

逐步明确漕运转海运,这只是一个开始,根子依旧是赋税方面的。

漕粮和各类折色银押解进京,是为向江南诸省征税,继而掌控住这块富庶之地。

可现在江南诸省的治下,存在着很多的群体,在想方设法的偷税漏税,甚至是逃税,朱由检很清楚这些情况,但是他现在还不能大跨步的进行谋改。

步子迈大了,容易扯到蛋。

“这件事情就这般定了,内阁要尽快拟个章程。”

朱由检冷哼一声,开口道,“不要给朕提什么困难,有困难的地方多了,要是内阁不能将此事做好,那朕不介意让内务府出手解决。

此外,原运军提督祖大寿,先前在职期间表现不错,擢授广东总兵,所缺职官由吴襄出任。”

漕运的弊政,要逐步进行清查。

辽东将门,要逐步进行转移。

现在掌握着主动权的朱由检,不会有任何的优柔寡断,他要用自己的方式,来逐步的清扫垃圾。

先掌控住整个北方诸省,再逐步将矛头指向江南、西南等地,继而确保大明掀起的维新变法,能够逐步的推行起来。

“鉴于漕运的重要性,此事今后就由韩卿亲抓。”

看着眼前的诸内阁大臣,朱由检开口道,“此事要是办不好,那影响的就不是国朝的安稳,还会影响到社稷的稳定。

朕希望韩卿能多想想朝廷,多想想社稷,现在出了这般多的事情,倘若再出现一些事情,那天下怎样看待朝廷?”

“臣…遵旨。”

被敲打的韩爌,神情有些复杂,向朱由检拱手作揖道,他知道漕运转海运一事,算是无力回天了。

韩爌也清楚此事一旦促成,那今后想抨击天津开海就更难了,可是当前这种局势,他一个内阁首辅又有什么办法改变呢?

“皇爷,内务府派人呈报,唐王孙朱聿键已离开西山宗学,由内务府所谴官员护送下赶赴天津。”

王承恩走进东暖阁,拱手作揖道,“琉球镇总兵官郑芝龙所上缴税银,皆已清点登记造册,时下已押解至西山铸造新制钱。

官办处这边呈报,皇爷所言工商法已初步定下,之后会逐步分批的试行此策,不过想最终明确工商法,还需数载。”

“朕知道了。”

伏案忙碌的朱由检,头也没抬的说道,“王伴伴,今后西山宗学这边,要有司定期向御前呈递奏疏。

特别是军、政层面表现优异者,都给朕单独列出来,这些进京的宗藩子弟,也该到了初筛磨砺的时候了。”

“奴婢遵旨。”

王承恩忙作揖应道。

朱聿键被朱由检派到东江镇磨砺,算吹响了大明移藩的号角,恰恰是移藩这件事情很繁琐,所以朱由检要稳扎稳打才行。

朱聿键是第一人。

那今后较长时期内,朱由检会挑选一批合格的宗藩子弟,将他们调遣到值得信赖的军队中,去进行相应的军事磨砺。

清楚的知道打仗是怎么回事,给大明培养一批能打的宗藩子弟。

哪个磨砺出来,就派哪个去合适的地域,给他们调拨一批人手、钱粮、军械、火器等,继而给大明逐步开疆扩土。

这些外派出去的宗藩子弟,将会是一颗颗火种,谁能在所在区域站稳脚跟。

并通过对外扩张,向朝廷订购战船、军械、火器等订单,让朝廷享受到开海的红利,那他们就能承袭所在爵位。

这一批外派的宗藩子弟,会受到朱由检的各种倾斜,包括所移藩出去的就藩地,都是最好的地域。

等到这一批外宗藩子弟,真正支撑起大明的外线屏障后,那后续外派的宗藩子弟,相应待遇就会差一些。

总而言之,越早移藩出去的宗藩和宗室,会争取到很多的好处和便利。

毕竟他们能在海外站稳脚跟的话,那么也能为大明带来很多好处,这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

称之为是一门生意也是很合适的。

不过涉及到战略层面的部署,是绝对不能有丝毫动摇的。

自特设起内廷有司以来,朱由检的压力的确减轻很多,不过相对应的,朱由检也变得愈发忙碌。

毕竟要做的事情的多了,要明确的谋划也多了,这也使得朱由检需要更多决策,继而帮助维新变法扎下根基。

“孙传庭在河南那边,开始试行摊丁入亩了。”

朱由检拿着手里的奏疏,神情严肃道,“看来要设法转移下矛盾才行。

不然此事从河南有司传到京城,必然会引起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