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4章永隆二年,元旦初一,朝局大变
永隆二年,正月初一。
卯时正,开化坊诸王府同时开门。
十几位身穿紫色蟒袍的亲王,嗣王,郡王同时走出大门,然后翻身上马,在韩王李元嘉的引领下,朝着坊门而去。
李绚目光回望,刘瑾瑜,还有欧阳氏,都在站在门前眺望。
李绚微笑点头,然后转身看向前方,整个人面容瞬间冷肃。
嵩山炼制延命丹药的事情,李绚有很多后续都没有和刘瑾瑜讲,好不容易才让她安心下来,李绚也没想让她再提醒吊胆。
很多事情稍微有所偏向,就会有天翻地覆,甚至是生死两难的分别。
就比如,眼下没有用曹王,琅琊王的五脏炼药,皇帝和武后究竟知不知情。
皇帝想来是不知情的,若是他知情,也就用不着做这些遮掩之事。
但若是他不知情,那么在他的心底,他就是在用曹王,琅琊王的五脏炼药,人心血腥啊!
那么武后,武后知不知情。
这味药的改良,究竟是钟道人自己做的,还是武后也知道详情?
如果说武后不知情,她同样也在利用宗室五脏炼药。
当年的贺兰敏之,如今的武承嗣,都会成为这药中之人。
甚至如今的李绚,关键时刻也少不了要走一遭,就看皇帝和武后什么时候需要了。
如果说武后知情,那么嵩山炼药,就是赤果果的对李唐宗室有计划的屠杀。
明明知道炼药没用,还一个个都将李唐王族都送过去,而且这些还都是皇帝同意,最后三法司审明正杀的。
今日如此,那么以后呢。
还会有多少人会被同样的送进炼丹炉。
此外,还有李绚的事。
李绚这一次之所以会察觉到嵩山的猫腻,就是因为佛门窥基和尚的提醒。
之后韦玄藏和卢照邻的认可。
后面两者,李绚不怀疑他们两个,但窥基和尚,李绚总觉得,他是武后的棋子。
这件事情,皇帝没有动窥基和尚,也没有必要动,但武后却是能够动得了的。
若让李绚知道这件事情,乃是出自于武后的算计,那么武后究竟在算计的是什么?
李绚知道了这件事情可能会损及到霞儿的性命,那么他要做的,就必然是找到炼丹之处,然后毁了他炼丹之处。
若这本身就是一个算计,那么在李绚动手的时候,被人抓住,那么他这个朝廷嗣王,逻些道大总管,右卫大将军,太子宾客就都别做了。
妄图窥伺皇帝生机,光是这一条,就已经足够将他送上黄泉路了。
李绚一死,李显在朝野的力量就会被大大削弱,甚至皇帝布局的李绚在西,裴行俭在东,挟制扶持李显的计划就会彻底破产。
这才是整件事情最大的布局。
这里面,霞儿的命,李绚的命,还有他家里所有人的命,就都已经摆上了棋盘。
可惜,就连武后都没有察觉李绚别有后手,竟然已经弄清楚了事情的真相。
但这并不意味着整件事情就已经完了,武后的算计还在继续。
等到今年九月,搞不好还有一场风波。
刘瑾瑜如果按耐不住,怕是依旧少不了要出事。
这也是为什么李绚没有后续的这些麻烦告诉她的原因。
剩下的事,李绚一个人处理就足够了。
但首先要能够佐证李绚判断的,就是武承嗣究竟会不会死。
如果武承嗣死了,那么就说明武后并不知道这延命丹药的秘密。
当然,这并不影响武后的算计,甚至还会带来更大的问题。
当这丹药练成之后,武后会不会让皇帝去吃,吃了是赌命,不吃就是弑君了。
如果武承嗣没死,那么就说明武后知道这延命丹药的秘密,剩下一切都是算计。
而这同样带来一个问题。
那就是丹药练成之后,武后会不会让皇帝去服食,不吃就是赌命,吃了,就是在弑君。
武后的心思,历来都很难让人看的清楚,尤其是到了现在这个时候。
皇帝垂危,帝位更迭。
朱雀大街之上,金吾肃立,红灯高挂。
李绚手按在腰间的八面汉剑之上,神色肃穆冷冽。
没错,皇帝就在今年了。
起码从宫中如今传出来的讯息,还有其他种种迹象都说明了这一点。
不然的话,钟道人的延命丹,也不至于这么快要练成。
上上下下,里里外外,诸般事务,诸样人物,都要开始为这件事情做准备。
若真到了最后关头仍旧一无所觉,那么死了,也就是该死。
……
朱雀门下,群臣停步。
旌旗招展,槊刃林立。
左千牛卫大将军王及善,右金吾卫大将军薛孤吴,一左一右分别站于宫门两侧。
宫门之外,以刘仁轨,薛元超,刘审礼,裴炎,赵仁本等人为首诸相。
以窦玄德,崔知悌,刘伯英,欧阳通,黄仁素等人为首的诸尚书寺卿。
下属侍郎,少卿,都站于其后。
诸王站在右侧,军中诸将站于诸王之后。
其中就有右屯卫大将军孙仁师,左骁卫大将军史暕,左卫将军王孝杰,右卫将军丘贞沐,右领军卫将军黑齿常之,左武卫将军李多祚,右武卫将军论弓仁等等,超过一半都是李绚麾下逻些道的众将。
只可惜李绚这位右卫大将军是在诸王的队列之中。
