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大人,吕公车!吕公车!”
楚门卫所城墙之上,明军士卒们,恐惧地指着城下大叫。
所谓吕公车,就是攻城车,是华夏一种古老的攻城利器。
车身高数丈,长数十丈,车内分上下五层,每层有梯子可供上下,车中可载几百名武士,配有机弩毒矢、枪戟刀矛等兵器和破坏城墙设施的器械。进攻时,众人将车推到城脚,车顶可与城墙齐,兵士们通过天桥冲到城上与敌人拼杀,车中并不常见,它形体笨重,受地形限制,很难发挥威力,但它的突然出现,往往对守城士卒有一种巨大的威慑力,从而乱其阵脚。
这种大型攻城器械临时制作肯定是造不出来的,这就表明了这伙海贼是有备而来的,表明了这伙海贼或倭寇实力不俗,人数至少在万人之上。
海贼攻击楚门卫所水门失败,于是推出了数座吕公车,打算强攻楚门卫所。
而驻守楚门卫所的明军人少,已经无法抵挡海贼的进攻了,楚门卫所危在旦夕!
“嗵……嗵……嗵……”
在震天的鼓号声中,数座吕公车被无数海贼裹胁着,缓缓前进,在晨曦之中,如一个个巨大怪物般的。
而明军的火炮、弓弩、投石机等,根本无法阻挡吕公车推进的步伐。
“咚……咚……咚……”
没过多久,攻城吕公车被推至城下,开始撞门或撞击城墙,一声声闷响,就像撞在人心脏上般,令人心跳加速。
而楚门卫所的城墙、城门楼等开始不停地颤动,直似整个城池将要被撞垮一般。
“我大明的好儿郎们!”
闵百户心中明白,最后的时刻已到,于是拖着伤腿,一瘸一拐地走到城墙之上,透过城垛,看着城下蜂拥而至的众海贼,举刀大声吼道:“国恩、君恩,岂能不报?报国报君,就在此刻,诸君可愿随吾杀敌?”
“吾等愿随大人,杀敌报国恩,谢君恩!”
三百多明军残存士卒,聚集在了厄闵百户周围,高举兵器一起怒吼。
口号是这么喊的,其实高高在上的皇帝陛下,距离他们太远了,主要是因为闵百户是个清官,爱兵如子,众明军怜其报国报君之心,愿从其杀敌而已。
最为主要的,是倭寇或海贼残暴,一般攻下一座城池之后,必行杀戮之举,他们与这伙海贼或倭寇拼杀了这么久,早已是怒气、怨气冲天,因而卫所城破,他们一个都活不了。
杨寒苍的“四不”,毕竟只有海狼军,还有少数海贼会执行的,大多数海贼最多从其一二则以。
况且明军又哪里知道海狼军的“四不”?皆是认为东海海贼与以往一样。
“杀!杀!杀!”
“杀光狗官军!”
“誓死杀贼!报国报君恩!”
一众海贼蜂拥而至,闵百户率残军拼死抵抗,双方纠缠在了一起,杀声震天,拼命厮杀,互不相让。
因明军人少,因此无论士气多么高昂,皆有死战之心,却仍是无法抵挡如潮水般涌来的众海贼。
明军越战越少,闵百户也浑身是伤,被围在了烽火台附近。
刘泰,鼠辈!
楚门卫所陷落在即,闵百户打算以身殉国,横刀于胸,最后看了一眼台州方向,心中大骂刘泰。
若刘泰在,情况也许会好上许多,刘泰逃走,是大挫军心。
“万众一心兮,群山可撼。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主将亲我兮,胜如父母。干犯军法兮,身不自由。号令明兮,赏罚信。赴水火兮,敢迟留!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
正在此时,一曲《凯歌》响起,在杀声震天的战场之上,显得那么的清亮,那么的别具一格,即便人声鼎沸,也是异常清晰。
先是一个人引吭高歌《凯歌》,随后就是第二人、第三人、第四人,直至漫山遍野响起了《凯歌》歌声。
“当啷!”一声,闵百户的手中战刀落在了地上,惊喜地喃喃自语道:“戚将军来了!”
戚继光及其戚家军就驻扎在海门卫城,只是闵百户万万没有想到,戚继光会来得这么快。
“杀尽倭奴!”
“进!进!进!”
戚家军到了楚门之后,便迅速投入了战斗,把总王如龙率千余义乌死士,狂飙突进,直取海贼军中左路;把总胡守仁率部直取海贼军中左右路;金科督军一部为大营正兵专备策应,主力则合力攻打海贼军后部;陈濠等部为右翼奇兵,攻取海贼军右阵;李超督兵一部为左翼奇兵,攻取海贼军右阵;吕崇周等率部为疑兵,以乱海贼军军心。
不得不说,戚继光不愧为世之名将,排兵布阵,颇有章法,且能根据不同的敌情排出不同的攻击阵型。
且戚继光的嗅觉远甚刘泰,对于目前的战况,其麾下的戚家军不知道都演练多少回了。
戚家军五路兵马齐出,奋勇攻击,如下山猛虎、入海蛟龙,杀得海贼军是节节败退,溃不成军。
海贼军见明有援军到来,只好放弃攻城,掉头结阵对付戚军。戚军中左路协同中右路奋力拼杀,倭寇大败,退入南营。戚家军立即包围海贼南营,拔除木栅,纵火焚烧。海贼们当即被烧死数百人,余者逃奔东大营。这时,中右路乘胜追击,与戚军右翼军夹击海贼军东大营。与此同时,中左路戚家军与左翼戚家军一齐扑向倭寇西大营。海贼军东、西二营在猛烈攻击下,先后被毁,戚家军歼敌千余众,余者逃奔北大营。
值得一提的是,戚家军的火器也异常凶猛。
“好男儿当战死沙场,博个青史留名!”
戚继光骑在一匹神骏的大红色战马之上,挥舞兵器大吼一声,便当先杀入了海贼军北大营。
“杀!杀!杀!”
主将身先士卒,奋勇当先,戚家军顿时士气大振,跟随戚继光杀入了海贼军北大营。
戚家军再拔海贼军北大营,剩下的海贼皆拼命逃到了海上,楚门遂安,并取得了“楚门大捷”。