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总角之交

张天和的房间。

汤大龙,李铁牛等人走了以后,房间里只剩下杜立嗣和张天和二人,二人是抵足而眠。

二人各怀心思,翻来覆去睡不着。

“大哥,你睡着了吗?”张天和坐起身来问杜立嗣。

“兄弟,还没有。”杜立嗣应声说道。

“既然都睡不着,那么,咱哥俩再聊聊吧。”

“好啊,兄弟,你想聊点什么?”杜立嗣说着,也坐了起来。

“今天,我听吴先生说,他给你讲了历史上八拜之交的故事,对吗?”张天和问。

“对啊。”

“那我再跟你说说孙策与周瑜登堂拜母的故事吧。”张天和说。

“好啊,兄弟,你请说,我洗耳恭听。”

“三国时期,我们听得最多的便是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的故事,殊不知江东的孙策和周瑜的交情也不次于刘关张,更是传为一段佳话,”张天和说,“周瑜自幼与孙策交好,二人是同年所生,二人长得都很帅气,孙策力大,人称‘小霸王’,‘孙郎’,那周瑜更是儒雅之中带着英气,风流倜傥,人称‘周郎’,周瑜出身士族,他的堂祖父叫周景,堂叔叫周忠,在东汉时,都曾任太尉之职,他的父亲周异官至洛阳令,家世显赫,后来,董卓率领西凉军攻进了都城,私自废立皇帝,秽乱后宫,败坏朝纲,无恶不作,为所欲为,举国上下,无不痛恨,初平元年,也就是公元190年,孙策的父亲孙坚与袁术联合讨伐董卓,周瑜主动去孙策家中拜访,劝说孙策从富春搬到自己舒县的家中,就这样十五岁的孙策就借住在了周瑜的家中。为了接纳孙策,周瑜特意将自己家里最大的宅院留给孙策一家住。二人更是结为兄弟,在周瑜家中的厅堂之上举行了正式的升堂拜母仪式,周瑜认孙策的母亲吴夫人为自己的母亲,孙策比周瑜年长一个月,作为兄长,这是他们一生缘分的开端。从此孙策和周瑜两人亲同骨肉,一起习武练剑、学习兵法,也经常一同结交江南名士,世人称之为‘江东双璧’。两个人都出身于名望贵族,一个是文采风流,雅名远播,一个是少年英武,志在天下,相同的生长环境和共同的爱好,让两个人有很多的共同语言。”

“那后来呢?”杜立嗣听得出了神,忍不住问。

“后来,初平三年,也就是公元192年的四月,孙坚在征讨刘表时被暗算,中箭身亡,时年十七岁的孙策只得将父亲在曲阿下葬后举家迁往江都,复仇的怒火在孙策的心中熊熊燃烧,一年以后,孙策为父亲守孝结束,他找到父亲当时的旧上司袁术,希望能召回父亲的部下为父亲报仇。但是,但袁术见孙策气宇轩昂,甚是勇武,害怕自己养虎为患,可是孙策要回自己父亲的旧部合情合理,于是说:‘你的舅舅吴景现在依靠我做了丹阳太守,你的弟弟也在那里,你可以去投奔他们’。如此说法既没有实质上拒绝孙策,也没有给他一兵一卒。孙策没有办法,只能带着母亲迁往丹阳,并就地招兵买马。”

“这么一说,那袁术也够狡猾的。”杜立嗣说。

“那是自然,那袁术也是一方诸侯,后来还称了帝,少年的孙策懂得隐忍,知道自己势单力薄,不得不听袁术的调遣,后来,他用他父亲孙坚用性命换来的传国玉玺为押账,从袁术那里调回程普,黄盖,韩当等几名大将,并借得几千人马,率兵东渡长江,攻打扬州刺史刘繇,孙策觉得自己的实力还是很弱,于是写信告知周瑜,周瑜接到孙策的信以后,立即带着亲信前去支援,并带去了很多的钱粮,兵器,孙策是大喜过望,就这样他们很快攻克了横江,当利,然后,率兵渡江,攻占了湖孰,并打败了刘繇,在不断的征战中,孙策的队伍就像是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此时,已经发展到了几万人,他们兄弟的感情也在连年的戎马生涯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加深。”

“这周瑜也很仗义。”杜立嗣。

“是的,此时周瑜的军事才能在连年的征战中,逐渐显现出来,声望也越来越大,袁术又想拉拢他,为己所用,于是,派使者携带重金,与他商量,但是,周瑜觉得袁术此人格局太小,志大才疏,沽名钓誉,并非明主,在这乱世之中,恐怕是难有作为,而自己的好兄弟孙策一直有一统江东的夙愿,此时,正是用人之际,怎么能弃他而去呢?于是,他断然拒绝袁术,在建安三年,也就是公元198年,离开寿春,回到孙策的身边。”张天和说。