再更后方,还有诸番邦国使,国子监学子,致仕老臣等等。
所有人全部肃然低头,等待大朝开始。
“咚咚咚!”五更鼓响,宫门大开。
“正月初一,皇帝早朝,群臣恭贺。”
内侍高喊声中,无数群臣拱手,迈步向前走去,一直进入太极殿中。
……
太极殿中,李绚站在右侧第二排,诸王的位置之中,微微垂首。
一身紫色的蟒袍,神色无比肃然。
目光平静环视,左侧第三排,群臣中间,黄门侍郎王德真就在那里。
今日最重要的事情,便是赵仁本致仕,王德真拜同中书门下三品。
从去年九月底李绚等人归朝,一直拖延到现在,皇帝就是为了给多年一直主持正旦大朝的赵仁本一个体面点致仕。
李绚的目光轻轻从赵仁本的身上掠过,落在了刘仁轨的身上。
过了今日,等到朝政再开,便是刘仁轨递交致仕奏本的时候。
原本这个奏本应该在去年九月,赵仁本致仕之后,刘仁轨便递交上去的,但因为赵仁本所以一直拖延到了今天。
不过仔细来说,这里面更多的或许还是因为越王谋逆的事情。
皇帝在那个时候,便已经察觉到了越王在谋逆,或许他预先便已经准备好了要对尚书右仆射李敬玄动手,这样,刘仁轨这个尚书左仆射就得留下。
刘仁轨致仕,怕是得等到皇帝嵩山封禅结束了。
那个时候,或许……
一声高呼突然从太极殿门口传来:“圣人到。”
李绚立刻双手捧象牙笏,低头看向脚尖,神色肃然。
殿中群臣全部躬身垂首,躬身站立。
一身黑色金边九龙九章衮龙袍的皇帝,头戴白玉十二旒,面色肃然的走到了高台御榻之上坐下。
一身黑底金丝凤袍的武后,贤淑的在旁边坐下。
九蟒九章弁服的李显,头戴黑色九梁冠,站在台阶第一阶梯之上。
……
皇帝大袖一挥,一名三旬年纪的内侍省典议拱手向前站出,随即高声喊道:“圣人至,众臣行礼,趋。”
李绚立刻跟随诸王一起向前半步,然后脸色肃然的单膝跪倒在地。
脱鞋舄,解佩剑。
双膝跪地,大礼跪拜,同时高呼:“臣等拜见陛下,恭祝陛下万寿无疆。”
内侍省典议肃然高呼:“兴!”
“谢陛下!”李绚随众臣起身站立,双手垂落,目光肃然。
白发苍苍的侍中赵仁本,神态轻松的从群臣之上走出。
站立殿中,赵仁本躬身,中气十足的开口道:“臣,侍中,赵仁本启奏,永隆元年,风调雨顺,四季轮转,百姓安乐,诸业顺畅,臣以天下臣民,启祝陛下万寿无疆。”
皇帝高坐其上,白玉冕旒轻轻晃动。
皇帝的目光在群臣身上轻轻掠过,每一个臣子都感到一阵沉重。
永隆元年两件大事,李绚以逻些道大军,攻破吐蕃国都逻些,押送吐蕃国主赤都松赞进京;越王李贞,兵部侍郎萧德昭谋逆。
牵连两人,礼部尚书武承嗣出京,尚书右仆射李敬玄出京。
到了今日,朝局终于要大变了。
李治微微抬头,内侍省典议再度站出……
大朝的礼仪,继续一项项的进行。
侍中承奏,皇帝宣制,群臣恭贺,千牛舞庆,诸州献瑞,诸蕃进贡。
今日大朝,一切如常。
吐蕃已灭,突厥降服,四海诸国无敢抬首以窥龙颜。
终于,赵仁本再度上前,一个人跪倒在大殿中央,手捧记章,沉声道:“启奏陛下,贺献瑞讫,大礼已毕!”
群臣的目光同时落在赵仁本的身上。
就听御榻之上,皇帝轻声开口:“裴卿!”
“喏!”裴炎站了出来,站到了群臣右首之上,原本赵仁本的位置上。
李显上前一步,从一旁侍者捧着的托盘里,取出一封圣旨,递给裴炎。
裴炎肃然躬身,接过圣旨,然后转身,看向赵仁本,随即展开圣旨,开口道:“惟永隆二年,岁次壬午,正月壬寅,朔初一日辛亥,皇帝若曰:
於戏!
方藉嘉猷,养老乞言,实怀虚想。
七十致仕,本为常人。
至若吕尚以期颐佐周,张苍以华皓相汉。
高才命世,不拘恒礼,迟得此心,留情规训。
侍中,阳武县公赵仁本。
公,年既耆旧,筋力难烦,今勒所司,敬蠲朝集。
多年辛劳,今授天水国公之爵,实封三百户。
如有大事,须共谋谟,别遣侍臣,就第询访。”
“臣多谢陛下隆恩,陛下万寿无疆。”赵仁本沉沉叩首。
赵仁本致仕,群臣的目光落在裴炎身上,这一刻,权位交接。
裴炎继续拿起一封圣旨,开口念道:“惟永隆二年,岁次壬午,正月壬寅,朔初一日辛亥,皇帝若曰:
於戏!
……
刑部尚书,冠军大将军,昌邑县开国公刘柏英。
公,年既耆旧,筋力难烦,今勒所司,敬蠲朝集。
多年辛劳,今授山阳郡开国公之爵,实封三百户。
如有大事,须共谋谟,别遣侍臣,就第询访。”
“臣谢陛下隆恩,陛下万寿无疆。”六旬出头,身材高大的刘伯英,神色轻松的走了出来,然后在群臣无比诧异的眼神中,跪拜叩首。
刚刚上任一年多的刑部尚书,致仕了。
今日之前,谁都没有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