“周瑜识人,有见识。”杜立嗣赞叹道。

“是的,不过,孙策也没有亏待周瑜,他特地为周瑜设置了一个建威中郎将的职务,地位仅次于大将军,从此,周瑜成了孙策军中的二把手。也就在这一年,孙策在周瑜的帮助下顺利的攻克了皖城,皖城东郊乔国老有两个女儿,大乔,小乔,二女都是国色天香,倾国倾城之姿,孙策和周瑜听说此二女不但貌美,而且很有才学,于是二人登门向乔国老提亲,乔国老素闻二人是少年英雄,江东才俊,于是,也就答应了他们的亲事,于是孙策迎娶大乔,周瑜迎娶小乔,美女配豪杰也就成了三国时期的一段佳话,至此,二人不但是好兄弟,而且是连襟,关系又更近了一层。”

“美女爱英雄,此话说得果然不错。”杜立嗣说。

“建安五年,也就是公元200年,孙策正准备北伐中原,迎取汉献帝,一次在丹徒山中打猎,被前吴郡太守许贡的刺客一箭射中面门,箭头有毒,射得很深,医者说伤得很重,需要静心疗养,百日内不可动气,否则箭疮复发,性命堪忧,但是,孙策不以为然,依旧我行我素,他先是怒杀了一名行善积德的老先生,说他在大庭广众之下妖言惑众,后得知曹操大军要南下,他气属下瞒而不报,硬是要逞强带兵前去征讨,当他骑上马时,结果箭疮迸裂,他也死于非命,年仅二十六岁,他临死前,把大位传给了他的弟弟孙权,并留下了十四字的遗言,‘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由此可见,周瑜在他心目中的军事地位。”

“真是天妒英才!”杜立嗣叹了一口气说。

“孙策死后,孙权提领江东,年仅十八岁,又是周瑜带头向孙权行臣子礼,文武百官看周瑜如此对待孙权,这才纷纷下跪,奉孙权为尊,或许是为感念孙策的恩情,张昭与周瑜,一文一武尽心尽力辅助孙权,孙权也是不负众望,赤壁之战,老将黄盖献苦肉计,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瞒过曹操,采用火攻,结果曹操八十三万大军灰飞烟灭。从此,周瑜一战成名,名满天下。从而,奠定了东吴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基础。”

“周瑜之用兵不输于战国名将白起,汉初三杰之一的韩信。”杜立嗣赞叹说。

“后来,曹操退往北方,临行前,密授南郡守将曹仁锦囊妙计,周瑜与诸葛亮有约在先,诸葛亮让他先去取南郡,如若一个月内拿不下南郡,那么就要让刘备他们去取,周瑜急于拿下南郡,率军偷袭,结果误中了曹仁的埋伏,被乱箭射中,箭头也有毒,他身受重伤,后来,诸葛亮三气周瑜,终于,气得他箭疮复发,死在巴丘,死时年仅三十六岁。”

“周瑜也是英年早逝,如果不是他死得早,说不定孙权还能一统天下。”杜立嗣说。

“这也难说,周瑜一生辅助江东,他先是帮助孙策开创基业,立下了汗马功劳,又帮孙权发展壮大,鞠躬尽瘁,周瑜死时,孙权亲自为之披麻戴孝,称赞他有王佐之才。虽然说周瑜英年早逝,但是他儒雅的风度,过人的胆略,早已赢得天下人的景仰,他与孙策的君臣情缘,在历史的滚滚红尘中,更是显得难能可贵,正是在周瑜的支持与追随下,孙策才得以一举击败刘繇,奠定了一统江东的百年基业。孙策与周瑜初见时不输于曹操和郭嘉,他们君臣联手跃马扬鞭,驰骋疆场,争夺天下时,不输于刘关张,孙策意外中箭身亡,临危托孤于周瑜时,也不输于刘备与诸葛亮,因此,孙策与周瑜这对总角之交,名垂青史,传为佳话,值得我们后人好好学习。”

“兄弟,你可真是博学多才,听你这么一说,想想我之前的所作所为,比起孙策周瑜兄弟二人,我更是觉得汗颜,无地自容呀啊,”杜立嗣说,“你放心,从今以后,我们兄弟俩同心同德,患难与共,效仿他们古人,做一对同生共死的弟兄。”

“大哥,你说得是真心话吗?”张天和问。

“兄弟,那肯定是真心的,你就放心吧,从今往后,你就看哥哥我的表现吧。”杜立嗣说。

“真如兄长所言,那就太好了,”张天和说,“红马坎的任占标联合日本宪兵队,正准备拿我们开刀,你可要小心在意哈。”

“他不过是个乳臭未干的小子,没什么了不起,他要是敢找你的麻烦,你和我说,看我不揍扁他。”杜立嗣说。

“大哥,任占标已经今非昔比,你千万不要大意了。”张天和提醒他说。

“他真有那么厉害吗?有机会,我定要会会他。”杜立嗣不服气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